第42章 歸天(四)(1 / 2)

驕縱與任性都應有個度,東宮裏納側妃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且年年都要納,一添就是好些人。琗華這幾年使性太過,背地有人詬病,奚落她再是天好地好,也是棄婦的命。何況她不依不饒,無端遷怒,的確有失婦德。隻是罵人的需得瞧皇太後與榮憲麵子,不會到跟前來搭理她。同她往來的人漸少了,回到剛進宮時獨門獨院的日子,當時尚有夫,如今唯有一個閨女。母女倆默默用膳,習字,讀書,終日都是靜悄悄的,有幾回珠紀進來,瞧見兩人頭挨頭靠著坐,兩隻粉紅的耳廓貼在一起,女兒的手握在母親手裏,同使一管筆,桌上的小匣裏收著各色的墨錠,青煙升上來,一派安謐。

冬天白晝短,日照了沒幾個時辰,落日下晴絲點點,偶一跳躍,餘下的就全是陰霾。隔了兩座屏風,生一盆金絲炭,燒得殿內的人臉頰發燙,琗華卻一日日懶散下去,據說是懶出病症來了。

外朝卻是另有進展。福憲權勢日重,越苒則是三天兩頭不在京城。中原地區近幾年四處受洪澇災禍,水網密布之處塞淤是常事,年年疏流,年年修壩,越苒到哪都是先談開江引水。八王妙玫封國後不過三月,就去北地之藩。文心升作三品,遷大理寺右寺臣,胡天胡地的年歲早過了,如今比他父親還忙,家中一切皆要仰賴妻子。

楠生成了家,跟他媳婦商量著要搬出來立門戶,楠生媳婦到嫣華這裏來,吞吞吐吐著說銀錢上的事。嫣華自然是鼎力襄助,榮憲回越州前又交付她一筆體己,母女情分今非昔比。嫣華將大半都取出來給楠生媳婦,又在自家舊園旁劈出一角,與園後民居相連,短牆烏瓦,綠竹珊珊,進去築了三重套院,暫時夠兩人住了,一時安頓下來。

從破土到落成,大半年工夫過去,這時楠生媳婦身子也圓了,嫣華時不時拉她進來小坐小住。家裏下人大多牢靠,沒有說閑話的。雖是婆媳,但都有憐惜同一個男人命苦的意思,所以這一對相處起來,倒是相互體貼居多,不像有些人家,總要四處提防著。更兼著,楠生媳婦是罕見的老實人,性情悶,不像楚家的姊妹多是聰明活潑的。嫣華就中意她這點,囑咐她安心養胎,到年末上,楠生媳婦身子發作了幾回,孩子遲遲不下地,一來二去折騰好幾回。

政和七年正月初二,楠生媳婦總算生了,闔家齊歡,是個大胖小子。大冷天坐月子,怎樣照料都是不為過的。這些年嫣華重新為人|妻母,順心事多,煩心事少,況且煩心的那一件還是源於自己心病,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得開。有了這個孫子,愈加覺察身上擔子重,府外的兒子媳婦,府裏的兒子女兒,還有這整一家的老小,都要靠她撐著,所以萬萬不能讓瑣碎擊垮。上麵是還有公婆,可公公是個逍遙人,已不操心外事了,更不會來管家中內事。至於婆婆,想到福憲的專權,與四方聽來的閑言與不滿,嫣華隻有一歎。

另一邊,宮裏婚娶大事又辦了幾樁。六公主和番後,七王、八王相繼迎娶,接著又要輪到十、十一兩位小皇子。公主剩下三個,三公主鐵了心出家,十二公主定的是武威將軍家小公子,才下過聘,這就又是一歸入福憲門下的人了。皇帝有意十三公主許配老鎮公家公子的意味,此時顯露出來,的確大有道理。老鎮公與福憲不合,兩派間仇怨由來,天下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