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歸天(三)(1 / 2)

榮憲坐正了身子,開言:“越州城好歹是傳了六七朝的古都城,別的沒有,古跡名勝終歸是不缺的。單說城外南山上有一涉江寺,就大大的有名。”

越苒搶白:“用的是屈大夫被楚懷王貶斥的典故。”吟道:“鸞鳥鳳凰,日益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榮憲淡淡一笑,越苒話裏有興亡感慨,落地的鳳凰不如鴉雀,山不轉水轉,交替輪流。

清華卻頭一個不服了,心道我楚家門庭昌盛數百年,要是追根溯源起來,別說是青鸞火鳳,龍子蛟孫都是有的,不由丟過去一個白眼。

越苒方才是嘴快,這下倒也靦腆,謙遜帶笑,心裏暗回清華:陰陽交彙,舊去新來,不論是人是家還是國朝,不外出乎此理。隻是她在朝中曆練多日,已有分寸,何況私底下其實又喜歡清華為人磊落,也就受得了她那點世家脾氣。

榮憲一拍手:“看,讓你一扯,我都忘記說哪了。先不論這典故不典故,隻說這寺。涉江寺裏最稀罕的是那三座大殿跟七十二尊石佛石菩薩,聽說還是南朝時的匠人塑成的。”說到此處故意掩口而笑,“越苒自然是見過的,你們其他人光憑想,猜猜這些石像是個甚麼模樣?”

越苒一端茶,自然而然去看清華,說到有見識,餘人中少有及得上她。清華果然說:“若都是打坐的石像,足足塑它七十二尊著實無趣。我猜,應該是耍槍弄棒的金剛羅漢。”

越苒一抿嘴,清華的意思大致是中了。榮憲也微微點頭:“坐像不如立像,立像中又以姿態各異的武佛為上。這說法好。那你以為,這些像的精神氣都在哪裏?”

清華不假思索:“自然是十八般兵器了。□□槍劍、刀斧盾矛是常見的,還有青銅鉞、長短戟、軟硬鞭、箭叉,甚至綿繩套索,那才叫千變萬化。”

榮憲定神看她一對青睛,確實是聰慧之相,這番話也有理有據,方要讚歎。這時有個細細的嗓音在說:“我以為,是在眼珠子裏。不是有點睛之筆一說?眼睛沒有神,像就是死的,還不如一尊泥菩薩,盤腿坐著,將眼閉了,倒也省事。”

榮憲側頭一看,說話的是琗華,她也正抬眼看榮憲。母女本是天性一脈,女兒的想法跟自己相同不足為奇,但榮憲還是情不自禁暗暗喝彩:這小丫頭片子,多年不見,出息了!

榮憲的心底話還未及出口,又有一個聲音:“不,最應有神的該是衣袂。所謂吳帶當風,吳道子筆下的仙人有飄渺之態,衣中有風,風起衣動,這才叫是活了。”

榮憲又一回頭,循聲望去,竟然是十三公主。這才察覺,這孩子也是亮眼得很,卻又不是爭奇鬥豔式的奪目,但若這一室的女子中要缺了她,再是鍾靈毓秀,也是世俗。她仿佛是另一道上的,有方外離塵的氣象。

清華立刻不服:“就算是衣間生風,那也是演武之力。”

十三公主也回:“那就是人力。真正的風是天然而來,造化之功。”

兩人一齊看榮憲,要榮憲評理,榮憲笑著搖頭,說:“我爭不過你們年輕人,你們又是一個比一個的有主意。況且你倆都不能眼見為實,那就各按各自的想法,等哪一日有機會親眼去看了,再論個高低便是。”

從席上下來,榮憲一拉兩個女兒,到內室坐下。榮憲將話挑明,與嫣華道:“太後有意要辦兩樁婚事,一娶一嫁。想給你表弟妙玫娶那個越苒,又想將十三公主嫁去齊家,都要咱們家的人來保媒。所以我今兒將十三帶出來,又讓清華去請越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