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曰:“殺便殺,何必多問!”
操曰:“既是真心獻降書,如何不明約幾時?”
澤曰:“虧汝不惶恐,敢誇熟讀兵書!還不及早收兵!倘若交戰,必被周瑜擒矣!”(抓住曹操自負有智的心理,偏笑他無學,反激曹操。)
操曰:“何謂我無學?”
澤曰:“汝不識機謀,不明道理,豈非無學?”
操曰:“你且說我那幾般不是處?”
澤曰:“汝無待賢之禮。吾何必言!但有死而已。”
操曰:“汝若說得有理,我自然敬服。”
澤曰:“豈不聞‘背主作竊,不可定期’?倘今約定時期,急切下不得手,這裏反來接應,事必泄漏。但可覷便而行,豈可預期相訂乎?汝不明此理,欲屈殺好人,真無學之輩也!”(頃刻之間,借口才之力,應變之術,一段交談使闞澤化險為夷,變被動為主動。)
2.一次,記者采訪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記者問:“您這一生希望有多少資產?”袁隆平說:“一個小棚子,下麵一口小豬,足矣。”他的回答有些讓人不解。袁隆平解釋說:“這是個‘家’字嘛。這個小棚子就是上麵的寶蓋頭,下麵這個‘豕’,古代講不就是豬嗎?”記者恍然大悟。他接著說:“有一首歌就是這樣唱的,我想有個家,一個不大的地方……這是對的,家再大你也隻能睡一張床,資產再多你每天也隻能吃三頓飯,對不對?我對錢這個東西看得很淡,夠用就行。”
3.1971年7月29日,基辛格率代表團秘密訪華,進行打破中美外交僵局的談判。來華前,尼克鬆總統曾不止一次為他們設想這次會談的情形,以為中方會拍桌子叫喊打倒美帝國主義,勒令他們退出台灣,滾出東南亞。為此,基辛格一行非常緊張。但事實出乎他們的意料。周恩來總理微笑著握著基辛格的手,友好地說:“這是中美兩國高級官員二十幾年來第一次握手。”當基辛格把隨行人員一一介紹給周恩來時,周總理的讚美更是出乎他們的意料,他握住霍爾德的手說:“我知道,你會講北京話,還會講廣東話。廣東話連我都講不好。你是在香港學的吧!”又對斯邁澤說:“我讀過你在《外交季刊》上發表的關於日本的論文,希望你也寫一篇有關中國的。”最後握住洛德的手說:“小夥子,好年輕,我們該是半個親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國人,在寫小說。我願意讀到她的書,歡迎她回來。”
“演練題”
1.過生日或同學聚會的時候,敞開心扉,和朋友交流成長心得。
2.選擇適當的時機,給你的母親送上一束花,並當麵說一段話。
3.以小組為單位,查閱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交禮儀常識,互相交流。
4.模擬生活情境中的真實片段:例如母子之間關於早戀的不同對話。
5.打電話交談訓練。要求:
(1)音量適中,語調有適當的起伏變化。
(2)吐字清晰,語速稍慢一些。
(3)用心傾聽,想象對方表情。
(4)答話及時,注意禮貌用語。
6.同學分組就當前社會上的“考研熱”“經濟危機”“大學生就業現狀”等現象展開交談。
訓練提示:
1.傾聽與交流是一種有來有往、相互認識、交換信息的雙邊或多邊活動。由於參與的各方互為發言人和聽眾,所以平等參與、相互補益是話題禮儀的核心。
2.注意態度真誠不做作。
3.說話時衡量音量的標準是以對方聽清楚而不妨礙他人為宜。
4.使用生動活潑、適度幽默的語言,使氣氛活躍一些。
參考文獻
1.孫海燕,劉伯奎,口才訓練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劉伯奎,口才與演講技能訓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應天常,口才訓練術,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
4.李元授,口才訓練,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
5.高捍東,有效演講口才技能,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
6.劉德強,青少年演講訓練,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
7.衣慶華,藝術語言,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8.文曉玲,實用口才訓練教程,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9.周彬琳,實用口才藝術,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10.周璿璿,實用社交口才,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11.吳燕,賀湘輝,商務禮儀與口才實訓,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8
12.李昆益,商務談判技巧,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
13.石永恒,商務談判實務與案例,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14.建修,商務談判36計,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2
15.李佳東,商務口才全書,北京:金城出版社,2007
16.嚴信,劉玉珍,辯論完全手冊,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2
17.餘培俠,舒霖,正方·反方·評方——曆屆國際大專辯論會評析,北京:西苑出版社,2001
18.餘培俠,劉少安,大辯論——2002全國大專辯論會紀實與評析,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19.盧海燕,實用口才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
20.吳鬱,主持人思維與語言能力訓練途徑,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
21.潘桂雲,口才藝術,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