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二 朗讀訓練(1 / 3)

趙大媽家的電視機出毛病了。她想起隔壁的高雲是個電工,就去敲他的門:

“高雲啊,你會不會修電視機?”

“我不會修電視機。”(重音放在“修”字)

“不會修,敢情是裝配過電視機……”

“我不會修電視機。”(重音放在“電視機”)

“我家收音機也壞了,幫我……”

“我不會修電視機!”(重音放在“我”字)

“你們玩電的小哥們兒多,你幫我找一個……”

高雲把門打開,急得直抓頭,說:“大媽,您怎麼總是聽不懂我的話呢?”

趙大媽說:“我說,你怎麼老是把話答岔了呢?”

節奏、重音、停頓、語調是語言的外部技巧,能有效地提高演講者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同樣的言辭,如果不同的人來朗讀,或同一人用不同的技巧來處理,所傳達的信息是不完全相同的。那麼,怎樣恰當地運用重音、停頓、節奏等清晰、響亮地朗讀文章呢?

朗讀訓練是口才訓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在口才交際中,它更注重於突出講解功能,是附屬於講解的一種口才表述形式。雖然在某些材料的朗讀中,也需要結合情境和人物身份進行一定的模擬,在語言的色彩上發生一定的變化和對比,以增強感染力,但從總體上說,朗讀還是注重於通過語言的規範、語句的完整和語意的精確,將原文字的主旨明晰、準確地轉換為相應的有聲語言傳送給聽眾,它呼喚的是聽者的理智思考,使聽者能夠全麵、準確地理解原文。

一、朗讀訓練的意義

1.豐富口頭語言

朗讀過程是廣泛汲取中外名家語言精華的過程。作品中那些準確的詞語概念、精湛的句式結構、妥帖的修辭方法,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豐富著朗讀者的語言寶庫。這些都是口語表達所需要的物質材料。物質材料豐富,運用時就會信手拈來,而詞不達意、半路“卡殼”的現象就會減少。

2.培養敏銳語感

漢語語法修辭的規律比較複雜,僅依靠學習語法、修辭、邏輯等知識來把握這些規律較為困難。而通過朗讀,可以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逐步掌握這些規律,逐步培養語感。

3.提高表達能力

在朗讀訓練過程中,朗讀者的氣息、共鳴、聲帶以及唇舌等都得到了反複鍛煉,表達技巧也逐步得以改善,這非常有利於提高表達能力。

二、朗讀訓練的要求

1.準確

準確包括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要對作品有較透徹的理解,準確把握作品的主題和感情的基調;二是語音標準規範,斷句準確。應做到:不讀錯字,不添字,不減字,不重複,不顛倒,不拖腔,不唱讀。

2.流利

流利要求要做到語速快慢得體,語氣貫通,節奏和諧協調,停頓長短恰當。

3.傳情

傳情要求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當中,語調變化有致,把鮮明適度的情感傳遞給聽者。

三、朗讀訓練的方法

朗讀訓練作為一種素質技能訓練,應長期堅持自我訓練(例如,以三個月或半年為一期),應力求短期見效,養成朗讀時應有的諸方麵的自覺控製意識。朗讀訓練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麵的有機融合:一是在自我理解基礎上的情感顯現與朗讀材料的情感內涵之間的有機融合;二是模仿樣板上的理性自控與自身條件的揚長避短之間的有機融合。第一點中應注意不要過於“表現自我”,而更應將“自我”融合在朗讀材料的語音顯現之中;第二點中應注意避免“失去自我”,即在對樣板的學習借鑒過程中,不要亦步亦趨,盲目服從,而應結合自身條件,揚己之長,補己之短。

1.順暢朗讀訓練

順暢朗讀訓練要求朗讀者在無事先準備的情況下,對於朗讀材料能夠通順、流暢地朗讀,不合理的斷句、不規範的停頓較少,並且應有規範朗讀的意識,一旦出現不合理的斷句或不規範的停頓,能夠立即自行糾正。

順暢朗讀不要求對於語調、節奏做出即時處理,但要求能在中聲區或自然聲區保持節奏均勻、音量均勻,沒有忽快忽慢、忽高忽低等過於隨意的變化。在順暢朗讀訓練過程中,應同時訓練共鳴位置與字正腔圓,注意訓練聲音的明亮度與穿透力。

2.流利朗讀訓練

流利朗讀訓練要求朗讀者在無事先準備的情況下,對於朗讀材料能夠流暢、快捷地朗讀,並且在第一遍朗讀時就基本沒有、或很少有不合理的斷句、不規範的停頓,同時,在遇到較長的句子時,能夠即興調整,恰當地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