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炮製出來的金匱之盟(2 / 2)

相互利用的盟約

太宗繼位之後,一度以皇弟趙廷美為開封府尹兼中書令,封齊王;太祖之子趙德昭為永興節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同時,下詔令齊王趙廷美、武功郡王趙德昭位在宰相之上。但隨著自己地位逐漸鞏固,太宗決心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可是又受到“金匱之盟”的限製,左右為難。太平興國四年(979),太宗在高粱河戰敗,一度失蹤、六軍無主,軍中竟出現擁戴趙德昭的事件,這使得太宗為此深感驚懼。太宗回到汴京,遲遲不賞消滅北漢、攻取太原的有功將士,一時朝中、軍中議論紛紛。趙德昭入宮規勸,不料太宗卻因此大怒,冷冰冰地對德昭說:“等你自己做皇帝了,再賞也不晚!”趙德昭聽了之後,惶恐異常,回府就自殺了。兩年以後,趙德昭的弟弟趙德芳也不明不白地死了。太祖的兩個兒子都死了,對皇位的威脅就剩下了幼弟廷美。要打擊趙廷美,太宗在當時急需一種完全有利於自己的輿論和一個非常得力的助手。

趙普是太祖開國時的元老重臣,太宗正可借用他的重要地位和政治影響來打擊廷美。而此時的趙普連遭冷落,又被宰相盧多遜逼得無處可退,甚至身家性命都岌岌可危。趙普為求自保,也瞧準太宗的需要,投其所好,拋出了“金匱之盟”修改本這張王牌。

趙普所提供的“金匱之盟”的修改本是完全有利於太宗的“獨傳約”。在這個版本中,杜太後的遺詔變成了獨傳於太宗。而對於趙廷美、趙德芳則隻字未提。為了繼續表現對太宗的忠心,趙普甚至以太祖為例,告誡太宗:“太祖已經錯了一回,你怎麼能錯第二回呢?”趙普以開國元老和“金匱之盟”唯一記錄者的身份,不但使得太宗即位變得名正言順,而且也為太宗下一步打擊幼弟,進而實現傳位親子的計劃鋪平了道路。

當然,太宗也不忘投桃報李,恢複了趙普的相位,並將其置於首相的地位,正好壓在了盧多遜的頭上。第二年,趙普向太宗告發盧多遜跟趙廷美交往密切,意圖不軌。太宗借機大興牢獄,將趙廷美安置到了房州(今湖北房縣),盧多遜則被流放到了崖州(今海南三亞崖城鎮)。趙廷美的勢力被徹底滌蕩,太宗傳位親子的障礙至此也被掃清。

延伸閱讀:二府製

宋代朝廷最高行政機構中書門下和最高軍事機構樞密院,一文一武對掌大政,合稱“二府”。中書門下簡稱中書,習稱政事堂、都堂、政府、東府,設在宮城中,是宰相和副相辦公處。宰相包括侍中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平章事。宰相兼領三館,並以所兼任昭文館大學士、史館監修國史、集賢院集賢殿大學士作為上相、次相、末相之序。副相指參知政事,習稱執政,與宰相合稱“宰執”。參知政事升政事堂,與宰相同議政事,輪流知印押班、奏事。中書下設孔目、吏、戶、兵禮、刑五房辦事機構,習稱中書五房,分理政務。樞密院習稱樞府、西府,主管軍隊的調遣和移防等,長官為樞密使、副使,也稱為執政,下設辦事機構為樞密院承旨司,設承首、副承旨,後設承旨、副都承旨。承旨司下又分設兵、吏、戶、禮四房,後增設刑房及處理邊防事務的北麵河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