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聽從我的命令,我就答應你們的要求;不然,我不能做你們的天子。”擁立者一齊表示唯點檢之命是聽。趙匡胤在馬上當眾高聲宣布:“回京城之後,你們要保護好周朝的太後和幼主,不許淩辱朝廷大臣,不許搶掠國家倉庫。執行命令的將來必有重賞,否則就要嚴懲不貸!”
點檢作天子
隨後,大軍回轉,自開封仁和門入。由於有石守信、王審琦的配合,沒有受到任何阻攔,受到將令節製的大軍亦秋毫無犯,解甲歸營,京城的秩序很快安定下來。
這時,正值早朝,後周幼主和文臣們聽說兵變的消息,頓時手足無措。範質抓著王溥的手,長歎道:“倉促遣將,我們的罪過呀!”
此時,稍微清醒的隻有韓通,他企圖回家組織部下抵抗,行至中途,便為趙匡胤的部將王彥升發覺。王彥升追到韓府,將韓通父子一並斬殺。
趙匡胤回到都點檢公署不久,範質、王溥便被將士們擁至。趙匡胤見了他們,嗚咽流涕道:“我受世宗厚恩。現在我被將士逼成這個樣子,你們說怎麼辦?”刀架在脖子上,兩位文人宰相當然不知道該怎麼辦。持劍怒目的軍校羅彥環不失時機地厲聲喝道:“我輩無主,今日必得天子!”王溥嚇得立刻下拜,範質沒辦法也隻好隨後跪下,口呼萬歲。在軍人的刀鋒之下,顧命大臣改換門庭,孤兒寡母所能做的隻剩下拱手讓出江山了。
趙匡胤等迅即來到崇元殿舉行禪讓禮,趙匡胤的黨羽、翰林學士承旨陶立即拿出後周皇帝的退位製書。趙匡胤在殿下拜受後登殿即皇帝位。次日下詔,因其所領歸德軍節度使州名宋州(今河南商丘),建國號宋,改後周顯德七年(960)為大宋建隆元年(960),宋朝正式建立。趙匡胤死後被尊諡為太祖皇帝。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趙匡胤時年34歲。
在開封安定數日後,宋太祖還贈予殉周的忠臣韓通中書令的官職,以禮厚葬,嘉獎其“臨難不苟”的精神。對於王彥升則怒其擅殺,終生不授其節鉞以示懲罰。
這無疑也是在告訴新朝的群臣要效法忠貞,講求氣節。
陳橋驛兵變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中原由亂到治,由分裂走上了統一,安史之亂後長達205年的軍閥混戰至此終結。人民得以休養生息,經濟得以迅速發展。陳寅恪先生評論宋朝,“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這個文化輝煌的時代,無疑就是以陳橋驛兵變上演的黃袍加身而開其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