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黎陽的動靜,司徒青雲倒是知道一些,當然,這不是他派出的哨探發回的消息,在這個沒有電話電報的年代,長距離通訊完全靠驛站,不用問,楊玄感造反自然會控製驛站,所以唐禕的報信密使才不得不到他的軍營換馬求助。
要想從黎陽發回消息,隻怕叛軍的人都殺到了,哨探也未必能把消息帶回來,所以,他之所以知道黎陽的消息,乃是因為玄天宮的通報。
沒錯,就是這幫道人,他們在各地都有道觀,各個道觀彼此聯絡,或者用信鴿,或者用真武傳書,總之能很快地把消息傳過來。
僅此一點,司徒青雲就懷疑當日妙境真人是不是早有打算。
跟據傳回來的消息,唐禕沒有要楊玄感封的刺史,也就是省長這一職務,而是從黎陽連夜潛逃,楊玄感大怒,他這一跑,不但消息外泄,而且整個造反的部署也就被打亂了。不得不倉促起兵,他第一站攻擊的就是唐禕的老巢河內郡。
此刻傳來的消息,就是楊玄感的弟弟楊玄庭正帶著一部人馬正在攻城,已經一天了,折損了不少,卻還是沒有攻下來。不得不繞過河內郡,繼續前進,這繼續前進就要前進到這裏來了。
“李大人,本人收到消息,這大軍隻怕就要到了,我軍再整訓一日,怕就要開兵見仗了,為了守城,大軍將進入縣城,還請李大人安排好民壯。”
李長雲就是一驚,心說奶奶的,這就來了?看來是躲不掉了,跑又不能跑,頭像更是不可能,今天早晨這位小公爺派人送走家屬的時候,還把自己的老婆女兒都一並接走了。自己當時還心存感激,如今看來,如果自己要是投降,這家眷怕就要被祭旗了,果然是狠毒啊。
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淚流滿麵,當然說辭自然是心憂百姓又遭刀兵。。。。。。
司徒青雲對著心態洞若觀火,這也是他為何一立主張不怕麻煩,也要接走縣令家眷的緣故,如此一來,除非你不要父母妻兒了,貼了心思要造反,否則自己說什麼,那就是什麼!
這才是綁架的最高境界。
當然了,古今中外也有不少人可以舍棄妻兒,比如劉邦,人家硬是把老婆兒子老爹都推下車,自己跑路了。不過正因為有此人在前,所以在有效仿者出現,人們的心中不免要問了,你練妻兒都拋的下,真是心有大誌啊,你到底想幹甚麼?
你說,這樣的人還有人敢用嗎?
所以,真要有人這樣做,從政治上就被判了死刑!而一個沒有政治前途的人,又為何要拋棄妻兒呢?
故此,他現在一點也不擔心這位縣令大人趁自己不在獻城。
見他失態,司徒青雲微微一笑安慰道:“我觀這縣城,城牆雖然不是很高,卻也算完整,加上我們三千大軍駐守城中,隻要守住三五天,楊賊必然繞道而行。你隻要安置好鄉親,不讓我軍有後顧之憂,此戰必勝,日後論功行賞,李大人高升了,可不要忘記我啊”
這就是說笑了,李長雲心中一定,是啊,楊玄感要造反,自然要拿下大城市,最好是洛陽關中之類的,他和自己這小縣城死磕能得到什麼?
之前的消息說唐禕的河內郡抗住了一天的進攻,楊玄感就不得不放棄了,連泄露他秘密的唐禕他都不得不放過,自己和他往日無冤,近日無仇,隻要自己擺明態度抵抗到底,想來他不會這麼蠢吧?
這一刻他又恨不得楊玄感聰明萬分,最好離自己的縣城遠遠的。
“卻不知道縣中的其他百姓是不是安頓好了?”司徒青雲又追問了一句。
自古造反,要有糧,有兵,也就是說要有人才行,自己搶先征發民夫,就是從人力上抽空楊玄感可以利用的兵員,雖說這些民夫就算被楊玄感裹挾,也不能當士兵用,可還可以當作民夫啊。
要知道在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不是說笑的,一支萬人大軍的消耗極其驚人,尤其是在行軍打仗,可不比在軍營,隻要不餓死就成了,那是要吃全餉的。不然的話,大軍倒戈,隻能一起完蛋了。
“縣城附近的村子,已經都遷入城中了,比較遠的則派人過去想其他地方疏散,爭取讓逆賊的大軍沒有辦法獲得補給。這些已經完全按照小公爺的指示辦了。”李長雲說到民政,恢複了常態,開始侃侃而談,既然多想無益,不如隻顧眼前。
司徒青雲點了點頭,此地距離黎陽極近,所需要的糧草不必就地征集,不過即使這麼點的路程,也是需要運輸過來的,如果平安無事也就罷了,否則,自己一樣斷了他的糧道。
自己到時候不妨看看,他餓著肚皮能撐多久?
不過想到這裏,司徒青雲忽然覺得有些不好辦,這次打仗,雙方都是內線作戰,對方如果沒有糧食,肯定不會坐等餓死,必然會就地征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