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看最後一輪麵試吧!
麵試地點設在三樓,二樓樓梯拐角處有個拖著鼻涕、髒兮兮的小男孩,正淚汪汪地站在那兒盼望著什麼。當一個又一個的應聘者穿梭在長長的樓梯間去麵試時,隻有麗莎在小男孩麵前停了下來。“別哭,是不是找不著媽媽了?”她掏出手帕給孩子擦了擦鼻涕,親切地對他說,“別哭,等我一小會兒,姐姐去去就來,帶你找媽媽!”
請再看下麵的情節:眾多的應聘者麵試完後,下樓時都對小男孩視若無睹,惟有麗莎抱起髒兮兮的小男孩,像一個親姐姐似的哄他,認真地給他唱歌,投入地給他講故事。這一切,都被攝入了早已架設好的攝像機鏡頭!
考生們當然沒有一個人發現,這個小男孩兒原來是幼兒園特意安排的!
當老園長宣布麗莎被錄用,並播放了剛才的錄像時,所有的應聘者都恍然大悟,羞愧不已……
因為愛你存在,因為愛我存在,因為愛讓你我存在!當一個人滿懷愛心前行時,全世界都將為他讓路。愛人者人亦愛之,就是這個道理。
9.因為想而多捐
某處鬧災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盡些濟助之心,因此就商請一個歌舞團,表演歌舞,籌募一點經費,某一寺裏的禪僧購置入場券,也參觀了歌舞。
新入道的一個禪學者,大不以為然,他認為參禪修道的人,不該觀看歌舞,但因為是團體行動,不得已,他就閉眼,正襟危坐地不理會周圍的嬉鬧。
歌舞中途,主辦者又向大家提出助捐的呼籲,這位初學的禪者拂衣而起,生氣地說:“我根本連眼睛都沒有睜開看一下,為什麼還向我要錢?”
主辦者一聽,便認真地說:“別人睜開眼睛看的,隻要捐一半就好了,你閉著眼睛想的,那才要請你加倍多捐一些。”
禪的最高境界其實並不是要求修行者刻意的清心寡欲,而是要有用一顆淡泊之心麵對一切善惡美醜,淡泊就是無我無他的境界。
自古及今,能夠做到淡泊,並把其當做自己一生操守的人有許多。他們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才成就了一番了不起的偉業,為世人所稱道。
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在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中,不為私,不為己,一心為國,殫精竭慮,建立了卓越的功勳。盡管如此,他仍安之若素,不貪圖享樂和權勢,直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名言“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可謂他一生人格風範的絕佳寫照。
當代中國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傑出文史大家錢鍾書先生,在世時以《圍城》、《管錐編》、《談藝錄》、《槐聚詩存》等著作享譽中外。雜文家舒展先生稱他為“文化昆侖”。他堅決反對,說:“昆侖山把我壓扁壓死了。”對於這種現在好多人都趨之惟恐不及的美名,他卻避之又避,不願擔當,隻一味埋頭專心做學問,不也正是他淡泊名利精神的體現嗎?
人生在世,名利財物,都是身外之物。你就是時時刻刻永不停息、永無止境地去追求和索取它,也不會有滿足的時候。相反,它還可能會給你帶來無盡的坎坷和煩惱。
人貴有淡泊心。有了淡泊心,我們才能在失敗麵前不灰心喪氣,在成功麵前不驕傲自滿,始終保持一種平和淡泊、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有了淡泊心,我們才能用一種超然的心態對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間功利的奴隸,也不為凡塵中各種攪擾、牽累、煩惱所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斷得以升華;有了淡心我們才能在當今社會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繚亂、目迷神惑的世相百態麵前神凝氣靜,做到“太行摧而不瞬,盛夏流金而不炎”,堅守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了淡泊心,我們才能拋開一切名韁利鎖的束縛,讓人性回歸到本真狀態,從而獲得心靈的充實、豐富、自由、純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