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心淨自淨,萬事隨緣(2)(2 / 3)

最後一次他抱定決心,拿起鋤頭跑到恒河邊對鋤頭說:“我這一生,生命是你養活我,慧命卻斷在你手中。今天我要丟棄你,永遠不要和你見麵。”閉上眼睛,毅然將鋤頭拋進河內。

當鋤頭脫離手中的時候,修行者忽然感到無比輕鬆和滿足。

修行就要心無雜念,不被外物所擾,你越是喜歡一件東西,它便起阻礙你,成了你的心魔。其實,這種體悟不僅出家人有,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其例。

老街上有一鐵匠鋪,鋪裏住著一位老鐵匠。由於沒人再需要他打製的鐵器,現在他以賣拴小狗的鏈子為生。

他的經營方式非常古老和傳統。人坐在門內,貨物擺在門外,不吆喝,不還價,晚上也不收攤。你無論什麼時候從這兒經過,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躺著,微閉著眼,手裏是一隻半導體,旁邊有一把紫砂壺。

他的生意也沒有好壞之說。每天的收入正夠他喝茶和吃飯。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餘的東西,因此他非常滿足。

一天,一個文物商人從老街上經過,偶然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壺,因為那把壺占樸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製壺名家戴振公的風格。他走過去,順手端起那把壺。

壺嘴內有一記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驚喜不已,因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據說他的作品現在僅存三件:一件在美國紐約州立博物館;一件在台灣故宮博物院;還有一件在泰國某位華僑手裏,是他1993年在倫敦拍賣市場上,以56萬美元的高價買下的。

商人端著那把壺,想以10萬元的價格買下它,當他說出這個數字時,老鐵匠先是一驚,然後拒絕了,因為這把壺是他爺爺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打鐵時都喝這把壺裏的水。

雖沒賣壺,但商人走後,老鐵匠有生以來第一次失眠了。這把壺他用了近60年,並且一直以為是把普普通通的壺,現在竟有人要以10萬元的價錢買下它,他轉不過神來。

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閉著眼睛把壺放在小桌上,現在他總要坐起來再看一眼,這讓他非常不舒服。特別讓他不能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價值連城的茶壺後,開始擁破門,有的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寶貝,有的甚至開始向他借錢,更有甚者,晚上也推他的門。

他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他不知該怎樣處置這把壺。當那位商人帶著20萬現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來左右鄰居,拿起一把斧頭,當眾把那把紫砂壺砸了個粉碎。

現在,老鐵匠還在賣栓小狗的鏈子,據說今年他已經102歲了。

對於有些人來說,心靈的寧靜是主要的,身外之物即使再珍貴,一旦影響到自己內心的安寧,便會百害而無一利了,必須要舍棄它。對農夫來說,鋤頭是他修行的障礙,被丟進河裏;在老鐵匠眼裏,紫砂壺成了他的累贅,被打碎了。那麼你呢?什麼才是你的心魔?你有舍棄的勇氣嗎?

8.愛有者人亦愛之

有一日,佛祖下界來想要招收一個弟子。他遇見了三個人。

第一個人是個太監。太監說:“度我吧,我從來不接近女色。”佛說:“不近女色,又怎麼知道色即是空?去!”

第二個人是一個嫖客。嫖客說:“度我吧,我雖享盡女色,但從不迷戀。”佛說:“不癡不迷,你又怎麼會覺悟呢?”

第三個人是一個瘋子。瘋子說:“我愛!我愛!”佛說:“至誠至愛,善哉善哉。”

於是佛度化了他,開啟了他的悟性,最終修成了正果。

看來,佛祖也是喜歡有愛之人,那麼我們人類呢?再看看下麵這則故事你就知道了。

紐約一幼兒園公開招聘園長,優厚的待遇引來了大量的報名者,其中包括專攻幼兒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大學畢業多年的女白領,然而,最終經考核被錄取的卻不是她們,而是一個紮著小辮的文靜姑娘,名叫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