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心淨自淨,萬事隨緣(3)(1 / 3)

看是外在的,看過則忘;想是內在的,印在腦海。相對而言,前者具有一種達觀的淡泊,真正的不為色相所迷惑,而具備一顆無我度人之心。而那個閉眼不捐的人,其實正是與禪思背道而馳。

10.找回自己的心

佛陀走往伽耶山的途中,路過一座苦行林,他在樹下靜坐了一會,像等待著什麼似的。這時,有一個拿了很大包裹的女人,從佛陀的前麵過去,佛陀並沒有注意分別。沒過多久,很多高大的漢子走來,他們見到佛陀,異口同聲地問道:“剛才您有見到一個拿著東西的女人從此經過嗎?”

“我沒有注意,你們找她做什麼?”佛陀反問道。

“我們這一行共30人,同住在離這裏不遠的森林之中,我們29人都有妻子,隻有一個人至今還沒有娶親。我們非常同情,因此昨天就為他尋來一個女人,哪知道她不是普通的女人,說來真不怕人見笑,原來她是一個賣淫的妓女。她在一夜之中,講了許多無恥的話,把我們30個人都誘惑了。今天起來,看到我們的東西都給她拐逃,因此這時要追趕她,要把她找回來,您究竟有沒有見到她呢?”

佛陀默默地,靜靜地看著他們,然後說道:“是這樣一回事嗎?我來問你們,你們自己的身體要緊呢?還是女人和東西要緊呢?”

“自己的身體比什麼都要緊。”這一群男人回答,像都清醒過來。

“那你們不要再去追趕女人,你們來找自己的心才是要緊的大事。”

後來他們都皈依佛佗做了其弟子。

當我們被壞人欺騙的時候,應該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你自己沒有弱點被對方利用的話,那簡直是不可能的。

11.心中有糞

蘇東坡年輕時,有一天到金山寺和佛印坐禪。坐了兩個時辰,東坡覺得身心通暢,便忍不住問佛印:“你看我坐禪的樣子如何?’

“像一尊佛。”佛印接著問東坡,“你看我坐禪的樣子怎樣?”

“像一堆糞。”東坡揶揄地說。

東坡回家後,高興地告訴蘇小妹:“我今天贏了佛印禪師。”

蘇小妹不以為然地說:“其實你今天輸了。佛印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糞,所以才視禪師如糞。”

生活中有很多這種自以為是的人,總覺得別人不如自己,別人都是傻瓜,其實追根究底還是自己癡愚。

某人去動物園看猩猩。他先向猩猩敬禮,猩猩也模仿著對他敬禮,他覺著很好玩,又向猩猩作揖,猩猩便也向他作揖。某人接著向猩猩扒眼皮,不料猩猩這次沒有模仿,而是打了他一巴掌。

某人生氣地去問飼養員。飼養員告訴他:在猩猩的語言裏,扒眼皮是罵對方傻瓜的意思,所以猩猩要打他,某人大悟。

第二天,某人再去動物園以圖報複。他向猩猩敬禮、作揖,猩猩都跟著做了。接著他拿出一根大棒子向自己頭上打了一下,然後把棒子交給猩猩。

不料,猩猩這次又沒有模仿,而是向他扒了扒眼皮。

究竟誰是傻瓜笨蛋,聰明的你自然心知肚朋。所以,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不要自以為是,因為把別人當糞便的人自己就是糞便,把別人當成傻瓜的人自己才是傻瓜。

12.我們有選擇態度的權利

法明是個年輕的比丘,在寺廟裏是負責砍柴燒飯。由於性格剛愎急躁,師兄弟們都喜歡捉弄他。

有一日,天氣炎熱異常,法明煮了一鍋清湯,叫師兄弟們來喝。其中一碗湯裏有一隻死螞蟻,師兄弟們異口同聲地說:“好好的一碗湯卻被一顆鼠糞所玷汙了。”

法明聽了怒氣衝衝地把湯全倒掉了,接下來的數日都悶悶不樂。禪師知道後把他叫到禪房說道:“我們豈能因他人片刻的話便認為自己是鼠糞?”隻有真正把自己當成鼠糞的人才會因被揭穿而懊惱。

法明聽了慚愧萬分。

我們打開報章便不難看到,兄弟姐妹互相殘殺的事件層出不窮,且有日趨嚴重之勢,其中不乏因口角之爭而引起的矛盾。我們麵對任何事情都有選擇態度的權利,你可以選擇仇恨、消極、生氣,也可以選擇主動、積極、寬恕。

有一天,3名歹徒闖入趙明家,開槍射中了他。幸運的是,趙明很快地被鄰居發現,緊急送到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