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則不達,越是緊張做某件事就越做不好。一位真正懂得從生活經曆中找到人生樂趣的人,不會覺得自己的日子充滿壓力及憂慮。與其天天在乎自己的成績和利益,不如每天努力在上學、工作或生活中,享受每一次經曆的過程,並從中學習成長。
18.幸福是一種感覺
有好多天了,慧能小和尚獨坐寺內,悶悶不語。
師父看出了其中的玄機,也不語,微笑著領著弟子走出寺門。
門外,是一片大好的春光。
師父依舊不語,懷抱春光,打坐於萬頃溫暖的柔波裏。
放眼望去,天地之間彌漫著清新,半綠的草芽,斜飛的小鳥,動情的水河。慧能小和尚深深地吸了口氣,偷窺師父,師父正安詳地打坐在山坡上,心中空無一物。
小和尚有些納悶,不知師父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
過了晌午,師父才起來,還是不說一句話,不打一個手勢,領著弟子回到寺內。
剛到寺門,師父突然跨前一步,輕掩上兩扇木門,把小和尚關在寺門外。
小和尚不明白師父的意旨,徑自坐在門前,半天納悶不語。很快,天色暗了下來,霧氣籠罩了四周的山岡,樹林、小溪、小鳥也漸漸變得不明朗起來。
這時,師父在寺內朗聲叫他的名字,進去後,師父問:“外邊怎麼樣了呢?”
慧能答:“全黑了。”
“還有什麼嗎?”
“什麼也沒了。”慧能又回答說。
“不,外邊還有清風、綠草、鮮花、小鳥,一切都還在。”
慧能頓悟,明白了師父的苦心,這些天籠罩在心頭的陰霾一掃而空。
幸福隻是一種感覺。人生往往如此,有的人活得很黯淡,並不是因為他的生活中缺乏陽光,而是消極的心態早已把所有朝向陽光的窗戶緊緊關上了。
19.一切皆隨緣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
“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
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
“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衝走了!”
“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原本光禿的地麵;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佛家講求的是“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一切隨緣才能保持心態的平和;順其自然,才能把握機緣,促使一切水到渠成。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一樣,用一種順其自然的心態來麵對,才發現其實事情往往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複雜。
天熱了,學校離海不遠,校長把學生帶到海邊去玩。他自己站在水深處,規定學生以他為界,隻準在水淺處玩。
小孩都樂瘋了,連極膽小的也下了水,終於,大家都玩得盡興了,紛紛上岸。這時發生了一件事,把校長嚇得目瞪口呆。
原來,那些一二年級的小女孩上得岸來,覺得衣服濕了不舒服,便當眾把衣服脫了,在那裏擰起水來。光天化日之下,她們竟然造成了一小圈天體營。
校長第一個衝動便是想衝上前去喝止——但好在,憑著一個教育家的直覺,他等了幾秒鍾。這一等的功夫,他發現四下裏其實沒有人大驚小怪。高年級的同學沒有投來異樣的眼光,傻傻的小男生更不知道他們的女同學不夠淑女,海灘上一片天真歡樂。小女孩做的事不曾騷擾任何人,她們很快擰幹了衣服,重新穿上——像船過水無痕,什麼麻煩都沒有留下。
不能想象,如果當時校長一聲吼罵,會給那個快樂的海灘之旅帶來多麼尷尬的陰影。小女孩會永遠記得自己當眾丟了醜,而大孩子便學會了鄙視別人的“無行”,並為自己的“有行”而沾沾自喜。
他們是不必拭擦塵埃的,因為他們是大地,塵埃對他們而言是無妨無礙的,他們不必急著學會為不合禮俗規範而羞慚。他們何必那麼快學會成人社會的瑣碎小節。
佛家講求“一切隨緣”、“順其自然”,所以我們沒有必要一味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個世界:誰必須怎樣,這件事必須這樣做,否則就是不道德,就是錯誤。其實,很多事情如果沒有那些神經質的家夥大叫:“不得了啦!問題可嚴重啦!”原來也可以不稱其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