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韜光養晦,以退為進(4)(2 / 3)

開始,唐家人幸災樂禍,覺得真是老天有眼,漸漸地唐家人內心越來越不安,每當看見兩個孩子拖著瘦小的身軀在田裏艱難勞作時,唐家女人就會偷偷掉淚。後來,唐家男人經常趁著月夜幫李家孩子犁田,唐家女人也會在夜裏悄悄地為李家割稻。

很多時候,我們總認為自己心裏有愛便能湧泉相報,鞠躬盡瘁;心裏有恨便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其實,愛和恨都有一個底線,一切恩怨都在底線內演繹。一旦有誰突破了底線,他不是大善,便成大惡。

12.堅持才能成功

佛陀和他的侍者走在路上,陽光格外強烈。中午時候,佛陀饑渴難耐,便對侍者說:“剛才我們不是經過一條小河嗎?你去弄些水回來。”

侍者於是拿著盛水的容器去了,路並不很遠,他很快就找到了。但是他剛到那裏,就有一對商人騎著馬從那條小溪經過,溪水被他們弄得渾濁不堪,哪裏還能喝!於是他就轉身回去了,告訴佛陀說:“溪水被商人弄髒了,不能喝了,還是另外找條小溪吧!我知道前麵就有一條小溪,而且溪水非常清澈,離這裏也不遠,大概就兩個時辰的路程。”

佛陀說:“我們離這條小溪近,而且我現在口渴難耐,為什麼還要再走兩個時辰的路,去找前麵的那個小溪呢?你還是再去一趟剛才的那個小溪看看吧。”

侍者滿臉不悅地拿著容器又去了,心裏想:“剛才不是看了嘛!水那麼髒,怎麼能喝呢?現在又讓我去,不是浪費時間白跑一趟嗎?”

他中途決定不去了,於是就轉身走回來對佛陀說:“我都告訴你了,溪水已經被弄髒了,你為什麼還要我白跑一趟呢?”

佛陀什麼也沒有向他解釋,說道:“等一會兒你就知道了,你現在要做的隻是順從,你肯定不會白跑的!”

侍者隻好又去了,當他再次來到那條小溪旁的時候,看到溪水是那麼的清澈、純淨,泥沙早已不見了。

世間事就是如此,隻要你堅持一下,就能品嚐到甘甜、清澈的溪水,而你一旦選擇放棄,則會被失敗的陰影所籠罩。

1950年,弗洛倫絲·查德威克因為成為第一個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女性而聞名天下。

兩年後,她從卡德林那島出發遊向加利福尼亞海灘,想再創造一項前無古人的奇跡。那天,海麵濃霧彌漫,海水冰冷刺骨。在遊了16個小時後,她的嘴唇已凍得發紫,全身筋疲力盡。她抬頭望了望遠方,前麵霧靄茫茫。

“看來我無法遊完全程了。”想到這兒,她的身子立刻疲軟下來,甚至連再劃一下水的力氣都沒有了。當她被拖上小艇,得知距離目標隻有一英裏時,仰天長歎,懊悔自己沒有咬咬牙再堅持一下。

行百裏路半九十,其實生命中有很多次的坎坷,前邊的隻要慢慢積累就可以了,然而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也是最痛苦、最艱難的時候,有些人咬咬牙過去了,於是他看到了另一番風景,而那些承受不住壓力而選擇放棄的人,隻能在失敗的陰影中徘徊。

13.謙虛者:理直氣和

很多年以前,曾經有一個十分繁榮的地區,然而自從新的統治者繼承王位,掌管大權之後,它便日漸衰落。新任統治者對此十分震驚,大惑不解。於是,他啟程前去名山寺廟尋訪智慧禪師。

這位新統治者到達寺廟,看到禪師靜靜地端坐在小石凳上,眺望著毗鄰的山穀。他向禪師述說了自己的處境後,屏住呼吸,等待著他的教誨,然而,令他失望的是,禪師一言未發,而是麵露微笑,示意他隨其下山。

兩個人默默地來到一條又寬又長、一望無際的大河岸邊,禪師麵對河水冥思片刻,便在岸邊架起一個柴堆。柴堆被點燃,火苗越來越大。禪師讓統治者一起坐在火堆旁,就這樣,他們一直看著熊熊的火焰劃破了夜空。

隨著黎明的到來,火焰漸漸地暗淡下來。這時,禪師指著大河第一次開口說:“現在,你應該明白你無法和前任統治者一樣維持管轄地區繁榮的原因了吧?”新統治者麵帶困惑和羞愧,並沒明白禪師的用意:“請原諒我的無知,我還無法理解您賜予的智慧。”

禪師又說:“請回想一下,昨晚呈現在我們麵前的火焰,它是那麼的強大和威武,它自高自大地向上跳躍和呼叫著,它無視一切強壯的樹木和野獸,它似乎可以輕而易舉地征服橫擋在前麵的一切障礙。相反,再想一下這條大河,它起源於遠山的溪流,時快時慢,但總是向下流淌著,選擇低窪處作為前進的路線,心甘情願地滲進大地每一道裂痕,浸入大地每一塊凹陷,因此謙恭是它的天性。當我們傾聽河水時,幾乎無所聞;而當我們觸摸河水時,則幾乎無所覺,因為善良、溫和是它的秉性。而說到底,一時熊熊的烈火遺留下什麼?僅是一把灰燼!因為火太強大了,所以,不僅沒有摧毀橫擋在麵前的障礙,而且最終消耗掉自身,成為自身力量的犧牲品。平靜無聲的河水則恰恰相反,也正鑒於此,它才總是永遠不停地流淌著,越來越寬,越來越深,一旦到達浩瀚的大海,它將獲得永恒的生命,產生前所未有的威力。”

禪師繼續說:“真正的統治者應該是水而不是火。因為水能夠戰勝一切障礙,擁有美好的生命。因此,不是強大、有權威的統治者,而是謙恭、具有內在力量的統治者,才能夠獲得民心,使其國家和地區繁榮昌盛。想想看,你屬於哪一類統治者?也許你所尋求的答案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