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嶺霧影】第十章蹤影(1 / 2)

第十章蹤影

聽劉莽說完墓嶺村詛咒的故事,我的內心是思緒萬千,大膽猜測到,我那位妹妹要求盜的墓,也許就是後墓嶺村世代所守護的那座。

這大概就叫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如此看來,我和陳補胎的運氣還不算太差,因該能在規定時間內把我那天降妹妹的任務完成。

想到這裏,我還想打聽一些關於後墓嶺村的事,可劉莽卻似乎不願在談論這個話題,拍拍屁股從地上站起來,抬頭看了一眼天空。

“六月天娃娃臉,要變天了。”劉莽突然把頭轉向我,淡淡地問道:“兩位老板,還要繼續趕路麼?”

要變天了麼?我下意識地跟著抬了一下頭,第一眼看見的不是碧藍的天空,而是茂盛、雜亂的樹冠。

透過層層錯綜雜亂的樹枝的空隙,才發現的確有變天的征兆,空中的黑雲像一群奔騰的野馬漸漸聚集在一起,相對之前,空氣也愈加悶熱。

現在雖說是夏季,但要冒著暴雨趕路,估計還是有些吃不消,畢竟在這荒野野外的大山裏,一個小小的感冒都可能要命。

正是考慮到這點,我覺得有必要慎重一點,最後猶豫再三,朝著劉莽問道:“莽哥,附近有沒有能避雨的地方,山洞、茅屋啥的都不嫌棄。”

劉莽聽見我的問題,低頭沉思了一會兒,向我給出了兩個選擇,一個是一座山神廟,另一個則是一間破茅草屋。

我是選擇困難症患者,兩個選擇擺在眼前,這讓我有些頭大,但一想到‘住墳不住廟’這句俗話,果斷就選擇了破茅屋。

所謂住墳不住廟,字麵意思大概是說,如果一個人在外出行,遇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情況,寧可到墳地去將就一宿,也絕對不到野外的廟裏去住。

而按照常理來說,有擋風牆的孤廟,在怎麼也比四處透風、陰森恐怖的墳地強,可事實卻恰恰相反,要不這俗語也不會廣為流傳。

但細細歸納起來,這個俗語來源是有好幾層意思的,第一、傳說每到晩上,孤魂野鬼都無家可歸,就愛躲到寺廟裏。

冤鬼要到廟裏申冤,厲鬼也找神祗搗亂,所以廟宇是不安生的地方,還是生人勿近的好。

第二、蒙搶道劫的惡徒,夜間常竄到野廟找吃食,遇上過往行人也下手,輕則搶劫財物重則殺人害命!

第三,根據文人說法,寧睡墳為:人鬼之道,人死為鬼,鬼投人生;不宿廟是:人神有別,神高人一界,人勿冒犯神。

隻因為我和陳補胎這次是來倒鬥的,所以對於這些忌諱不能不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不去山神廟的好。

得到我的答案後,劉莽變得少見地正經起來,讓我和陳補胎也別歇著了,趕緊起身趕路,我們現在離那破茅屋,可還有一段距離呢。

陳補胎雖然和劉莽不對付,但他不是不分輕重的人,更不想在野林子裏淋雨,於是十分配合的站起身來,頤指氣使地讓劉莽趕緊前邊帶路。

就這樣,我們一行三人又繼續在林中穿梭,可越走我越覺得不對,老感覺在原地兜圈子,因為走了好半天,連茅屋的影子都還沒見著。

而為了證實是否是我的錯覺,正想問問劉莽,是不是帶錯了路,山風卻沒有征兆的刮起來,空氣中出現了雨星子。

緊接著便是一陣轟隆的雷聲,幾乎震的人耳膜發麻,林子裏也在這一瞬間暗了下來,這無一不預示著暴雨將至。

麵對這種狀況,我們一行三人倒不感到意外,頭頂滾滾烏雲,不由就加快了腳步。

但還不過一盞茶的功夫,雨就真的落下來了,起初還是零零散散的幾滴雨打在我們臉上,可緊接著便是滂沱大雨。

整個林子都安靜了下來,萬木無聲,前一秒還在聒噪的夏蟬也停止了鳴叫,雨水如同水庫泄洪一般從樹冠的空隙間灌將下來,幾乎沒把我們從趴下。

我和陳補胎想過可能是暴雨,但沒想到雨勢會這麼凶猛,一下子猝不及防,不管東西的抱頭鼠竄,就想找個避雨的地兒。

不過好在劉莽是本地人,又經驗豐富,趕緊在後邊兒叫住我們,讓我們緊跟著他,千萬別走丟了,茅屋就在前麵不遠。

於是冒著傾盆大雨,我們又走了一會兒,果然在靠山坡的地方,發現了一棟小茅草屋。

最後,等我們跑到茅草屋屋簷下的時候,三個人擠在一起,都好像剛從水裏撈出來似得,渾身上下都在滴水,模樣十分狼狽。

可陳補胎卻十分樂觀,嘻嘻哈哈的笑著說道,上午趕路出了一身臭汗,正想洗澡去去味兒,老天爺就給淋浴衝澡,隻不過水太急了些,得差評。

我不比神經大條的陳補胎,心裏考慮的事多,無論如何也樂觀不起來,憂愁的看著昏暗的天空,這場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放晴。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糟糕的是因為暴雨的緣故,突然一冷一熱,林間的地麵開始升起陣陣霧氣,嚴重影響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