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嶺霧影】第九章曆史傳說(2 / 2)

通過劉莽之口,我了解到墓嶺之所以叫墓嶺,完全是因為流傳在當地的一個傳說,一個關於詛咒的傳說。

傳說以前這墓嶺也還不叫墓嶺,而是叫做大黑山,但自從有人在這裏修建陵墓後,這裏的地名才改的。

而改這地名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給墓主人守墓的那批人,最後他們在古墓附近修建了村落,久而久之就把大黑山叫成了墓嶺,村子也就叫墓嶺村了。

其實在之前劉莽說到這一段的時候,就讓我想到了倒鬥界內的四門八法的問字訣,一個地方的地名絕對不會空穴來風,現在看在果真如此。

但故事到這裏還沒有結束,那時候墓嶺村還沒有前後之分,關於詛咒的傳說也還沒有流傳,可矛盾卻一直存在。

這個矛盾不是別的,而是由墓主人的家人製訂的一個規矩引發的,其實剛開始的時候還好,可後麵時間一長,村裏的年輕人不樂意啦。

要不現代人老說封建迷信殘留,聽著劉莽說的規矩,我覺得還真有理,要是我活在以前的墓嶺村,鐵定也得不樂意和反抗。

規矩倒是很簡單,就是要求凡事參與守墓的人以其後代,不管何種原因,都不能離開,隻能老死在墓嶺村,一輩子都為他守墓。

也正是因為這個規矩,村裏分成了兩派,一派為保守派反對離開,另一派則是激進派,提議離開現在這墓嶺村,去見識外麵的美好世界。

當然,保守派反對離開也是有理由的,墓主人不光給他們定下了禁止離開的規矩,還給他們下了詛咒,膽敢離開,必遭惡咒墜萬劫而不複之地。

老實說,這樣的口頭詛咒我平日裏見的多了去,祖父倒鬥時遇見詛咒石的故事也沒少聽,發現古人用來用去都是那幾句,例如‘諸敢發吾丘者令絕毋戶後。’

可這些詛咒真有用麼?這充滿爭議的問題,我不敢妄做回答,能肯定的就隻有我家至少還沒絕後這個事實。

而且自古以來,最不缺乏的就是敢於打破規則的年輕勇士,他們一腔熱血又無所畏懼,墓嶺村的年輕一輩,自然也不會把墓主人定下的規矩和詛咒放在眼裏。

在他們看來,墓主人定下的規矩不過是自私自利的表現,完全剝奪了他們的自由。至於詛咒,更是無稽之談,無非是糊弄人的手段。

隨著時間的推移,保守派和激進派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最後已經發展到不可調和的階段,眼見著村子裏就要發生同室操戈、同胞相殘的慘劇。

對於這種局麵,是村裏保守派不願看見的,但讓他們離開也不可能。於是想了一個折中的方法,不在阻止那些想要離開的激進派,不過至於他們離開村子後是死是活,都不在過問。

既然保守派做出退步,激進派也就不好在說什麼,懷揣著夢想、帶著對自由的向往,大張旗鼓的就離開了村子。

在激進派走後,墓嶺村的人口幾乎少了一半不止,不過這不是大問題,時間會解決這個問題,村子終會恢複成原本寧靜、祥和的模樣。

而照理說,故事發展到這裏,也可以算作完美結局了,可老天爺卻似乎更喜歡悲劇。

沒過多久,那一批主張離開的激進派又回墓嶺村了,理由無一例外,都說是遭受到了墓主人詛咒。

原來,離開的那些激進派,並沒有過上他們想要的自由幸福生活,反而活在墓主人詛咒的陰影中,生不如死。

至於是怎麼個生不如死法,我們都不是當事人,所以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一定是被逼到了崩潰的邊緣,不然也不會回到他們拚命都要逃離的墓嶺村。

但是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後悔藥賣,當初他們決定離開之時,就已經和保守派約法三章,發誓不會在回墓嶺村,保守派自然也不會答應讓他們回歸村子。

所謂作繭自縛,可能就是這個意思,那些激進派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最後沒辦法,隻能在距離墓嶺村不遠的地方,修建了一個新的村落,名字也叫墓嶺村。

說來也是奇怪,那些激進派回到墓嶺後,因為詛咒產生的不良症狀,全都不治而愈了,後代也是人丁興旺,村子越來越大。

後麵為了方便區分,兩個墓嶺村各自在村子名前加了個字,因為新墓嶺村在墓嶺前的所以就改做了前墓嶺村,而老墓嶺村則改成了後墓嶺村。

然而鬥轉星移,後墓嶺村突然消失在滾滾曆史長河中,唯有前墓嶺村還流傳著關於它的傳說,以此證明它證明它曾存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