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交通部門送來了一位因遭遇車禍而生命垂危的人,實習護士被安排做外科手術專家——該院院長亨利教授的助手。複雜艱苦的手術從清晨進行到黃昏,眼看患者的傷口即將縫合,這位實習護士突然嚴肅地盯著院長說:
“亨利教授,我們用的是12塊紗布,可你隻取出了11塊。”“我已經全部取出來了,一切順利,立即縫合。”院長頭也不抬,不屑一顧地回答。“不,不行。”這位實習護士高聲抗議到:“我記得清清楚楚,手術中我們用了12塊紗布。”院長沒有理睬她,命令道:“聽我的,準備縫合。”這位實習護士毫不示弱,她幾乎大叫起來:“你是醫生,你不能這樣。”直到這時,院長冷漠的臉上才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舉起左手裏握的第12塊紗布,向所有的人宣布:
“她是我最合格的助手。”
他在考驗她是否正直——而她具備了這一點。這位護士後來理所當然地獲得了這份工作。沒有任何人能勉強你服從自己的良知。然而,不管怎樣,一位正直的人是會做到這些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盟軍的部隊正設法衝出敵人的包圍時,一位美國陸軍上校和他的吉普車司機拐錯了彎,迎麵遇上了一個德軍的武裝小分隊。
兩個人跳出車外,迅速隱藏起來。司機躲進路邊的灌木叢裏,而上校則藏在路下的溝中。德國人發現了司機並向他的方向開火。上校本來很不容易被發現,然而,他卻寧願跳出來還擊——用一把手槍對付幾輛坦克和機關槍。他被殺害了。這個司機被捕入獄。後來,他對人們講了這個故事。為什麼這位上校要這樣做呢?因為他的責任心強於他對自己安全的關心,盡管沒有任何人勉強他。
這一點難做到嗎?的確很難。這就是為什麼真正正直的人是難能可貴的。
正直使人具備了冒險的勇氣和力量,他們歡迎生活的挑戰,絕不會苟且偷生,畏縮不前,一個正直的人是有把握、並能相信自己的,因為他沒有理由不信任自己。正直表現為堅持不懈、一心一意地追求自己的目標,拒絕放棄自己努力的堅忍不拔的精神。
正直的人能夠平靜地對待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亞伯拉罕·林肯在1858年參加參議院競選活動時,他的朋友警告他不要發表某一次演講。但是林肯答道:“如果命裏注定我會因為這次講話而落選的話,那麼就讓我伴隨著真理落選吧!”他是坦然的。他確實落選了,但是兩年之後,他就任了美國的總統。
正直還會給一個人帶來友誼、信任、欽佩和尊重。人類之所以充滿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於人們似乎對正直具有一種近乎本能的識別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
怎樣才能做一個正直的人呢?答案有很多個。其中重要的一個是:在小事上做到完全誠實。當你不便於講真話的時候,不要編造小小的謊言,不要去重複那些不真實的流言飛語,不要把個人的電話費用記入辦公室的賬上,等等。
這些聽起來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當你真正在尋求正直並且開始發現它的時候,它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就會令你折服。最終,我們會明白,幾乎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都包含著它自身不容違背的正直的內涵,這些將使你成功做人,並以自己的正直和良心為驕傲。
智慧之源
正直,就是有責任感,說真話,做實事,對於任何事物,既心態平和又堅持原則。它是做人最基本的一條準則,是做人的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一種積極的性格。隻有具備這種性格的人,才不會違背自己的良心。
善待別人等於善待自己在與別人交往合作中,主動讓對方站在前台,自己隱身幕後的時候,也別忘了“雙贏”,即在自己得利的同時,也讓對方心滿意足。隱身幕後策劃既是強者操縱的手段,也是弱者取得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善待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人也就會善待我們。這是有人們交往合作的另一法則。
我們在各類廣告中都能看到這樣的字眼:“聰明的人都會使用……”,“鑒賞力高超的人士都會使用我們的……”,“想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就要使用……”,“專門為那些被婦女羨慕、被男士欣賞的貴婦而準備的……”這些廣告語都在不斷地告訴你:購買了這種產品就會成為被人們注目的人物,使你感到心滿意足。
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實際上不可能成為令人注目的公眾人物,購買某種產品的人也未見得都是聰明人。但是,這些廣告卻利用了人們希望成為重要人物的這種願望而大賺其錢。
由此可見,隻要滿足了別人的這種願望,使他們覺得自己重要,我們就能很快地走上成功的大道。
這種滿足別人成為重要人物的願望,的確是我們成功的“百寶箱”裏的一件法寶。那麼,我們在生活中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滿足別人的這種願望呢?我們大多數人做理論探討時常常誇誇其談,但在實際生活之中,往往就會忽略一些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