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聲調自然也是應該特別用心去體會的。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聲調來說,往往就傳達出不同的心意。在一句話裏麵,哪個詞說重了點,哪個詞說得輕一點,就使這句話發生了或大或小的變化。可是,如果你隻用耳朵聽,在聽人說話時,沒有用眼睛去捕捉對方的動態表情,那無論你對對方聲調的變化,把握得如何細致精確,你仍然會漏掉許多本來你可以用眼睛發現的重要的消息。生活中許多人有這種不好的習慣,當他聽別人講話時,不是低著頭,就是兩眼望著別處,而不肯望著說話的對方。如果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呢?他們回答說:“我不覺得有去理會的需要。”有的說:“我有點怕,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這是屬於害羞那一類,有些人眼睛死盯著說話人,好象警察望著小偷,又好象小偷望著警察,這自然是不好的。可是這裏發生的問題,並不是兩眼望人這件事本身,而是在於你望人時的心理狀態。愛人之間,朋友之間,母子之間,師生之間,也常常會望來望去。當你用眼睛看人的時候,固然有時候是在偵察。但更多的時候,你是認真地注意對方,你是在熱烈關心對方,你是在誠懇地尊重對方,你也是在細膩地體貼對方。所以用眼望人,在大多數場合是一種禮貌。隻要你對人心無惡意,而又充滿熱情,你就不會害羞,也不會無禮,你是需要經常地好好地望著別人。
在練習用口說話之前,必須先學會用耳,用眼,用你的耳目去了解對方,把握對方,體貼對方,然後你口裏說出的話,才會深入對方的心坎,這才是口才的最高成就,所以,先不要急於說。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先聽、先看,聽人怎樣說,看人怎樣講。
每一次說話的成功、失敗、優點、缺點,聽的人反應怎樣,你都要在心中加以研究,加以比較。在什麼時候,他們的話說得不夠,叫人不太明白?在什麼時候,他們的話叫人聽了哈哈大笑,他們走了之後,別人又在怎樣地談到他,以及怎樣地評論他的意見?諸如此類,都是你培訓口才的重要參考資料。如果你能認識一位口才很好的朋友,那你便應該多和他接近,很用心地研究他怎樣說話,怎樣表情,怎樣引起別人的興趣。如果你能遇到一位很好的演講家,那你更不能放過機會,他的每一次演講,你都要去聽。他每一句話,每一個姿態,你都要留心。
4.普通話技巧
說話的目的是與人交流和溝通,如果你的語言別人根本聽不懂,那麼即便你的口才是一流的也沒有任何用處。所以口才培訓還有一項重要的內容是關於普通話的培訓。不論是演講還是辯論,社交談話還是禮儀致辭,都應該使用標準的普通話以追求更好的形式感。
雖然用什麼樣的方言的人都能講出動人的話語,用什麼樣的語言都可以表達出人類美好的情感。但是,我們卻要在這裏提倡說普通話,用普通話進行口語表達。為什麼這樣要求呢?因為我們是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泱泱大國。我們要維護國家的統一,要進行社會化的大生產,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方言的隔閡早就成為並且還將成為阻礙我們取得更大成就的一個障礙。因此,我國的憲法中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現在,普通話已經被要求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語言,各級黨政機關的工作語言,各種有聲傳媒的宣傳語言,各種服務行業的工作語言。說普通話已經不是一種個人的意願,而是一種必要的義務。
在公共場所講話,如果操著濃重的方言,勢必會給聽者造成極大的不便。如果人家連你說了些什麼都不知道,那麼你的表達效果就等於零。所以,在演講、辯論、社交等口語運用的各個場合,都要盡量把普通話說得更標準。根據從事的行業特點和自身所處的方言區的不同,國家對人們的普通話所達到的等級標準都有明確的規定。對一般交際場合來講,能說三級甲等以上的普通話,基本上能夠滿足被聽懂的需要;當然,達到的等級越高,效果會越好。
我們說話時使用的語音的基本單位是音節。漢字和音節基本上是一一對應的。也就是說,一個字如果讀出來,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音節;而一個音節如果用文字記錄下來,就是一個漢字。所以,要想說好普通話,首先就要注意發好每個音節。
音節有三個要素:聲母、韻母和聲調。如果有一個要素不準確的話,就會造成一個音節的語音失誤。因此,要想語音準確無誤,就必須從聲韻調三個方麵仔細訓練。
能夠準確地發好一個音節的聲韻調,並不意味著就可以說出標準的普通話來。因為在語流中,音節相連的時候往往會互相幹擾、影響,從而使某些字的字音聽起來和單獨發音時變得不太一樣了。在語音學上,這種現象叫做語流音變,常見的語流音變現象有輕聲、兒化、變調等等。隻有在表達時既能發準每個聲韻調,又能在語流中作出恰當的音變,才可以說基本具備了用較好的普通話進行表達的基本條件。因為一般中文專業的現代漢語教材上對語音基礎知識都有較為詳細的說明,在此,我們不再詳細分析每個聲韻調和每種語流音變現象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