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才培訓的意義、要求和原則
口才培訓和書麵語訓練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口才培訓的意義,掌握口才培訓的要求,以找到更快捷實用的培訓方法。
一、口才培訓的意義
(一)口才培訓是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生活的內容增多了,節奏加快了,彼此間的交往日趨頻繁了,並且越來越講究交際的效率。因此,口才在交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對口才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現代社會的高效率化,要求人們把話講得清晰、簡潔、易懂、講究效率。現在一些國外的會客室裏常掛塊牌子“談話不得超過五分鍾”,節約談話的時間,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個方麵,那種“懶婆娘的裹腳——又臭又長”的談話,顯然是與現代社會生活緊張的節奏不相適應的。高效率的談話,要求人們思維敏捷,說話的針對性強,能一語破的,而且言簡意賅,廢除套話、空話,能出口成章,語脈清晰,用語嚴謹。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交際的範圍愈來愈大,這對口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符合語盲規範和口語語法規範,用語要準確,符合邏輯。因此,進行嚴格的口才培訓,盡快提高整個民族的口才素質是一個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二)口才培訓是全麵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
口才培訓是進行以說為重點的聽、說能力的訓練,它不僅可以進行聽、說能力的培養而且可以帶動讀寫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可以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說”和“寫”二者是相通的,也是互相促進的。葉聖陶先生說:“我們說某人善於說話,並不是說他能夠花盲巧語,隻是說他能把一些意思說出來,通體完美,沒有拖遝、脫節、似是而非等毛病。假如是這樣一個善於說話的人,他寫的文字盡可以直錄語言,怎麼說就怎麼寫。”這就是“我寫我口”,作文其實就是寫話。把話說得準確、有條理、有意味,寫下來就是一篇好文章。反之,把寫好的文章試著念一遍,運用“口語”的語感去品味,去推敲,再進一步修改,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好方法。這正是“說”對“寫”的促進作用。
(三)口才培訓可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思維和語言是密切聯係的,語言是思維的表現形式,思維是借助語言進行的。從“聽”和“說”的心理過程來看,思維都起著決定作用。所以進行聽說能力訓練的過程,也就是進行思維訓練的過程。語言的發展必然促進思維的發展,口才培訓可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邏輯性,提高思維品質。比如有不少教師把學生的演講錄了音,再放給他們聽,許多學生驚奇地發現;凡是講話時結結巴巴停頓時間過長的地方,準是思想上卡了殼;凡是顛三倒四,語無倫次的地方,一定是思想亂了。思維混亂是造成語盲混亂的根本原因。所以說,口才培訓是一種最好的思維訓練。
同時,口才培訓也有助於觀察力的鍛煉及注意力和想象力的培養。
二、口才培訓的要求
口語能力訓練,是專門研究口語表達的特點、規律,並在口語基礎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科學、係統而嚴格的口語表達技能訓練,以培養和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為目的的一種語言實踐活動。主要是培養“說”的能力,以及和說有關的“聽”的能力。
具體要求:一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書麵語,並能運用語調、重音、停頓、語速等因素的變化技巧,提高語言的表現力。二是經過較短時間的準備,能當眾進行較複雜的成套講話。做到中心明確,有條理,聲音宏亮,語態大方。三是能掌握演講的技巧,提高語言的說服力、感染力。四是談話時能根據對方的心理,恰當采用說話的方式,能較好地展開話題,懂得一些論辯的技巧,提高交際的效果。
三、口才培訓的原則
能力是練出來的,口才培訓如果離開科學地、嚴格地訓練是難以奏效的。練,是培訓口才最重要的方法。但不是盲目地練,要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去練,要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係統地練。具體說來,就是要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一)循序漸進,係統訓練。
口才能力的提高和其它能力的提高一樣,需要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即由單項訓練到綜合訓練的程序進行,達到有計劃、有係統地提高口才。
(二)以練為主,突出實踐
“練”,是口才培訓的基本活動,必須突出的重點,因此必須注重在理論指導下的語言實踐,這是培訓口才的根本環節。
(三)聽說兼顧,全麵提高
口才培訓雖然以說為主,但不可忽視聽的訓練。聽和說兩者關係密切,聽是說的基礎,聽好才能說好,說好為聽好提供方便,又促進聽的能力的提高。所以聽也是我們學習語言的最重要最方便的途徑,聽和說不可偏廢,必須兼顧。
口才培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應持之以恒,長期堅持。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日久天長,一定能練就一副好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