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耳、眼並用提高口才的訣竅
許多人以為口才隻是口上之才,他們認為許多口才好的人,什麼都可以說,談什麼都很動聽,隻是因為他們的口齒伶俐,這種看法是不大公平的。我們應當清楚地了解,一個理想的口才家,要懂得口、耳、眼並用。若光是口齒伶俐,也不能成為一個口才好的人。
一些人認為談話是我說完了你說,你說完了我說。所以很多人在說話的時候是這樣想的:我說完了,就完了。另外也有很多人在聽別人講話時隻是單純地聽至於自己的看法應該怎樣,應該怎樣問個明白,應該怎樣交換意見,以求達到一致的或是接近的看法,連想也沒有想過。心中根本就沒有準備你說完我說。這樣,說的人,說完就算了,聽的人,也就聽完了就算了。說者自說,聽者自聽,各走各的路。這樣,話是講了很多,可是大家的距離,並沒有因此而更接近一點。
在談話時要你一句我一句地講,你一段我一段地講。隻講不聽,隻聽不講,都不能算是談話。說到這裏,我們就應該知道,我們所要追求的口才,不隻是講的問題,還有了聽的問題。不隻是口的問題,還有了耳的問題。
有良好口才的人,必須同時也有良好的耳才。很會說話的人,同時必須是很會聽話的人。會說話的人,在說的時候,決不隻僅憑自己的意思一味地說。他在未說之前,在說的時候,在說了之後,都有一件事情使他非常關心,那就是,他的話在對方聽起來是怎樣的。
口才藝術最後所追求的,就是自己的話在對方腦子裏所發生印象及其效果——要對方明白自己的話,相信自己的話,想照自己的話做。
怎麼知道對方心裏怎樣想呢?主要是靠聽。要很小心地聽對方講話,要好好地練習聽別人說話。一般人聽別人說話時,真是太不小心了。聽漏別人的話,聽錯別人的話。聽走耳別人的話,這樣自己關於對方的認識,就是片麵的。那麼,怎麼能夠希望自己的話,能抓住對方的注意,引起對方的興趣。以及能夠說中對方的心事,針對他心中的疑慮來進行有效解釋呢?
許多人都以為誰能夠滔滔不絕地、一大套一大套地講個不完,誰就是有口才。我想這不一定是對的,有許多人隻顧自己講,一點也不知道別人聽了會怎樣。即使他講得很不錯,我們也不能說他的口才很好。口才很好的人,並不一定講得很多。妙就妙在他了解別人的心情和看法,三言兩語就能使人折服。而這種人很善於聽別人說話。那麼你會問了:“如果別人不說怎麼辦?”我會微笑地告訴你,口才很好的人,就有這樣的本事,有辦法使人說出自己的意見來。
你看這不是更複雜了?會說話的人,不但自己會說而且還要會聽,而且要有辦法使別人說,有辦法使別人高談闊論,有辦法使別人對他暢所欲言,開誠布公,甚至於推心置腹。不要忙,無論多麼複雜的東西,我們都有辦法學會。不過我們要從最簡單的開始。我們要練習,看我們能不能抓住別人說話要點。在別人說完一段話時,我們能對自己說:他這一段話的意思,主要有哪幾點。試著把聽到的話,事後記下來,或是轉述出來告訴自己的朋友,或自己的家人,這就可以很快地提高自己聽話的能力。我們要能抓住對方說話的細節。甚至於能抓住對方說話的用語、聲調和表情。
一個口才好的人,不僅要用口、用耳,而且還要用眼。
那就是說一個口才好的人,不僅要有耳才,還要有眼才。一個口才好的人,無論在自己說話的時候,或是對方在說話的時候,他的眼睛,總是隨時地留意著對方的麵部表情,眼神,姿態以及各種細微動作。
對方說話時,你更是要把眼睛和耳朵都集中在對方身上。一個人並不是隻用語言來傳達他的思想感情,特別是一般人對說話,詞語運用,都沒有經過適當訓練。他們說的話常常不能恰當地表達他們的心意。在他們的言語無能為力時,他們常常用神態和動作來補充。他們感覺自己說得不太正確的時候,常常用力地猛搖幾下頭。他們用手勢強調他們自己認為非常重要的地方。他們一麵說一麵點頭,常常是因為自己很滿意自己正在說著的話,他們說話的時候,皺起眉頭,有時是因為他們不曉得他們的話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