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行之沒忘記這件事。
他說:“我去鎮上割兩斤肉,你有什麼要買的嗎?”
陸輕嵐笑:“帶一根枇杷樹枝回來,再買一壇白酒。我前幾天買了青棗,現在就缺一壇白酒。阿寶想知道青棗能不能釀酒,我也想知道青棗酒好不好喝。”
可惜和青棗一起買的白酒被趙十八搶去,釀酒之事拖到現在都沒成。
沈行之回自己房間裏取了幫陳四叔公默寫的《千字文》,帶著阿寶下山去了。
粥還在煮著,陸輕嵐來到柴房,把長起來的綠豆芽拿出來清洗。
木耳長得比豆芽慢,此時可以看見小小的木耳從埋了孢子的地方冒出來,收獲至少得到半個月後。
她還種了銀耳。
銀耳的種植比木耳複雜一些,但山神印在手,啥都不用怕。
山裏采的蘑菇也在種植之列。
陸輕嵐還取了靈芝孢子,嚐試種植靈芝。
以上菌類的種植,但凡沈行之、圓圓、阿寶、阿笨學會一種,餘生不愁吃喝。
圓圓曉得種木耳可以賺錢,每天仔細認真地觀察木耳的生長情況,學得專心致誌。
除了菌類,蔬菜的種植同樣在進行。
去鎮上買肉的沈行之一時半會回不來,陸輕嵐和圓圓吃過早餐,扛著鋤頭進菜園,把翻過土的菜地重新修整一遍。
活不難,隻需將大塊的泥打碎,地裏的石頭撿出來丟掉,再讓太陽曬一曬,傍晚就可以播種了。
原先作為菜園的菜地泥土黝黑肥沃,不需要過多施肥。
但池塘邊緣新開墾的菜地得用草木灰或發酵的動物糞便增加土地肥力,不然地裏長出的菜會營養不良。
待太陽升高,陸輕嵐擦擦汗,招呼圓圓回家。
沈行之已經買了肉回來。
從沈家大房處砍來的枇杷樹枝被種在儲水池後麵的空地上。
成年雞鴨都喂過了,離開家去外麵玩耍。
雞崽鴨崽們吃飽肚子,成群結隊地在院子裏探險。
阿寶刺繡,阿笨在玩彈弓。
沈行之沒在家中,他去山上砍樹。
陸輕嵐把太師椅搬到院子裏,坐著曬太陽,懶洋洋的一動也不想動。
矮牆外有村民經過,看到竹匾上晾曬的木耳、雞骨草等東西,不無好奇地問阿寶:“阿寶,這些木耳都是在山裏摘的?摘這麼多,是不是打算賣掉?”
阿寶看了陸輕嵐一眼,沒有得到陸輕嵐的示意,想了想搪塞道:“木耳很好吃,我全家都喜歡吃。”
村民不信這說法:“肯定是拿去賣!說吧,木耳能賣多少錢一斤?要是價錢不錯,我也進山采木耳去!”
阿寶又看了陸輕嵐一眼,說:“我不知道。你想采木耳就去采吧,反正山裏有。”
山裏並不是到處都有木耳,進一次山能采到十斤木耳算不錯了。
村民走後,又有別的村民來問。
阿寶被問煩了,躲在屋子裏和圓圓交流刺繡的技巧。
陽光暖洋洋,曬得陸輕嵐懨懨欲睡。
“沈二他媳婦!”
聽到有人喊自己,她慢吞吞地看去一眼,見是程家老三的媳婦袁氏,道:“你有事找我?”
程三的媳婦是鄰村人,長得粗壯,皮膚略黑,相貌平平,喜歡占別人便宜。陸輕嵐沒和這個人說過幾句話,無論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