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虛懷若穀的人承認自己有不足之處,而樂於在與人交往之中汲取豐富的知識見解,重視不同的意見,因而增長見識。此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至於完全矛盾的兩種意見同時成立,是否合乎邏輯?問題不在於邏輯,而是心理使然。有些矛盾的確可以並存,而且都言之成理。
假如兩人意見相同,其中一人必是多餘的。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毫無益處,要有歧見才有收獲。
即使在最不利的環境中,依然可進行內心的組合。不必太在意旁人的詆毀,應該化解負麵的阻力,發掘別人的長處以補自己之不足。在僵持不下的局麵中,尋找第三種可能性。配偶知道能擁有他或她的合作與興趣是多麼重要的事情,而且在這種過程中,你們兩人都將大有收獲。這種緊密的結合與共同的興趣極端重要,因為這將使你建立起比較有意義的關係。那本身也是一個美麗的目標。
你可以將你現在所從事的職業作為例子,在分析之後,你將會發現,它所受的唯一限製就是缺乏運用組合與合作的努力。
很明顯,光是把人組織起來,並不足以保證一定能獲得傑出的成功。一個良好的組織所包含的人才中,每一個人都要能夠提供這個團體其他成員所未擁有的特殊才能。
幾乎在所有的商業範圍內,都需要采購員、銷售員以及熟悉財務的人員。當這三種人互相協調,並進行合作之後,他們將由合作的方式使他們自己獲得個人所無法擁有的強大力量。
我們生存在一個合作的時代中。幾乎所有成功的企業,都在某種合作的形式下經營。
許多商業之所以失敗,主要是因為這些商業所擁有的,清一色是銷售人才,或是財務人才,或是采購人才。就天性來說,能力最強的銷售人員都是樂觀、熱情的;而一般來說,最有能力的財務人員則理智、深思熟慮而且保守。這兩種人是任何成功企業所不可缺少的。但這兩種人若未能彼此互相發揮影響力,對任何企業,都不會發揮太大的作用。
不管一個人是依靠白天辛勤工作謀生,還是依賴利息收入過活,隻要他能夠和其他人友好合作,他的生活就可以過得更順心一點。還有,其生活哲學以“合作”而不是以“競爭”為基礎的人,不僅可以比較容易過日子,以及獲得舒適豪華的生活,也將享受到額外的“幸福”,而這是其他人所永遠享受不到的。
不管是為了生存,還是為了獲得豪華生活而努力積聚物質財富,這些努力都將占去我們在這個世俗世界掙紮奮鬥的大部分時間。如果我們無法改變人類天性的這種物質傾向,我們至少可以改變追求財富的方法,那就是把“合作”當作是追求財富的方法的基礎。
不過,世界上真正偉大的領袖天生都擁有一種具有特性的思想,可以吸引其他思想。拿破侖·波拿巴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他擁有這種磁鐵式的思想,能夠把他所接觸的任何人的思想全部吸引過來。拿破侖手下的士兵能夠為他慷慨犧牲,毫不畏縮,就是受到了他個性的吸引。
任何一位明了合作精神的能幹領袖,也許可以暫時把任何一個團體的思想融合起來,使這些思想隻代表一個集體思想;但當這位領袖離開這個團體,這種融合的集體思想就會立即分裂崩潰。
最成功的人壽保險銷售組織或其他銷售團體每周集會一次,或一次以上,他們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把所有的個別思想融合成為一個智囊團,這種智囊團在一段時期內,可以不斷激勵個人的思想。
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協助與合作,任何人都無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麵把他們自己聯合起來,建立在和諧與諒解的精神上之後,這一聯盟中的每一個人將因此倍增他們自己的成就能力。這項原則表現得最為明顯的,應該是在老板與員工之間保持完美團隊精神的工商企業。在你發現這種團隊精神的地方,你將會發現雙方麵都很繁榮與友善。因為缺乏合作精神而失敗的工商企業,比因為其他綜合原因而失敗的還要多。如果你是“天才”,憑借自己的想象力,也許可以獲得一定的財富。但如果你懂得讓自己的想象力與他人的想象力相結合,就定然會產生更大得多的成就。我們每個人的“心智”都是一個獨立的“能量體”,而我們的潛意識則是一種磁體,當你去行動時,你的磁力就產生了,並將財富吸引過來。但如果你一個人的心靈力量與更多“磁力”相同的人結合在了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個強大的“磁力場”,而這個磁力場的創造財富的力量將會是無與倫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