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釣魚(2 / 2)

“一番江水一番魚,一方魚吃一方鉺”。它告訴我們,魚和人一樣,都有各自常食和喜食的食物,千萬不能拿著一種誘鉺和釣鉺作為“萬能釣鉺”到處使用。

“直魚竿,細漁線,快鉤持鉺不露尖”。這就是說,竿要直,線要細,鉤尖要鋒利,穿鉺時不能露鉤尖,以免剌痛魚唇。“鉤越小越好,線越細越好,鉺越得越好”,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輕提慢慢動,魚兒吃鉤勤”,“先撒窩子後釣魚,腳步輕捷慢慢提”。魚兒膽小怕人,怕響動,因此,腳步要輕,鉤線入水要輕,提鉤要慢,魚兒才不會驚慌逃走。

《大學》雲:“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齊家矣。

而所為修身,在正其心。

鍛煉人的身心,耐心,意誌力,反應能力

還有釣魚集風,雅為一體,還鍛煉了人的情操方麵。

古薑太公釣魚是為了出名,願者上鉤。而莊子釣魚,卻是修身養性。。。

“唐解元果然是釣魚高手啊,在下長見識了。”樂文嗬嗬一笑說道。

“誒,大人取笑小民了,小民閑來無事,不是飲酒作畫,就是釣魚作詩,實在是不值一提啊。”唐伯虎擺了擺手,搖頭笑道:“大人年紀輕輕就做了上海巡檢使,不知大人功名如何啊?”

“嗬嗬,在下不才,是本次真定府的鄉試解元。”樂文看著沒有一點動靜的魚鉤,笑了笑說道。

“哦,小民與大人同為解元,倒是有緣啊。”唐伯虎沒想到樂文也是個解元郎,有些驚訝的扭頭看了看樂文。

“在下雖然和唐解元同為解元,可在下也是晚輩啊,如果唐解元不棄,在下想與唐解元結為忘年之交,不知可否?”樂文不置可否的問道,唐伯虎向來桀驁不馴,他倒是有些怕唐伯虎當麵拒絕他。

唐伯虎沒想到樂文會提出和他做忘年之交,倒是讓他微微愣了一愣,然後說道:“小民何德何能敢和大人做忘年之交,不過小民也早有此意,大人既然不嫌棄小民,小民豈敢有不從之理?”

“嗬嗬,那以後我們就以兄弟相稱如何?”樂文微微搖了搖魚竿,嗬嗬一笑說道。

“哦,如此甚好……哈哈,有魚上鉤了。”唐伯虎猛地用力一提魚竿,便有一條活蹦亂跳,頭部和身體背部青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鰭灰色,足有七八斤重的中華鱘便被提到了岸邊,然後放到了木桶裏。

“呦,這條中華鱘還真不小啊,看來中午有美味吃了。”樂文來到明朝後,還真沒有吃過正宗的中華鱘。

中華鱘是長江最大的魚種,被稱作“長江魚王”,同時又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魚種,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1.5億年,這樣古老的魚種已不多見,所以又稱“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