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釣魚(1 / 2)

第二日,清晨一大早,太陽剛剛升起,早霞初露,波平如鏡。

屋外的幾隻麻雀“嘰嘰喳喳”的亂叫著,把樂文的美夢也給吵醒了。

伸了個懶腰,穿好衣服,打著哈欠推開木門。

“吱扭……”

“哦,樂大人早啊!”

唐伯虎也是剛剛起床,正邁著小步子,在院子裏低頭散著步,看到從屋裏走出來的樂文,打了聲招呼。

“唐解元,早……”

早晨的空氣很是清新,還帶著絲絲的涼意,讓樂文不禁微微打了個寒顫。

“樂大人可有興趣和小民一起去河邊釣魚閑聊?”唐伯虎想著中午請樂文一行人吃魚,又想和樂文聊聊天,便開口問道。

“釣魚?可是在下並不怎麼會釣魚啊?還望唐解元不吝賜教啊。”

樂文在現代就沒釣過魚,穿越來家鄉的河裏連個魚苗都沒有,哪裏有會釣什麼魚啊,不過他倒還真想學一下,以後可能會有一大段時間在江南,無聊閑暇時,釣釣魚也是不錯的選擇。

“誒,大人言重了,小民惶恐,承蒙大人不棄,小民倒很是願意和大人交流下釣魚的技巧。”

唐伯虎對著樂文拱了拱手,便轉身到屋裏拿了兩副魚竿和一些魚餌,便和樂文一起往桃花河邊走去。

來到桃花河邊,兩人坐在河邊的石凳上,唐伯虎便和樂文講解起了釣魚的技巧。

“鳥有鳥道,魚有魚道;找準魚道,連連上釣。”魚兒雖在水中生活,但也有自己的行走覓食路線。釣魚愛好者也要會找準魚道、魚窩才行。釣魚每到一地垂釣,總是先沿河轉一圈,找地點,實際上就是找魚道,找魚兒聚集覓食地點,找得準,就可連連上鉤。

“一日三遷,早晚溜邊。”魚類活動有一定規律,一般早晚都遊到近岸淺水裏覓食,中午在河湖中心深水處。釣者從這八個字中可以悟到:早、晚釣近、淺的岸邊處,中午要釣遠、深處。

“魚兒頂浪遊,釣魚要釣浪口。”有些釣者都喜歡背風,釣上風頭或無風浪處,這樣浮漂看得清楚,拋竿省力氣。而有些釣者卻喜歡迎風而立,專釣下風頭、風浪口。因為風浪口氧氣足、食物多,魚兒多。

“小魚驚慌跳,大魚快來到”,“水下小魚多,大魚不在窩”,有些釣者在一個窩子裏垂釣,總是小魚搶鉤,很難釣上一條。有些釣者不斷埋怨,但還是不斷換食,不願意離開。而有些釣者幾次提不上魚來,發現小魚多,馬上移窩另尋釣點了。當一個窩子的水麵小魚亂竄亂跳,或水底原來小魚吃鉤很頻繁,突然無魚吃鉤時,初釣者要離開了,而老釣者卻知道大魚要到了。

一日之間,何時釣魚最好?很多諺語說明,一般早晚最好,中午最差。“烈日當午,釣魚氣鼓鼓;早晚釣一陣,回家吃一頓”就是證明。這與“西南風,釣兩頭”,可謂異曲同工。一般釣魚早、晚都好,但那個更好呢?“早釣魚,晚釣蝦,中午釣個大王八”,它說明,一般早上比晚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