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待人處世中,對一些不太好把握的事,千萬不要明確表態,特別是對於某些難以回答而又不好回避的問題,不妨巧妙地避開疑難之處,能推則推,能拖則拖,得過且過,以自己不擔什麼責任為上策。
在《紅樓夢》中,王熙鳳可以說是一個“精明人的傑出代表”。小說中多處展示了她過人的精明。比如,小說第四十六回有這樣的情節:鳳姐因邢夫人叫她,不知道是什麼事,就穿戴了一番,坐車過來。邢夫人將房內人遣出,悄悄地對鳳姐說:“叫你來不為別的,有一件為難的事,老爺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議:老爺因看上了老太太屋裏的鴛鴦,要她在屋裏,叫我和老太太討去。我想這倒是常有的事,就怕老太太不給。你可有法子辦這件事麼?”
王熙鳳萬萬沒想到,婆婆將這樣一個尷尬的事推到自己麵前。一方麵婆婆交辦的事不好推托,另一方麵鴛鴦是賈母最信任的大丫頭,如果插手此事,肯定會得罪賈母,更了不得。鳳姐想了想,決意采取精明的態度,避免介入這件尷尬事。她對邢夫人笑著說:“依我看,竟別碰這個釘子去。老太太離了鴛鴦,飯也吃不下去,哪裏舍得了?太太別惱:我是不敢去的。老爺如今上了年紀,行事不免有點背晦,太太勸勸才是。比不得年輕,做這些事無礙。如今兄弟、侄兒、兒子、孫子一大群,還這麼鬧起來,怎麼見人呢?”
王熙鳳企圖用這些話打消邢夫人幫賈赦占有鴛鴦的念頭。但是,稟性愚弱、隻知奉承賈赦以自保的邢夫人不識相,王熙鳳勸她別去碰釘子,她卻先讓王熙鳳碰了釘子。邢夫人道: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們就使不得?我勸了也未必依。我叫了你來,不過商議商議,你劫先派了一篇的不是!也有叫你去的理?自然是我說去。你倒說我不勸!你還是不知老爺的那性子的!勸不成,先和我鬧起來。
王熙鳳知道再勸下去,婆婆就會對自己有看法,忙將言語做個大幅度調整:“太太這話說的極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麼輕重?想來父母跟前,別說一個丫頭,就是那麼大的一個活寶貝,不給老爺給誰?我先過去哄著老太太,等太太過去了,我搭訕著走開,把屋子裏的人我也帶開,太太好和老太太說,給了更好,不給也沒妨礙,眾人也不能知道。”
王熙鳳這番話既為自己脫身,又為邢夫人出謀劃策。邢夫人見她這般說,便又歡喜起來,說道:“正是這個話了。你先過去,別露了一點風聲,我吃了晚飯就過去。”
鳳姐心裏暗想:“鴛鴦素日是個極有心胸氣性的丫頭,保不準她願意不願意。我先過去,太太後去,她要依了,便沒的話說;倘或不依,太太是多疑的人,隻怕疑我走了風聲。那時太太見又應了我的話,羞惱變成怒,拿我出起氣來,倒沒意思。不如同著一齊過去了,她依也罷,不依也罷,就疑不到我身上了。”這樣做既避免賈母懷疑她與邢夫人勾結,又避免邢夫人懷疑她從中作梗。於是鳳姐兒向邢夫人撒起謊來:“才我臨來,舅母那邊送了兩籠鵪鶉,我吩咐他們炸了,原要趕太太晚飯上送過來。我才進大六時,見小子們抬車,說:‘太太的車拔了縫,拿去收拾去了。’不如這會子坐我的車,一起過去倒好。”邢夫人見鳳姐說的在理,便命人來換衣裳。鳳姐兒忙著扶侍了一回,娘兒倆坐車過來。到了賈母住的門口,鳳姐又說:“太太過老太太那裏去,我要跟了去,老太太要問起我過來做什麼,那倒不好,不如太太先去,我脫了衣裳再來。”
邢夫人哪裏知道,王熙鳳以換衣服為借口逃離了“是非之地”,自己巧妙地躲開了。
邢夫人先與賈母說了一會兒閑話,然後到鴛鴦的臥房向鴛鴦攤了牌,結果碰了一鼻子灰。鴛鴦最後哭鬧著來到賈母麵前,表示了誓死不離賈母的決心。此時的賈母果然不出所料,氣得渾身打戰,把在場的人不分清紅皂白地臭罵了一頓:“我統共剩了這麼一個可靠的人,你們還要要算計!外頭孝順,暗地裏盤算我!剩了這個毛丫頭,見我待她好了,你們自然氣不過,弄開了她,好擺弄我!”邢夫人被賈母數落得滿臉通紅,渾身感覺不自在。
後來,王熙鳳了來到了現場,賈母責怪她幾句,她便用早已想好的幾句中聽的話哄得賈母沒了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