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向來提倡“以忍為上”、“吃虧是福”,這是一種玄妙的處世哲學。尤其是麵對別人的侮辱和嘲笑時,也能以一顆平常心待之。不妨拿出一塊心地,單擱不平之事,或閉起雙眼,權當不覺,或自甘墮落委曲求全,還是那句話:忍!大丈夫要能屈能伸。
富弼是北宋仁宗時的宰相,字彥同,因為大度,上至仁宗,下至文武官員都稱他品行優良。
富弼年輕的時候,因聰明令俐,巧舌如簧,常常在無意之間得罪一些人,事後,他自己也深為不安。經過長時期的知省,他的性格逐漸變得寬厚謙和。所以當有人告訴他某人在說你的壞話時,他總是笑容回答:“你聽錯了吧,他怎麼會隨便說我呢?”
一次,一個窮秀才想當眾羞愧富弼,便在街心攔住他道:“聽說你博學多識,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
富弼知道來者不善但也不能不理會,隻好答應了。
眾人見富才子被人攔住在街上,都擁過來看熱鬧。
秀才問富弼:“請問,欲正其心必先誠其意,所謂誠意即毋自欺也,是即為是,非即為非。如果有人罵你,你會怎樣?”富弼想了想,答道:“我會裝作沒有聽見。”秀才哈哈笑道:“竟然有人說你熟讀四書,通曉五經,原來純屬虛妄,富彥同不過如此啊!”說完,大笑而去。
富弼的仆人埋怨主人道:“您真是難以理解,這麼簡單的問題我都可以對上,怎麼您裝作不知呢?”
富弼說道:“此人乃輕狂之士,若與他以理辯論,必會言辭激烈,氣氛緊張,無論誰把誰駁得啞口無言,都是口服心不服。書生心胸狹隘,必會記仇,這是徒勞無益的事,又何必計較呢?”
仆人卻始終不理解自己的主人為何如此膽小怕事。
幾天後,那秀才在街上又遇見富弼,富弼主動上前招呼。秀才不理,扭頭而去,走了不遠,又回頭看著富弼大聲譏諷道:“富弼乃一烏龜耳!”
有人告訴富弼那個秀才在罵他。
“是罵別人吧!”
“他指名道姓罵你,怎麼會是罵別人呢?”
“天下難道就沒有同名同姓之人嗎?”
他邊說邊走,絲毫不理會秀才的辱罵,秀才見無趣,低著頭走開了。
中國古代的名將韓信,家喻戶曉,婦孺盡知,其武功蓋世,稱雄一時。
韓信還未成名之前,並不恃才傲世,目中無人。相反倒是謙和柔順,能屈能伸。
有一天,韓信正在街上行走。忽然,麵前擁出三四個地痞流氓。隻見他們抱著肩膀,叉著雙腿,趾高氣揚地眯著眼睛斜視韓信。韓信先是一驚,隨即便抱拳拱手道:“各位仁兄,莫非有什麼事嗎?”
其中一個撇了撇嘴,怪笑道:“哈哈,仁兄?倒挺會說話,哈哈,我們哥兒們是有點事找你,就看你敢不敢做啦!”
韓信依然很平靜地說:“噢?不知是什麼事,蒙各位抬愛竟看得起韓信?”
那些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剛才說話那人說:“哈哈哈,什麼抬不抬的,我們不是要抬你,而是要揍你,哈哈哈——”
其他人也跟著失聲怪氣地笑著,指著韓信嘲笑他。
韓信看看他們,依舊平心靜氣地問:“各位,不知我哪裏得罪了大家,你我遠日無仇,近日無冤,為什麼要揍我,我實在不明白。”
那人怪笑三聲,說:“不為什麼,隻是聽說你的膽子很大,今天我們幾個想見識見識,看你到底有多大的膽子,是不是比我們哥兒們膽子還要大?”
韓信一聽,這不是沒事找事嘛,故意為難自己,他心中很是氣憤,卻又忍住了怒火,麵上陪笑道:“各位各位,想是有人信口誤傳,我韓某人哪裏有什麼膽識,又豈敢跟你們相提並論,我沒有膽識,沒有膽識。”
那群人輕蔑地望著韓信,聽他這樣說,依然不肯放他過去,那領頭人,“當啷”一聲將寶劍抽出來,往韓信麵前一扔,將頭向前一伸,對韓信說:“今天我們不動手,要麼你殺了找,要麼你就乖乖地從我的胯下鑽過去,哈哈哈——”
韓信望望地上亮閃閃的鋒利的寶劍,又看了看麵前叉腿仰立的地痞頭頭,皺了皺眉,圍觀的人早已紛紛議論,都非常氣憤,讓韓信去拿劍宰了這狂妄的小子。
韓信暗暗咬咬牙,卻並未拿那劍,而緩緩屈身下去,從那人的跨下鑽了過去。眾人無不驚愕,連那群流氓也怔在那裏發呆。韓信則立起身撣盡塵土,頭也不回,揚長而去。
有不少人一碰到眼前虧,就會為了所謂的“麵子”和“尊嚴”而與對方搏鬥,有些人因此而一敗塗地,有些人雖然獲得“慘勝”,卻元氣大傷。切記忍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