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談了她現在在北大讀書的生活,她說每天都是靠家人和同學幫她上下抬輪椅,推著她上學;放學後,她又要趕到醫院接受理療。有時她也覺得太累了,像這樣的殘疾讀書還有什麼用?但她並沒有放棄,她堅信自己還有未來,桑蘭充滿信心地說:“北大是我人生的又一個新起點。現在,我想拿的是學習成績的金牌。”
在她母親出場的時候,我想她母親一定會在談到桑蘭時淚流滿麵,但沒想到她母親也是一副笑臉。她母親說:“開始我總是背著桑蘭流淚,心裏後悔送這孩子去學體操。但桑蘭的樂觀漸漸感染了我,我現在也能接受這種現實了。”
《超級訪問》是情感訪問類的節目,但主持人怕刺激了桑蘭,沒有觸及情感的話題,反而是桑蘭主動說起她喜歡靚仔,特別是韓國的男演員元彬,她的房間裏貼了許多他的海報。主持人問她:“那你以後是不是想找一個靚仔做老公呢?”桑蘭笑著說:“靚仔隻能看,做老公靠不住,我還是想找一個能真正愛我的人。”
桑蘭的話語裏還像一個20幾歲的正常女孩那樣,有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和想往,但要知道(當時她已經被治好了點)她的胸部以下是沒有知覺的。
一位傷殘成這樣的女孩,還能對生活充滿信心和期望,何況我們這些身體正常的人呢?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國轟動一時的電視劇《阿信的故事》中阿信的兒子——日本八佰伴的總裁和田一夫。
和田一夫曾經風光過,他出入坐的是配有專職司機的“勞斯萊斯”,住的是寸土寸金的深院豪宅。可是,今天的和田一夫隻能搭乘地鐵出行,住處也變成了局促簡陋的兩室公寓房。
說起和田一夫的成功,至今仍是日本商界的傳奇。和田一夫把自家的蔬菜鋪子一舉辦成了年銷售額5000億日元(合40億美元)的跨國零售集團。但是,和田一夫實施的盲目擴張戰略,也給八佰伴國際集團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1997年,負債額超過1000億日元的八佰伴集團宣告破產。
在八佰伴破產後的半年時間裏,日本各界充斥著對和田一夫的批評,和田一夫不得不過著隱居生活。他躲在親戚家中,逃避媒體的追蹤。回憶起這段經曆,和田一夫說:“我一夜之間從天堂來到了地獄,我從家財萬貫淪落到一無所有。我至今仍然隻靠養老金過活。”
但時年68歲的和田一夫並沒有被打倒,1998年,他在朋友的幫助下開辦了一家小型的經營顧問公司,希望把他失敗的教訓告訴後來者。
2002年已是72歲高齡的和田一夫來到了杭州,在杭州電視台的節目中,和田一夫仍然對自己的未來滿懷希望。他說他的谘詢公司都是免費提供服務,他打算在不久後的將來開始收費,並準備在亞洲其他地區開設谘詢公司的分支機構。對於自己的谘詢網站,和田一夫的計劃是在2003年前推出英文版和中文版網頁。看來,老當益壯的和田一夫對東山再起充滿信心。
在電視節目的最後,和田一夫拉著他夫人的手,一起高唱著:我們還有明天,我們還有明天……我聽著已是淚流滿麵了。
是什麼力量能讓一位72歲高齡、遭遇了人生中最慘痛經曆的失敗者,還能滿懷希望地高唱我們還有明天呢?是他精神的力量,是他那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隻要精神不倒,人就永遠不會倒。遇到挫折就放棄的人,正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出賣自己的人。真正的勇者就是決不在人生中的關鍵時刻出賣自己。
人的各種心理力量都非常依賴於信心和勇氣。在我們的堅強意誌麵前,它們貢獻一切能力。但是,如果我們動搖、猶豫,那它們也會動搖、猶豫。同樣,自信和勇氣也並非是與其他心理能力互不相關的品質。自信也是所有心理力量的一部分,當自信心薄弱時,這些心理力量就會相應地缺乏功效。
總是不停地想著困難並誇大這些困難,這種習慣會削弱一個人的力量,並能嚴重地破壞一個人的創造力,使他不敢大刀闊斧地幹一番事業。成就斐然的人總是那些目光遠大並能蔑視困難和障礙的人。
要點:
積極的思想會產生積極的行動,得到積極的結果;消極的思想會導致消極的行動,得到消極的結果。
a.成功者就在於絕不被失敗所擊倒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失敗過,不是一些人,也不是大多數人,而是每一個人都失敗過。
去問一問你所認識的一些成功者他們曾否失敗?你可能會聽到一個像這樣的反問:“你想聽哪一次的失敗?”本田公司創始人本田在他的傳記中就曾這樣寫道:“我的人生是失敗的連續。”
如果你真的想找沒有失敗的人,我知道在深圳有個地方沒有失敗的人。那是在沙灣,那裏是深圳的火葬場,那裏有一片墓地,躺在那裏的人再也不會有失敗,再也不會有問題。這個世界上隻有死人才不會再有失敗,不會再有問題。
人生中不在於沒有失敗,隻在於決不被失敗所擊倒。什麼叫成功?成功者不在於跌倒的次數有多少,隻在於總是比跌倒的次數多站起來一次。
在英國國家的船舶博物館收藏了一條船,這條船自從下水以後,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觸礁,27次被風暴折斷桅杆,13次起火,但是它一直沒有沉沒。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受傷的船,船就要在大海中航行,你能怪大海嗎?人也就要生活,你能責怪生活嗎?無論我們在人生中遇到了怎麼樣的挫折,關鍵是不能因此而沉淪。
一位攀登珠峰失敗的運動員,在臨走前對著珠峰說:“珠穆朗瑪峰,你雖然打敗了我,但我會再回來的。我要戰勝你,你不會變得更強大,但我會呀!”
被譽為世界第一CEO的傑克·韋爾奇談到了他讀高中時的一件事。
當時他是校冰球隊的成員,在一次聯賽中,他們開始連贏了三場,但隨後卻連輸了6場比賽,而且其中5場都是一球之差,所以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傑克·韋爾奇極度地渴望勝利。
在上半場傑克·韋爾奇就獨進兩球,但下半場對方卻連進兩球,將比賽拖入了加時。加時賽開始沒多久,對方又進了一球,比賽結果2:3。
傑克·韋爾奇憤怒地將球棍摔向了對方場地,怒氣衝衝地進了更衣室,當時整個球隊都已經在那兒了。
就在這時,門突然開了,他母親大步走了進來,一把揪住他的衣領,衝著他大吼道:“你這個窩囊廢!如果你不知道失敗是什麼,你就永遠都不會知道怎樣才能獲得成功。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你就最好不要來參加比賽!”
傑克·韋爾奇在他的朋友們麵前遭到了羞辱,但母親的話他從此就再也無法忘記,是他的母親讓他懂得了在前進中接受失敗的必要,這也為他日後的成功打下了思想基礎。
柏拉圖說:“人類沒有一件事是值得煩惱的。當克服一次挫折之後,你便提升了一次自我。”
英國有一位叫約翰·克裏西的作家,年輕時勤奮寫作,但得到的卻是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743封退稿信。在如此打擊後,他是怎樣來麵對的呢?
他說:“不錯,我正在承受人們所不敢相信的大量失敗的考驗。如果我就此罷休,所有的退稿信都變得毫無意義。但我一旦獲得了成功,每一封退稿信的價值全部都將重新計算。”
失敗是人生中的一種寶貴財富,但前提是絕不能放棄,否則失敗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失敗。
海明威說:“世界擊倒每一個人,之後,許多人在心碎之處堅強起來。”
沒有巨石當道,怎能激起燦爛的浪花?無論我們遭遇身體或情緒的創痛,最要緊的便是在創痛中尋找某些意義。
雅典奧運會占旭剛失敗了,記者問他:“你是兩屆奧運會的金牌獲得者,對這次複出你有沒有後悔?”
占旭剛回答:“我已經盡力了,我不後悔。”
很多人談到自己人生中的失敗,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真的有失敗嗎?你全力以赴過嗎?隻有全力以赴了而沒有達成結果才能叫失敗,你都沒有全力以赴,又怎麼有資格說失敗呢?人生中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一種美,失敗是一種悲壯的美。而最不值得過的人生是既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因為這樣的人生是平庸的,是沒有價值的。
如果用力擠壓一顆橙子,會流出什麼?自然是橙汁。如果我用腳大力踩這顆橙子呢?當然還是流出橙汁。如果我使勁地將這顆橙子往牆上摔呢?結果還是流出橙汁。因為橙子的內在就是橙汁。
同樣道理,我們內在是什麼,無論生活對我們怎樣擠、壓、踩,我們就仍將流出什麼。你的內在是軟弱,你就將流出軟弱;你的內在是信心,是堅強,是越挫越勇的氣概,你就將露出你的英雄本色。
世界上有什麼樣的困難、重負是我們所不能承擔的呢?即使你將我擊倒了,我也仍然要匍匐前進。
要點:
成功者不在子沒有失敗,隻在於決不被失敗所擊倒。
b.失敗中存在著等量,甚至更大利益的種子
小時候我們常會“打鼓救雞”。為了挽救一隻將死的雞,我們總是將雞放在地上,再在上麵扣一隻木盆,然後用木棒不斷地敲擊木盆,這響聲會刺激雞的生命意誌,使它掙紮著努力想站起來,通過這樣的一種刺激,雞往往又會重新獲得生機。
還有常養魚的人都知道,當喂養的金魚從魚缸中跳到了地上時,一會兒你才發現,這時將它放回魚缸,它已很難存活了。有一個辦法,就是將它放回魚缸後,不斷地用棍子攪動它,逼它運動,這樣它就能活下來了。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生命力是在激勵中產生的,沒有刺激,沒有求生的欲望,生命力就變得衰弱。對於垂危的病人,醫生不是總要求家人要不斷地跟他說話,刺激他的求生欲望嗎?
麵對失敗,隻要你保持越挫越勇的精神,那麼每一次失敗都會更加激發你的生命力,都會使你的人生更上一層樓。
就像一個人得了感冒,究竟是好事是壞事呢?生病當然是壞事,但醫學知識告訴我們,人得感冒後,身體的內在機製在治療感冒的過程中,人的免疫係統會重新調整,當治愈了感冒後,你的免疫力就會變得更強。所以醫生常說:一個人如果從來不病,那一病就可能是一場大病;適度地得一些小病,有助於增強人的抵抗力。
失敗中存在著等量,甚至更大利益的種子。每當失敗降臨,你不退縮,拚盡全力去克服,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能力又獲得增長。失敗是成功之母,是人增長才幹的最佳途徑。
記得我大學剛畢業時,有一位老人對我說:“你們年輕人多跌幾個跟頭經受一些磨難,絕對是件好事。隻要不一蹶不振,仍然頑強上進,跌倒了再爬起來,那麼能力就會獲得增長,心智也更加成熟。”
我笑著說:“那你多跌幾個跟頭不也好?”
老人感歎地說:“我已經老了,再跌倒就爬不起來了。”
就像一個賭徒在本錢豐厚時不去盡力嚐試,到本錢耗盡時就沒有機會了。時間就是我們的本錢,一切失敗在時間麵前都顯得微不足道。隻要有時間,我們就有機會,誰降生到這個世界不是赤條條來的呢?至多也隻是赤條條的重新來過,而這時我們已更成熟了哇!
劉永好在談到史玉柱的失敗時就曾說:史玉柱之所以跌這麼大一個跟頭,是因為他一直都太順了,沒有經曆過磨難,所以一旦失敗就是一個大的挫折。而劉永好之所以沒有出現大的錯誤,隻是因為他在創業之初,就不斷地遭遇失敗,所以人已經曆練成熟了。
著名運動員李寧也談到過他人生中的一次慘痛教訓。在1988年奧運會前,他已因傷病退出了一段時間的國家隊,並準備就此退役了。但由於當時國家隊青黃不接,後繼乏人,又動員他重返國家隊。李寧為了國家的利益,在已很久沒有係統訓練的情況下又重回了國家隊,但由於傷病及更換教練等諸多原因,李寧在賽前基本就沒有係統的訓練,所以那屆奧運會李寧徹底失敗了。全國人民在電視中都看到了李寧極為失敗的表演,而且因為習慣,他總是麵帶微笑,這更激怒了廣大體育迷:這麼難堪的表演,他居然還能笑得出來。
李寧回國後,迎接他的是一片罵聲,甚至他回國進海關時,海關的檢查員都對他說:“你還回來幹什麼?”還有人幹脆就給他寄來了繩子,要他上吊算了。那時他也覺得沒臉見人,心中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但現在當他重新談起這段經曆時,他覺得對他的人生是一件極好的事,使他變得更為成熟。他甚至說:如果沒有這段經曆,也許就沒有他後來創辦李寧牌企業的順利。
他這樣說:“成功,不斷地成功,能增強我的信心,使我勇往直前,不斷地渴望著去創造。但失敗,卻能使我更清醒地認識這個現實的世界,增強我承受現實的能力。世界這樣大,個人的短暫輝煌隻是這個世界無數洶湧浪花中的一小朵,過一段時間就會消失,就會被人忘卻。所以人的任何失敗都不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人生的路還長呢!世界還大得很呢!總有我們重新再來的機會。”
沒有經曆過磨難的人能說得出這樣的話嗎?
美國愛荷華州的農夫有種一貫的做法,當馬鈴薯收割之後,為了在市場上可以賣得更好的價錢,他們先把馬鈴薯按大小分類,裝載妥當後,便運往市場。人人都如此,但有一個人例外。
這個農夫從來都不費心思把馬鈴薯分類,但他所賺的卻不比其他人少。他的鄰居覺得很奇怪,於是向他請求秘方。他說:“其實簡單的很,我隻是把馬鈴薯通通載上貨車,然後選一條最凹凸不平的路往城裏去。在這八裏路的車程中,最小的馬鈴薯通常都會墜到最底下的一層,中型的馬鈴薯就會留在中間的位置,而最大的則會被推到最頂的一層。”
這個淺顯的道理,也是生活的定律,猶如大型的馬鈴薯會在崎嶇的路上攀上頂端,艱難的日子會使堅強的人能傲視同儕。
美國曾做了一個調查,發現繼承遺產超過15萬美金的人中,有20%的人從此就不上班了。如果他們用這些時間來研究文學、藝術那也是件好事,但不可否認很多人因此也就成為了一個徹底的寄生蟲。
人生長在優越的家庭是好事還是壞事呢?生活在優越的家庭生活一定會很好,前途也會有保障。但其實人生也像一場球賽,如果你已早知道了結果,那還有什麼樂趣呢?所以我喜歡白手起家,喜歡靠個人的奮鬥去創造美好的人生。
要點:
麵對失敗,隻要你保持越挫越勇的精神,那麼每一次失敗都會更加激發你的生命力,都會使你的人生更上一層樓。
c.失敗隻是整體缺了一部分
失敗是什麼?我喜歡歐幾裏德的一個定律:整體等於各部分之和,而又大於其中的任何一個部分。成功是一個整體,而失敗是整體中缺少了一部分。
比如5支粉筆算成功,4支粉筆就算失敗。但很多人卻因為缺少了一支粉筆而將其餘四支也否定。那缺少的一支粉筆有多大呢?
現在大家都知道電話是貝爾發明的。其實發明電話的大量工作都是愛迪生等科學家完成,貝爾所做的僅僅隻是將電話中的一個螺母轉動了1/4周。為此大家打了一場著名的官司。法院最後將電話的發明權判給了貝爾。法官說:雖然愛迪生等科學家做了大量工作,但他們認為電話不能實用,而最終放棄了。可貝爾沒有放棄。他將螺母轉動了1/4周,改變了電流幅度,致使電話有了實際用途,所以電話的發明權應屬於貝爾。愛迪生等科學家的失敗距離成功的整體缺少了多大一部分呢?僅僅隻是將一個螺母轉1/4周。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他們所做的工作,也僅僅隻是將前人發明的飛機後麵的副翼變成了活動的,而這使他們名留青史。失敗往往隻是成功的整體缺少了一部分,你隻要努力補上就行,千萬不要“倒洗澡水時連小孩一起倒掉”。
失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完結,而是新的探索的開始。
失敗是一種痛苦,有些人因為害怕失敗,所以不敢行動。這類人雖遇不到失敗,但也絕遇不著成功。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本事,都沒有真正享受過他們熱切盼望的幸福。因為他們從來沒試過,沒行動過,沒努力過。為了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而努力,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即使失敗,也不悔今生。因為我畢竟試過了,努力過了。人走錯一步也遠勝原地不動。不行動你的大腦和神經係統無法指引你;但你行動了,即使走錯,你的成功輔助機器也會幫助你矯正,最終引導你走向正確的方向。
要點:
失敗往往隻是成功的整體缺少了一部分,你隻要努力補上就行。千萬不要“倒洗澡水時連小孩一起倒掉”。
d.要創造良好的成功環境
很多人問我:成功與環境的關係大不大?
孟子的母親一生就做了兩件事:一是生下了孟子;二是搬了三次家。
她為什麼要搬三次家呢?不就是為了選擇環境嗎?
以前我一直認為自己很懶散,沒有毅力,但當這次我與人簽下了合同,要在規定時期內交出我的作品時,我煥發了無窮的力量,在一個星期內就整理完成了兩本書。
成功是一個磁場,失敗也是。失敗者隻是從沒走進過足以激勵他們的環境中,沒有發揮出潛能,沒有感受過工作帶來的成就感。當你走進了足以激勵你的環境中,發揮出自己的潛能時,你會發現你也有充沛的熱情,你也有無比的力量,你也能感受人生取得成就後的那種榮耀。
你隻有身處在成功的磁場中,才能激發你的鬥誌。
我剛來深圳時,有幸認識了一些積極向上的朋友,我們彼此激勵,用各自的努力來鼓舞對方,那時我總能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麵對生活。後來我們這些朋友各奔東西了,我們還約定每個月必須通一封信,在信的末尾都要加上這樣一句話:你還在努力嗎?
這些信直到現在我還保留著,每次翻看起來內心中都會油然產生出一種力量。人不是機器,都有軟弱的時候,都有懶惰的時候,因此交一些積極的朋友,讓自己經常處在積極的環境中,才能總是保有那份熱情,那份衝動。
現在我也有一些朋友,他們幽默、風趣,很會玩,跟他們在一起總是很開心,但他們的生活哲學就是快樂,他們隻想輕鬆地生活,不願意耗費太多精力去追求成功,追求個人成長。跟他們在一起我雖然得到了快樂,但卻也越來越變得頹廢。
如果將朋友比喻為人生中的財富,那麼有些朋友是你的資產但有些朋友卻可能是你的負債。你要分析你的朋友圈,將資產留下,將負債去除。
積極的環境,才有助於你長保積極的人生心態;消極的環境,隻會使你的人生消極。
要點:
如果將朋友比喻為人生中的財富,那麼有些朋友是你的資產,但有些朋友卻可能是你的負債。你要分析你的朋友圈,將資產留下,將負債去除。
●主動的行動
優秀的人不會等待機會的到來,而是尋找並抓住機會,把握機會,征服機會,讓機會成為服務於他的奴仆。
——美國前總統塔夫脫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即使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也不一定就落在你頭上,在一大堆人中比你高的就有優勢,你隻有跳一跳,才可能搶到這個餡餅。所以積極主動,永遠是成功者不變的法則。
那天走在街上,無意中遇見了我的大學輔導員。他看到我時熱情地走過來和我打著招呼,然後說:“讀書時真看不出來,你現在竟成了作家!”
的確,我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大學時我的成績隻能在班上算中等,也沒有什麼特長,一點不出眾,但我現在之所以能寫出一本暢銷書,是因為我真的努力過,並一直在主動出擊尋找機會。
記得剛來深圳時,我就一直想著幹點什麼事。回老家辦成公司後,我接到了能正式調入深圳的商調函,那時我一直認為深圳更好發展,所以我毅然放棄了公司又回到深圳。
回深圳後,辦了一期貴族班賺到了一點錢,卻又不知道該做什麼事了。一個偶然的機會看了卡耐基的書,我想我也要像卡耐基那樣辦成人培訓班。定下這個目標後,我就開始搜集資料、看書、靜心思考,作充分的準備。
那時白天有工作,晚上又總有狐朋狗友邀約打擾,我隻有在深夜12點以後才靜得下心,也隻有那段時間才真正屬於自己的心靈。近一年的時間,自己差不多每天都是淩晨4點多鍾才睡,就這樣在不斷的熬夜之中,我認為已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可以施展才華了。
但一個年輕人要辦成人培訓班,誰相信呢?我找過十多家培訓中心,慷慨激昂加聲情並茂地說服,還運用了表現得可憐巴巴的手段,卻沒有一家相信我。他們不好直接拒絕,就將我推給成教局,說需要成教局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