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推己及人鹹成佳偶 以真為假錯認檀郎(3 / 3)

到了黃昏人靜之時,邢、王二夫人同薛姨媽以及眾姊妹,領了晴雯等四人,開了屏風門,都到賈母上房來。早見上房點的燈燭輝煌,賈母同賈夫人在正中榻上對坐吃茶,一見眾人進來,忙站起來笑道:\"我們等了你們好一會了。\"眾人見了,忙走了進去一齊道喜。王夫人便吩咐地下鋪了紅氈,命晴雯等與賈母、賈夫人磕頭。賈夫人忙將他四人叫到跟前,一個一個的仔細端詳了一遍,心中甚是歡喜。便向黛玉道:\"姑娘,我也沒有什麼東西可給他們的,你可把你的尺頭撿個好的顏色、時興的花樣的,每人給他們一匹;時興新樣的簪花,每人給他們一對,就算我的拜錢罷。\"黛玉聽了,正欲答應,隻聽史湘雲笑道:\"姑太太不用教我姐姐取東西了。昨兒聽見萬歲爺有旨意,教我們給姑老爺、姑太太承嗣呢,名字都欽賜下來了。隻為身子尚弱,不能下地行走,所以還沒到姑老爺廟裏磕頭去呢。這一點兒賞賜他們的東西,我替姑太太拿出來就是了。\"賈夫人聽了,忙拉了湘雲的手笑道:\"我的兒,你不用多這個心,你們的這件事,我才剛兒也和老太太商量來,等明兒你女婿身子將養的壯朗了,帶領引見之後,看萬歲爺賞個什麼差事。那時,把你們的舊房子拆變了,就在老太太那邊房子的前頭,另蓋一院新房居住。我們也沒什麼產業可給你們的,就是萬歲爺賞的幾頃祭田,交給你們掌管。除了春秋祭祀之外,下餘的幫你女婿當差就是了。

至於這一點兒賞賜你姐姐的東西也多著呢,你的東西,你自己留著用罷。我的兒,你也是沒娘、沒老子的人,估量著你叔叔、嬸娘還能夠照應得了你們許多麼?\"湘雲聽了,這才不言語了。黛玉笑道:\"我這如今,可是你的大姑子了,你可要時時刻刻的敬我才是。再要像從前在我跟前那樣的放肆,我可就要叫我兄弟狠狠的管教你呢。\"說的眾人都笑了。

於是,賈母讓薛姨媽同賈夫人炕上坐,邢、王二夫人在炕沿兒上坐,湘雲、探春姊妹等在東邊椅子上坐,尤氏、李紈妯娌等在西邊椅子上坐,晴雯等四人侍立一旁,自己盤膝坐在一張羅漢椅上。丫環獻上茶來,茶罷,王夫人欠身向賈母道:\"請老太太的示,我們再伺備點喜酒兒吃吃罷。\"賈母道:\"可以罷了。你們同姨太太白日裏都是吃過酒的了,我和姑奶奶也是才吃了飯了,倒是大家坐著說會子話兒,早些兒散了,送雲丫頭回去,他女婿沒人照應。再者寶玉房裏收了人,也該趁著好日子,讓他們成緣才是呢。\"薛姨媽聽了,笑道:\"這個老太太,不拘什麼事兒,再沒有那麼想的周到了。\"賈母又道:\"怎麼寶玉也不進來給他姨媽、姑奶磕頭呢?\"王夫人道:\"外頭的酒席也是才散的,隻怕送了客也就來了。\"正說時,果見寶玉笑嘻嘻的走了進來。見地下鋪著紅氈,不知所以,便向寶釵丟了個眼色,寶釵故意的努了個嘴兒,寶玉信以為實,忙站在紅氈中間,點手兒招呼晴雯,急的晴雯紅了臉笑著隻是搖頭兒。招的滿屋子的人,一齊都笑起來。賈母笑道:\"沒見世麵的,誰家房裏收人也雙雙的拜堂麼。你隻給你姑媽、姨媽磕頭就是了,難為他們替你養了兩個賢惠媳婦,準你四個四個的收妾,這還不該磕頭麼。\"寶玉聽了,果真與賈夫人、薛姨媽磕了頭。起來又聽賈母的吩示,賈母道:\"收妾原沒有男家與尊長磕頭之說,我們俱各不用罷。你隻給你兩個媳婦,每人作一個揖就是了。寶玉聽了,笑著果向寶釵、黛玉深深的作了兩個揖。招的眾人都笑了。

寶玉行禮已畢,便親自搬了一張椅子坐在賈母的身旁,笑道:\"我有一件心事要求老太太呢。\"賈母笑道:\"又有什麼心事呢?難道房裏收了四個人還不夠麼!\"寶玉笑道:\"不是為我的事。我想我們如今,仰邀上天的眷佑,托賴老太太的洪福,生生死死的鬧了一場,現在是嬌妻美妾逐隊成行,天恩祖德無可以為報,立了一個推己及人的願心,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如今,環兒歲數也大了,蘭哥兒的年紀也不小了,都該是成家的時候了。還有我大嫂子的妹妹綺姑娘,雖說給了甄寶玉,如今尚未過門,我也要替他們成全成全這件事呢。\"賈母道:\"這三件事,你該對你老爺說才是,怎麼求我來了。\"寶玉道:\"這三件事,我才剛兒已經回過我老爺了。老爺恐怕環兒不成器,未必有人肯把女孩兒給他。我說環兒自從服了孔聖枕中丹,較前好了許多。我想趙堂官的女孩兒被鬼所纏,是姑老爺替他治好了的;如今差了媒人去說合,隻怕趙堂官也不好駁回兒。範學士素日最愛蘭哥兒,他現有個女孩兒,年紀與蘭哥兒相仿,遣媒去說,斷無不允之理。惟有甄寶玉,現在隨著他父親到邊疆外任讀書去了,求老太太差人和甄太太說,教他差人到邊疆接了甄寶玉回來。這三件事也就妥當了。還有三件事,也要稟知老太太,人生的情緣都有個分定:當日梨香院有個齡官,他和薔兒有情緣之分;我鳳姐姐的丫頭小紅,和芸兒有情緣之分;東府大嫂子的丫頭名字叫個萬兒,和焙茗有情緣之分;這三件事求老太太和大嫂子、鳳姐姐說一說,把他們兩個丫頭放出來。再和饅頭庵的老居姑子說說,把齡官也放出來,叫他們各遂所願,這就把我推己及人的願心還了。\"尤氏聽了,笑道:\"寶兄弟,我不信你這個話。我們丫頭們的事情,你怎麼都知道了呢?\"寶玉笑道:\"大嫂子,你們萬兒和焙茗,是那年大哥哥新春唱戲,我在小書房裏親眼兒捉住的。\"尤氏道:\"你那會子怎麼不告訴我們呢。\"寶玉道:\"這是什麼好事,何苦告訴你們又鬧饑荒,所以我就忍在肚子裏了。\"鳳姐道:\"寶兄弟,我們小紅可又是多早晚兒和芸兒有緣故?我那裏知道個氣息兒呢?\"寶玉笑道:\"這是寶姐姐告訴過我,他也不知是在那裏聽見來著。\"賈母聽了,向薛姨媽道:\"姨太太,你們都聽聽,我素日最惡的是這些男女不安本分的事,誰知道這會子全都出在我們家了。這些事,怎麼教寶丫頭都知道了呢?\"寶釵聽了,便將那年在滴翠亭撲蝴蝶,趕到蜂腰橋,聽見小紅在槅子裏說撿了賈芸的手帕子的話,說了一遍。寶玉又將那年在梨香院瞧見齡官在地下畫\"薔\"字,並賈薔給他買雀兒戲台的話,也說了一遍。

賈母聽了,向邢、王二夫人道:\"你們聽聽,這些勾當真是咱們夢想所不到的。罷了,秦鍾、智能兒、司棋、潘又安在地府裏,姑老爺尚且成全他們的好事,何況這些人現在人世呢。

既是寶玉有這一番好意,珍哥兒媳婦,鳳丫頭,就把你們的兩個丫頭放出來罷,等寶玉將來由翰林補了什麼官兒,教他每人賠你們一個丫頭就是了。\"尤氏、鳳姐二人俱各滿口應許了。

當下大家又坐著說了會子閑話,賈母便催著大家散去,即命套車將湘雲送了回去。寶玉是夜即與晴雯等成緣,無庸瑣述了。

到次日,賈政果然差了媒人到趙堂官、範學士家提親。範學士原是個讀書人,又素日最愛賈蘭,一說便應許了。趙堂官雖與賈府不睦,他女兒為鬼所迷,又是林公救的,又且賈政雖係工部侍郎與刑部無涉,究屬上司,是以也就無不樂從。賈政深為喜悅,回明了賈母。先下聘禮,隻等甄寶玉到來,然後迎娶。賈母又差了林之孝家的,到甄府上將接回甄寶玉來與李綺完婚的話,告知了甄夫人。甄夫人也十分歡喜,便求賈政寫書一函,擇日差家人包勇前赴邊疆而去。諸事俱妥,賈母、賈夫人仍舊回廟不提。

且說包勇本是忠義健仆,領了主母之命,曉行夜宿,饑餐渴飲,不過月餘,到了邊疆。見了應嘉甄公,投了書啟。甄公看了來書,也覺歡喜,擇日打發甄寶玉起身回京。甄寶玉叩辭了他父親,自己坐了馱轎,帶領包勇並貼身的小廝四名,俱各騎了大走騾起身回京。

一路披星帶月,沐雨櫛風,又走了有月餘光景,時當殘臘。

這一日走的離京師隻剩二十餘裏,忽覺天氣聚寒,大雪繽紛,甄寶玉忽覺身體不快,思避風寒,望見前麵有一府村堡,十分雅趣,便命包勇前去借間房兒,暫且歇息歇息,避避風雪。包勇聽了,顛著騾子上前。去不多時,回來稟道:\"堡內有一家姓蔣,房屋十分幽雅,主人不在家,我已向他家老蒼頭借下了。

\"甄寶玉聽了,滿心歡喜,催動了騾轎進了堡子門,但見上寫\"紫檀堡\"三字。又走了一裏多路,果見一家房舍,蓋的精致,隻見老蒼頭開了門,讓甄寶玉在客堂上坐定,火盆內添了些炭,奉上一杯熱茶來,各自去了。包勇與四個小廝,也自去照應行李、馬匹,躲避風雪去了。

這裏甄寶玉獨自一人,手擎茶杯往四邊牆上觀看那些名人的字畫。冷不防忽見一個少年的美婦人,從屏風後轉了出來,一把拉住他的手,大哭道:\"我的狠心的小爺,你往那裏去來,害我得好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