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2、成事之道剛柔之理(1 / 2)

太極拳練剛致柔、柔極生剛、剛柔成半,剛中有柔,柔中有剛。這就是太極拳柔中寓剛,柔極生剛的特點。

想幹成一件大事,最大的阻礙是自己,首先要把握好的就是自己。駕馭自己是比駕馭一匹烈馬還要困難,所以務必將自己的韁繩操縱在自己手中。

剛柔之理是成事之道。恰當把握剛與柔的妙用,巧妙地將剛柔之理運用於事業之中,以超乎常人的敏捷思維去尋找和把握有利於自己發展的機遇。

剛與柔是兩種工作方法。凡事都要有一個度,太柔無力,太剛易折,剛與柔都不能太過。當一件事情需要你“柔”時就要柔,要有耐心,以靜待動,不急不躁,以柔克剛。比如說當你與一個脾氣暴烈的人相處時,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你就要學會“柔”,態度誠懇,語氣柔順,娓娓道來,以理服人。

但是“柔”不等於沒有原則。根據情況,具體把握,在局部小事上,有意識地給對方一定的讓步,這是你胸懷寬廣的體現。而無原則的讓步,則是缺乏魄力的行為,是對自己不負責的表現。

俄國作家契訶夫寫的一篇小說——《小公務員之死》,描述的是一個小公務員一次去看戲,不小心打了一個噴嚏,口水濺到了前排一位官員的腦袋上。小公務員十分惶恐,急忙向官員道歉。那官員沒說什麼。小公務員擔心官員沒有原諒他,散戲後又去道歉。官員說:“算了,就這樣吧。”這話讓小公務員心裏更不踏實了。他一夜沒睡好,第二天又去賠不是。官員不耐煩了,讓他閉嘴、出去。小公務員心想,這下子得罪官員了,他又想法去道歉。就這樣,小公務員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最後死了。

這是一個看似荒誕的悲慘故事,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類似小公務員這樣的糟蹋自我尊嚴的人和事不在少數,我們在為小公務員的死惋惜的同時,也為他的軟弱歎息。

太“柔”不好,太“剛”當然也不好。所謂“剛”,就是在事業過程中,處事要堅決,判斷要果斷。當你對具體問題進行仔細研究後,要堅決果斷,義無反顧地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

所以,你要具備剛與柔兩種心理素質,要具備剛與柔兩種工作方法,在原則和尊嚴麵前,該剛則剛,該柔則柔;人剛我柔,人柔我剛;人柔我亦柔,人剛我更剛。所以說剛與柔是辯證統一的兩種方法。剛與柔既對立又統一:對立時,剛是剛,柔是柔,相互排斥;統一時,剛中有柔,柔中有剛,相互補充。這時就需要準確把握剛與柔的“度”,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根據具體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即使對待同一人同一事時,也應根據具體情況,該“柔”則柔,該、“剛”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