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世上,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過樸實的生活,走光明的道路,做事就要誠實勇敢,工作就要盡職盡責,不可抱著一時的僥幸,貪圖不利的錢財。
能檢討自己的過失,是真正的智者,好大喜功,專門攻擊別人的弱點,則是庸夫,寬恕與愛心,是建立人生友誼的基石,自私與妒嫉,是傷害生命信譽的毒素,一個人如果做事能夠禮讓謙恭,在生活和行動上,則應有莊嚴的表現。
洪承疇小時候窮困潦倒,被大戶人家沈百五在客舍遇見,覺得這個少年相貌不凡,將來絕非等閑之輩,就將他帶回家,並讓自己的父親教授他。洪承疇對百五十分感激,對其以“伯父”相稱。後來洪承疇發達後,舉薦沈百五護糧運送,百五不辱使命,用盡家財,將數千船大米由海路運送至京。為此,崇幀特地召見百五,並封他為戶部山東清吏司郎中加光祿寺卿。
幾年後,百五由於結援反清,結果被清兵所獲。已經降清的洪承疇獲知後,前去勸降,沈百五故裝不認識,說;“我的眼睛瞎了,你是誰?洪公享受國恩深厚,早已殉節了,你是何人?想陷我於不義嗎?”一邊罵,一邊揪住洪承疇衣襟,狠狠劈了幾個耳光。洪承疇也不惱。笑著說:“人各有誌,不可勉強。”
洪承疇在任江寧巡撫時,由於兵敗被逮到江寧,有人嘲笑說:“你豈是洪承疇?洪大將軍為國捐軀,天子曾賜祭九壇。如果你是從北方而來,你難道沒有看見道路旁高高矗立的禦牌嗎?卻在此冒充其名。”說得洪承疇羞愧地低下了頭。
順治十八年,康熙即位後洪承疇隱退。一次,一位同鄉士人去拜訪洪承疇,卻遭到拒絕。後來士人回到住處,半夜時分忽聽喧嘩聲說相國回報,士人連忙迎接,已到了門口,兩人在門外寒喧了一會,回到屋裏卻發現,室內已是佳肴備陳,燈燭輝煌,名士作陪,觥籌交錯。
酒過數行之後,洪承疇起身告辭。士人送他出門,洪承疇又推讓了一會,等士人返身回屋時,室內卻又是變回原來的樣子。破壁頹垣。原來洪承疇滿腹韜略,無處施為,隻得聊借款客來施展其才能。
一人的理智行為,是經常保持一種和諧的態度,嚴守生活道德的準則,建立人生實質的信譽。力求自我肯定,自我成長。
1964年,日本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突然暴出了一個十分重大的新聞,宣布不再做大型電子計算機,決定讓這項產品下馬,另人震驚。要知道鬆下已經投下10多億元的巨額研究費用,花了5年的時間去研究開發。眼看著就要進入最後階段,卻突然全盤放棄。
其實,對於這個決定,鬆下幸之助是經過了深思熱慮的。當時大型電腦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偌大的美國市場幾乎被IBM獨占。像西門子、RCA這種世界性的公司都陸續從大型電腦的生產領域撤退,而且,富士通,日立等多家公司也瞄準美國市場多時,投入了相當多的資金,有的甚至賭上了整個公司的命運。在這場競爭中,鬆下無論勝負,都要用全部的精力來對付這場戰鬥。萬一不慎產生差錯,必將對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產生負麵影響。到那時再撤退,損失會更大。就為時已晚了,不如趁著現在一切都尚有可為的時候退出,才是最好的時機。事實證明,鬆下幸之助的決定是明智之舉,在同行業中,其他日本公司由於過度關注大型計算機領域,損失慘重。而鬆下公司把全部經曆又放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從而取得巨大的成就。
在當今激烈的競爭中,能夠明智的撤退是最難的。鬆下幸之助奉行“避屈求伸”的原則,雖然損失了一部分資金,但是及時的采取措施,避免更大的損失。同時,避屈還要懂得如何伸。
被稱為“美國電器業的先鋒”的希思研製電爐成功後,就在自己的家鄉四處奔走,推銷他的產品。
可是讓他失望的是,無論他怎麼努力,費多少口舌,就是無法說服當地人接受並使用這種新產品,無法打開銷路。後來在一位資深銷售員的幫助下,尋找原因,最終發現他的家鄉過於偏僻,當地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消費水平普遍偏低,無論他怎麼示範講演,銷售量還是提高不了,一如既住地使用他們早已熟悉的煤炭爐子。
麵對這種情況,希思知道自己再怎麼努力也是白費功夫,必須及時轉變思路,於是隻好從家鄉的電器市場上退了下來,奔赴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芝加哥,終於為自己的電爐打開了市場。後來,希思回想起運段經曆,頗有感慨地說:“如果我還呆在那偏僻的小城,將永遠不會有今天輝煌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