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禦史大夫魏相根據曆史教訓和霍氏家族的勢力,建議宣帝采取措施,削弱霍氏權力。霍氏知道後,極度怨恨魏相,便假借太後命令,找借口準備先殺魏相,再廢掉宣帝。宣帝得知後,先發製人,采取行動,以迅疾不及掩耳之勢將霍氏滿門抄斬。
從此以後,宣帝振作精神,親自處理朝政,力圖把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他認真聽取群臣意見,親君子,離小人,嚴格考查和要求各級官員;還降低鹽價,提倡節約,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宣帝在魏相的輔佑下,采取了一係列有利於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的有效措施,終於使國家興旺發達起來,終於使已經衰落的西漢王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麵。這就是勵精圖治的典故。
勵精圖治是一種精神,是一種作風。《現代漢語詞典》對之的釋義是:振作精神,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這就是說,“勵精”是為了“圖治”;或者說,要“圖治”必須“勵精”。二者是截然不能分開的。
勵精圖治,首先要解放思想,武裝上陣。勵精圖治,更必須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勵精圖治,還需要艱苦奮鬥,不屈不撓。胡錦濤同誌最近指出: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前進道路上必然存在著種種困難和考驗,牢記“兩個務必”,永遠艱苦奮鬥,踏踏實實,不屈不撓,為美好前程而頑強進取。
順境使人產生惰性,逆境卻能培養堅強的意誌,創造出奇跡。許多偉人,都是在逆境中百折不撓、頑強工作做出成績的。德國著名文學家開普勒的《宇宙的奧秘》受到了當時天主教徒的辱罵甚至是威脅和迫害,視它為“異端邪說”,被列為禁書而銷毀。但是他勇敢的挑戰權威,破除重重困難,終於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規律,為科學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經曆過人生磨難,就要認真反省,總結經驗,避免重導類似的挫折,創業並不是一條坦途,也許布滿荊棘,但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不應該放棄,這也是一種財富,它能磨練人的意誌,催人奮發向上,使人生命力頑強,如果生活太過安逸,則會消磨人的意誌,不思進取,從而失去許多成就事業的機會。
成功的人把逆境當成是一種動力,不應該害怕逆境帶來的磨難,而應該善待它,如果你有誌於開創一番事業,就不要畏懼逆境,方能顯出你的過人之處。
威廉·C·杜蘭特是世界汽車發展史上的一位傳奇式的人物。當他料到了汽車的發展前景時,果斷地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巨額資金,勵精圖治,創建了今天名震全球的通用汽車公司。
杜蘭特在年輕的時候,對馬車製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決定成立一家馬車製造公司,雖然籌款資金巨大,但是他還是想盡一切辦法如數籌足了款子。由於他非常重視產品質量,也善於經營管理,所以發展迅速,很快成為了美國馬車時代的著名廠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