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玲是持相同觀點者。“新拿到手機牌照的廠商都關注這一塊,但電視直銷能否成為主打方式還不可知。目前按出貨量來講,電視直銷占了不到10%,傳統渠道還是主渠道。電視直銷的手機品質一定要過硬,不能造成欺詐的感覺,否則隻能迅速出局。”
品牌“陷阱”?
記者注意到,雖然有像金立語音王、恒基偉業商務通這樣高價位的產品,但通過電視直銷的手機大都集中在1000~2000元的中低端產品上。“電視購物受眾的消費能力也就在1000~2000元之間的價位,定位高端,比如一部手機的價格高達5000~6000元的話,跟電視購物的目標人群就很不匹配。”古勇告訴記者,這是電視直銷的手機都能宣揚自己價格超低的原因。
除此之外,功能超強,也是一個很吸引人的賣點。支持手寫,MP3,MP4,防摔,防水,防盜,等等。“實際上,那些誇張的功能,以及超低的價格,全都是因為采用了MTK芯片。采用這種芯片的手機成本很低,集成了MP3、MP4、手寫、攝像等功能,很容易迷惑人,賣出一個好價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MTK(聯發科)是台灣地區的一家IC設計公司,目前已成長為全球IC晶片設計的領導廠商。中國內地的許多手機生產廠家都采用了MTK提供的芯片,其操作界麵都有相似之處。“屏幕下方有四五個小觸點,很容易識別,都快變成MTK的身份證了。”這位業內人士說,“成本僅幾百元的東西,放到電視上搖身一變就成了價值一兩千元的東西。”
另一方麵,電視購物“原罪”一樣的宣傳方式也困擾著手機行業。“在很多手機電視直銷的廣告中,電視購物公司依然不改其一貫的風格─循環重複播放的廣告內容、不斷介紹產品所標榜的功能、洗腦式的解說、密集的廣告轟炸,以此‘綁架’消費者的意誌,促使消費者購買。事實上,這樣的廣告表達,盡管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對打開國產手機品牌知名度有積極作用,但卻難以換得好的口碑和購買偏好,對銷售的拉動是非常有限的。國產手機廠商過於魯莽行事,事實上未能巧借電視直銷這一平台為營銷提供支持。”品牌專家銳泓說,“手機電視購物必須在廣告發布方式、廣告內容上做出調整。對於低端、不想做品牌、撈一把就走的企業來說,原有的方式很有煽動性,還可以繼續采用。但是對於高端產品,企業想做品牌,就必須注重創意,注重美譽度。”
2006年,國家廣電總局、國家工商總局等對電視購物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整頓,原因在於電視直銷業畸形發展、涉嫌欺詐、幹擾消費者視聽。“一個負品牌美譽度的平台與國產手機追求高品牌美譽度的需求無法形成良好對接。”銳泓說。
在某手機電視購物節目中出現的“全球手機專家”居然是電影《食神》裏的配角演員,至於恒基偉業號稱的全球第一款“光能手機”更是受到了消費者質疑,這都說明電視購物在提高品牌知名度上有用處,但並不能和品牌美譽度相掛鉤,而後者恰恰是國產手機所欠缺的。
或許是認識到了這一點,一些國產手機廠家在品嚐電視購物“餡餅”的同時,力求避開品牌“陷阱”。“電視購物是一個銷售渠道,也是一個傳播渠道,手機廠商一定要誠信經營,在宣傳產品時要客觀,堅決不能誇大。”古勇說。
“電視購物良莠不齊,電視直銷是國產手機走高端路線的一個重要方法。我認為,高端在於手機本身的高質量、高價值,如果單純依靠電視直銷提高手機市場定位的高端,而產品質量並沒有消費者預期的那麼好,那麼對電視這個平台和廠家都是一個潛在的危機。因此,能否把產品做到高品質是手機廠家成功與否的關鍵。”劉文權說。
國產手機要打“持久戰”
國產手機 外資手機品牌 國產手機 市場 供應鏈體係
國產手機將迎來“冬天”
自2004年以來,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出現明顯下滑,從2003年占據“半壁江山”滑到了44%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