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輕鬆應對討價還價——價格談判話術(2)(2 / 3)

這時候,有興趣的客戶會再次詢問價格。營銷人員又繞開了這個話題,回答說,如果客戶認定一定需要這種吸塵器,才能保證客戶購買。

營銷人員接下來繼續要做的,是繼續展示這個吸塵器的這種價值以及如何使用才能節省費用。此時,客戶的興趣越來越濃了,不過他們現在也不知道這款吸塵器的價格是多少錢。兩三個小時後,當客戶知道了吸塵器的價格後,他們已經決定購買了。

情人眼裏出西施。商品就如同女人,如果你沒有把商品的價值展現給對方,對方怎麼知道商品的價值所在呢?因此,隻有把商品的價值展現在對方麵前,印入對方的心中,然後談價錢。這樣,你才能做到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購物經驗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客戶對於產品價格的反應。如果客戶多次購買價格高的產品,回去使用後,發現很好,於是在他的腦子裏,就不斷強化“質優價高”的判斷和認識。反之,如果客戶多次購買便宜貨,在使用後發現不如意,便會增加“便宜沒好貨”的認知。

在一對一的營銷時,營銷員完全有時間了解客戶的購物經驗,從而對客戶接受的價位進行準確地判斷。

如果客戶死纏爛打,一上來就問價格怎麼辦?

這時可以采取模糊戰術來轉移對方的主意力。比如對方詢問你價格時,你可以說:“不同的產品就有不同的價格,這取決於你選的哪種型號,要看看您有什麼特殊的要求。”“產品從百上千的都有,就看你喜歡哪一款了。”

即使客戶想馬上知道價格,你也要建設性地補充道:“在考慮價格時,你還是要考慮產品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在做出答複後,你應該繼續促銷,不讓客戶把思維停留在對價格的思考上麵,而是要回到產品的價值上麵去。

避免談價格還有一種荒誕的方法,比如,你拍賣產品時,一元起價。往往這樣的方法能夠讓你擺脫價格困擾,最終的成交價格是一個好的價格。

最開始的時候,一台標價1000元的冰淇淋機沒人問津。於是店老板就把價格改為1元,在網上拍賣,最終卻以2000元成交。

那麼,為什麼1元起拍,效果會這麼好呢?當人們看到1元時,人們的心理會不一樣,一般都會投標,並對產品產生感情。即使自己的出價高於初衷,也會依然如此。

當把冰淇淋機定價是1000元時,客戶考慮的是價格,當定價是1元時,客戶考慮的是機器。所有,很多時候,價格往往是一個負麵的因素。

利用蠶食策略

一隻蠶一次隻能吃一口桑葉,一口吃下隻有一片桑葉的萬分之一,但是,當你睡個午覺起來,再看看,整片桑葉已經被啃掉一半了。再過沒多久,整個桑葉就沒有了,這就是蠶食的力量。

小時候,我們都玩過滾雪球的遊戲。先把地上的雪攢成一個小球,然後在雪地上滾,小雪球越變越大,最後變成一個很大的雪球。

這個原理可以用到談判當中,並且非常有效。當你一次提出一點要求時,對方會不在乎你的一個小小要求,很容易答應你。你一次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最後這些小要求累加起來,就變成了大要求。最後,你就會得到大便宜。如果你一下子有個很大的要求,對方會很容易拒絕你。

國內某公司組織代表團去日本最大的廠商訂購商品。日方開家450美元每台,這個報價基本接近國際市場價格。

中方提出能否再優惠些。日方思考片刻,提出可以降低為445美元,並聲明這是最低價了,否則將很難達成協議。

為了獲得更多利益,中方堅持降低到440美元。談判陷入了僵局。雙方爭執不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複磋商,日方權衡利弊,又做出了讓步,同意440美元交易。

中方出戰告捷,但是談判還在繼續。

中方又提出,能否通過增加購買的數量,在價格上給予優惠。又一個難題擺在了日方的麵前。

日方反複計算成本、費用、利潤,最終在中方同意將數量從5000台增加到6000台的基礎上,以每台438美元的價格成交。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中方又發現,日方傾向於使用日元成交。於是,中方立刻表明態度,希望最好用美元成交。如果用日元成交的話,就隻能按照當時的彙率以435美元折算成日元。因為當時美元價格看跌,日方對中方提出的要求表示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