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傳國玉璽(1 / 1)

“原文”

莽將即真[1],先奉諸符瑞以白太後,太後大驚。是時以孺子未立[2],璽臧長樂宮[3]。及莽即位,請璽,太後不肯授莽。莽使安陽侯舜諭指,舜素謹敕,太後雅愛信之。舜既見太後,太後知其為莽求璽,怒罵之曰:“而屬父子宗族[4],蒙漢家力,富貴累世,既無以報,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複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天下豈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匱符命為新皇帝[5],變更正朔、服製[6],亦當自更作璽,傳之萬世,何用此亡國不祥璽為,而欲求之!我漢家老寡婦,旦暮且死,欲與此璽俱葬,終不可得!”太後因涕泣而言,旁側長禦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謂太後:“臣等已無可言者。莽必欲得傳國璽,太後寧能終不與邪!”太後聞舜語切,恐莽欲脅之,乃出漢傳國璽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知而兄弟今族滅也!”舜既得傳國璽,奏之;莽大說,乃為太後置酒未央宮漸台,大縱眾樂。

“注釋”

[1]即真:正式即皇帝位。[2]孺子:指劉嬰。[3]臧:藏。[4]而屬:你們。[5]金匱:金屬製成的藏書櫃。[6]正朔:一年的第一天。改朝換代之際,新的王朝為了表示應天承運,必須重定正朔和服製。

“譯文”

王莽將要正式即位當皇帝,先奉上各種符命祥瑞向太皇太後報告,太皇太後大吃一驚。這時,因孺子劉嬰並沒有即位,所以禦璽仍放在太皇太後所住的長樂宮。等到王莽即位,請求太後交出禦璽,太皇太後不肯給。王莽讓安陽侯王舜規勸。王舜一向謹慎恭敬,太後平素喜歡他、信任他。王舜見到太皇太後,太皇太後知道他是為王莽索求禦璽,怒罵他道:“你們父子宗族,靠著漢朝的力量,幾代富貴,不但沒有回報,反而利用人家托孤寄子的機會,奪取政權,不再顧念恩義。這樣的人,連豬狗都不吃他剩餘的東西,天下難道會容下你們兄弟嗎!而且你們自己以金匱符命當新皇帝,改變曆法,改變服飾製度,也應該自己另刻禦璽,使它傳到萬世,為何要用這個不祥的亡國之璽而想得到它?我是漢朝的老寡婦,早晚就要死,打算跟禦璽一同埋葬。你們終究得不到!”太後一麵說,一麵哭泣。身邊的常侍隨從及下麵的人都跟著哭泣。王舜也哀慟落淚,不能自止。過了很久,王舜抬頭問太後:“我等已無話可說,隻是王莽一定要得到傳國禦璽,太後難道能夠最終不給他嗎?”太後聽王舜的話說得懇切,又怕王莽用暴力脅迫,於是拿出漢朝的傳國禦璽扔到地上,對王舜說:“待我老死後,你們兄弟將被滅族!”王舜得到傳國禦璽後,報告王莽。王莽大喜,於是為太皇太後在未央宮漸台設酒宴,讓眾人縱情歡樂。

“點評”

傳國玉璽隻是一個符號,一個象征;可是,有這個象征和沒有這個象征,還是不一樣的。它可以增加一點王莽篡位的合法性。雖然作用不是太大,總比沒有好。孤兒寡母,受人欺負,政治是無情的,是靠實力來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