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苦役(1 / 2)

關山魂夢長,塞雁音書少。

邊關從來都是苦寒之地。

大略國君十七歲登基,至今已在位十年,國力逐步強盛,頗有向南擴展之意。三年前元嘉八郡叛亂之際,大略趁機揮軍南下,一舉攻下元嘉十城。明正帝平八郡之亂後,始以和親作為條件,與大略簽置邊關協議,將當日失守十城換回其五,穆平就在其一。

隨後三年,明正帝大舉革新,朝廷上不斷起用新人,且大力升遷武將,邊境重鎮也逐步增兵囤守。大略原是遊牧民族,向來覷覦元嘉的富庶,五城自是填不滿它的胃口。近年來也是不斷派出散兵遊勇對元嘉邊境進行騷擾,雙方小戰不斷。

穆平向來為邊貿重鎮,城外就是黑乞兒山脈,山頂白雪終年不化,其綿延百裏,就象是一座自然屏障,將元嘉與大略分隔開來。穆平久經戰亂,外城牆早已破損不堪,雖其身後就是倫固巴峽穀,造成其易守難攻之勢,修城之事卻是已迫在眉睫。

自明正帝六年始,朝廷已著手征調全國七十萬民役修築邊關城牆。征調令一下,全國一片悲苦。有錢者自出錢買人頂名,無錢者惟有灑淚告別父老鄉親,無錢但有勇者,往往會在押送途中逃跑。再加上路途中往往有民夫死亡,為了不被上司責罰,因此常有押解官兵者與土匪勾結,以販賣人口充民役之數。

我就是被販賣到穆平修築城牆者之一。

修築城牆就是因地就材,石材全從黑乞兒山開鑿,用人力挑回城外,再由工匠修整成塊塊大石築起新的城牆。工種大致分為三類,修築城牆非得由技術熟練的人來做,這往往就選擇那些征調前就是做泥水匠工作的人;挑運工是最累也最苦的,一般由最為身體強壯者擔任;一般身體較差的,就是到黑乞兒山下的采石場裏開鑿大石。

我和李空的身量板隻能是到采石場裏工作。

天還沒亮,每人隻有一碗清水,我們一大群人就上路了。約摸走了小半個時辰,就到了采石場。

此時天已發亮,采石場位於山腳下。在遠處看是什麼也看不見的,臨近了一看,隻見眼前一片大坑,足有兩個甘水鎮那麼大,處處散亂堆積著大小不一的石塊。坑的左邊是一片峭壁,壁上已是灰白一片。從峭壁頂上垂下來許多條繩子,我後來知道那是用來綁在人的腰間,好方便吊人下去采石。

工作程序是這樣的:由熟練的民夫先爬到崖頂上,在腰間綁好繩子後,拿著工具由人吊到山崖的中段,然後選擇較為鬆散的位置開鑿,待較為鬆動後,由崖頂傳下黑藥粉,點燃火線,就可以炸下一大塊整石。再由地麵上的其它民夫鑿成較小的石塊。

這種工作很危險,在崖壁上有人工作時,是不允許有人立在崖底的。但大多數人的工作隻是就近向較矮的石丘開鑿出石塊,磨掉棱角後再交與搬運者運回城裏。

我和李空都瘦小,接收我們的工頭看到我們的身材後相當不滿,罵罵咧咧了幾句,隨手給了我們幾把工具,就領我們到了位置較遠的一組。

這裏是以十五人為一組,每一組都是年長者為組長。每天都得完成一定的工作量才可以回營吃飯。一組完不成,其它組都得等。

我們這組的組長是個老頭子,一雙眸子灰蒙蒙的,滿臉的皺紋讓人看不出他的真實年紀,背已經開始佝僂。工頭將我們交與他手上時說,“老豐頭,這兩牙子就歸你們組。”

老豐頭隻抬眼看了一下我們,就低下頭繼續跟石塊較量了。

他不發一言,也沒示意我們做任何事。但我還是學著他的樣子,挑出一把錘子和一把鑿子,開始摸索著敲擊石塊。李空見我這樣也立馬學著做起來。老豐頭往我們這裏望了一眼,依舊不吭一聲,不說對也不說錯。

同組的其它人年紀都比較小,身上的衣服都蒙上了厚厚的白灰,早看不出原先的顏色,都是不發一言地在幹活。整個采石場裏彌漫著叮叮當當的鐵器聲,挑夫有節奏的呦喝聲,工頭不斷的打罵聲。

炸石頭的場景並不常見,據說黑藥粉昂貴,工頭常常會囤積起來再以商人之名轉賣給軍隊,開采崖壁上大石的工作,一般全是用手工開鑿。也就因為此,常常有民夫從崖壁上摔下來。

我和李空都是新手,掄起錘子經常砸不到點上,如果不是直接敲在石頭上,就是砸在自己手上。我都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失誤了,剛一錘子砸在石頭上,一小頭目就從旁走過,他抬眼一瞧,一抬手,啪地一聲,狠狠一鞭就從我的左肩膀抽到了腰側。我痛得渾身一抖,馬上感到有溫熱的液體流了出來。他罵道,“你這是砸你*啊!砸壞了錘子從你工錢裏扣!你個*的,死樣活氣,幹個活都不會,要不趁早你就躺倒見閻羅王去,誰在這把你當菩薩來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