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人心叵測(第二更)(1 / 2)

公孫逸戰敗於洛都郊外曠野,近萬大軍損失殆盡的消息很快傳開,一時京師震動滿朝嘩然,朝堂之上少帝驚慌失措,連連痛斥公孫逸自不量力,心中無比擔心董卓會認為是他授意。

驚懼之下,不顧朝臣反對,欲斬公孫逸以儆效尤,並且打算罷免其父,戍邊的公孫瓚官職。

在朝臣勸諫下,少帝總算想起當初公孫逸救駕有功,遂下令罷官削爵,貶為庶人,並且加封統領萬餘並州軍的丁原,為執金吾拱衛京師。

聖旨當即傳召,一時天下嘩然,雖然不少朝臣忌憚出現第二個何進,厭惡公孫逸之人也不在少數,隻是所有人都有一個共識,楊逸不是何進,更不是董卓,起碼現在不是。

公孫逸領兵征討外兵,即便慘敗,也是為了保衛禁廷,少帝想要盡可能的安撫董卓,惶惶不可終日,哪有大漢天子的威儀,如此釜底抽薪,實在令人心寒。

少帝下旨將公孫逸罷官削爵,不少朝臣兔死狐悲之下,開始有些猶豫,是否要歸屬董卓一方,此時董卓兵勢正強,又近乎全殲公孫逸率領的近萬北軍,一時聲名遠揚。

車騎將軍何苗擁兵自保,並不願聽從漢少帝命令,新上任的執金吾是否能抵擋董卓兵勢,還要打一個問號。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董卓入駐京師隻是時間問題,誰不想留條後路,難道還要為已經腐朽近乎崩塌的大漢朝廷盡忠?別逗了,大家都挺忙的。

***

當日,董卓宴請群臣,群臣畏懼外兵兵勢,紛紛受邀而來,其中不乏趁此機會,打算與董卓交好之人,先不說加官進爵,起碼要想辦法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

正如公孫逸猜測的一般,宴會之上當董卓提出廢少帝,而立陳留王為帝的建議時,立刻遭到強烈抨擊,盧植起身言少帝登基以來並無過失,不可輕廢,諷刺董卓不過外臣,空有篡逆之心,並無霍光之誌。

丁原更是掀桌而起,冷斥董賊,雙方劍拔弩張,險些血濺五步,好在李儒上前賠笑言酒宴之上不談國事,一眾朝臣紛紛勸說,雙方才各退一步,隻是已經結下死仇,再無緩和的餘地。

被公孫逸全部料中,董卓十分忌憚的同時也頗為禮遇,但也並未完全信任,倒是敗軍之將公孫逸,十分坦然的在西涼軍中住了下來,每天錦衣玉食過得十分愜意。

直到皇帝下令將公孫逸罷官削爵,田豫回複書信,言明與公孫逸恩斷義絕,打算擁兵自立獨占一方之後,董卓才算相信公孫逸是真心投效,放任其離開軍營。

***

田豫統兵進駐酸棗縣已有數月,這酸棗縣並非新設,自從秦王政五年,以境內多棘,置酸棗縣,治所在今河南延津西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

尤其是在將來諸侯會盟,關東、關西兩軍對峙之時,酸棗縣的戰略意義會更加突顯。

並不寬大城邑裏,隨著田豫領軍前來,原本的蹇碩西園軍本部兵馬四千眾,在司馬蕭忌的帶領下,全部歸屬驍騎營軍屬,在大量金銀送達之後全力整備兵馬。

雖然講究兵力貴精不貴多,但很快驍騎營還是有將近萬餘人規模,雄霸一方,時人皆畏懼不敢近前,人人都知道酸棗縣方圓數百裏之內,都是田大人說了算。

酸棗縣縣令三番五次的往田豫軍營裏跑,每次都是低聲下氣,小心謹慎的送上多年搜刮的金銀,田豫隻是稍稍提點,縣令很爽快的將縣尉手裏的城防軍兵權交了出來。

酸棗縣的城防完全在田豫的掌控中,不過話說回來,有萬餘大軍駐紮在此,也沒有誰會想不開前來送死。

值得一提的是,酸棗縣的經濟同樣極為快速的發展起來,眾多商賈組成商隊前來發展貿易,甚至有不少從關西羌胡那裏私運來的精壯馬匹,田豫財大氣粗,戰馬有多少買多少。

其實酸棗縣的經濟並非完全是田豫的功勞,田豫這樣的帥才雖然能力獨當一麵,但對於貿易並不擅長,剛開始與那些奸商打交道損失了不少金銀,後來多虧一名賢士出麵相助,才讓酸棗縣的貿易有聲有色的發展起來。

一日,驍騎營軍帳內,麵色沉重的田豫來回渡步,早些時候西涼騎兵奉命策馬而來,將一份公孫逸親筆書信送上,看過內容的田豫沉思半日,飯菜不思,茶水不進。

讓一眾身邊服侍的近衛完全摸不著頭腦,不過這些近衛很清楚,此時的田大人心中憤怒,還是不要輕易上前在田大人眼前晃,免得承受雷霆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