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人之常情,誰都知道太子殿下和沈娘娘一向是鶼鰈情深。」
「可是,也不能因此而對父親起疑,誰都知道朝廷得以打敗安祿山,父親居功至偉!」郭曖轉激動。
「這話可不能亂說,安賊之所以得以剿滅,乃是太子殿下的統馭有方、田承嗣將軍、濮故懷恩將軍的充分效忠,為父率兵禦賊,乃是盡臣子因盡的本分,那裡談得上什麼功勞!」郭子儀正色的說。
「兒失言,父親教誨的是……兒隻是擔心父親這次再度隨太子殿下出征,會不會……。」
「為父以至誠待人,太子殿下會明白我的……記住,馮剛和娘娘如果有什麼消息,一定要立即派人到軍中來陳報殿下和我知道!」
「兒遵命。」
「我的私物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現在,你到母親那兒看看,可還有什麼事情?」
「是!」郭曖轉身大步走出書房。
馮茜見郭曖已經走遠,閃身進入書房。燭光昏暗,郭子儀驚覺麵前出現一陌生人影。
郭子儀舉燈:「是誰?」馮茜以手遮蔽燈光,對著郭子儀盈盈下拜。郭子儀走近馮茜:「妳是誰?」
馮茜後退:「國公請勿靠近……國公剛才說得話,小女子都聽見了,小女子永遠銘記國公的恩德,以後一定會知恩圖報……現在是特地代馮剛,來叩謝國公的。」
「馮剛,現在何處?」郭子儀一驚。
「他已經傷重不治……歸天了。」馮茜悲悽回答。
「何以見得?妳又是他什麼人?」
「……小女子說的都是真話,求國公轉達東宮,不要再命官差找他了。」
「我怎麼能相信妳?」
「小女子言盡於此,信不信就在國公了!」馮茜縱身飛躍出書房。
郭子儀急追馮茜,高呼:「姑娘、姑娘……!」
郭曖聽見父親聲音快速返回,恰見馮茜的身影飛過,乃立即縱身追逐,馮茜已霎時失去蹤影,郭曖疑惑、悵然若失返回。
「沒想到一個小姑娘,這麼快的身手……!」郭子儀讚嘆地。
「請問父親,可知道她的來路?」
「不知道,她隻說馮剛已經傷重死亡了,要我們轉達東宮,不要再命官差找他……!」
「小姑娘?沒聽說馮剛有什麼親朋故舊的……這小姑娘會是誰呢……?」郭曖思忖著。二名太監將一隻隻箱籠,從室內搬至院落的馬車上,李歡、李適,分別捧著李豫的鎧甲與頭盔,邱嬤嬤接過,小心翼翼的將之放入一隻箱籠中。
李恬、李歡的眼中泛著淚光,滿麵悲悽。
李豫環視院落內景象,深深嘆一口氣:「邱嬤嬤!娘娘和我不在的這段時間,家裡就交給妳了。歡兒一向端莊文靜,適兒也還算知禮守分,我都很放心,就是她……」指向李恬:「今後,絕不準她亂跑,如果再出了什麼事,我唯妳是問。」。
「是,奴婢知道。」邱嬤嬤回答。
「父親,女兒一定會每天習字讀書,絕不會讓父親操心的!」李恬嬌嗔。
「妳已經有多次前科了,為父可不敢再相信妳,譬如那天在宮裡,妳居然敢頂撞張皇後,眼下我們家裡還不夠亂麼?妳居然還要給我填亂子!」
「那天,女兒說的可是實話,那張皇後和李輔國,本來就沒有安什麼好心。」
「我當然知道他們沒有安好心……可是,妳知道這樣會給咱們家招來瀰天大禍麼?」
眾人俱不可置信的注視著李豫。
「你們皇爺爺得以在兵荒馬亂中,擺脫太上皇的掌控,繼皇帝位,張皇後和李輔國是立過大功的,所以皇爺爺對他們二人,也就特別倚賴和信任。我行為處事,再三謹慎,為的就是不要給他們兩個人找到什麼話柄,沒想到,結果……」李豫再指向李恬:「一再讓妳這ㄚ頭,給破了局……。」
「…政治太可怕了,女兒絕不準許他們兩人胡做非為!」李恬委屈、震驚。
「政治更汙穢,所以為父絕不準許妳們兩個女兒被汙染!」李豫再度攬緊女兒,再轉身對李適:「適兒,有關尋找你們母親的事,你得多留心。」
「父親放心,兒一定會全力找到母親的……以目前看來,馮剛和那丟鏢的女子是唯一的線索,兒已經命人畫影圖形,前往京城各角落和各州縣張貼,嚴加緝拿兩名疑犯。」
「事關皇家的體麵,緝拿疑犯的緣由,一定要保密。」
「兒知道。」
「……明日一別,我們一家人,真不知道要何日才能再團聚……。」李豫環視兒女,別過頭,悄悄拭去即將滴落的眼淚。
吳福仁快步至:「啟稟殿下,田承嗣田大將軍求見!」吳福仁話未說完,田承嗣已至:「末將聽說,殿下和代國公、濮固將軍,即將於明天一早,率領大軍到鄴城勦逆,叩請殿下允許承嗣明天隨軍一起出征!」
「田將軍有這份心意,實在是太難能可貴了,可是,皇上留將軍在京裡,一定是另有大用,你又何必如此……。」李豫回答。
「承嗣深受皇恩,此時國難當頭,正是效命疆場的時候,另一方麵,承嗣也想贖一贖拜把兄弟馮剛的罪孽,所以,無論如何,請殿下成全承嗣的這一點兒心意」田承嗣誠摯說。
李豫感動:「馮剛的事,與你無關,此次,將軍如果能隨軍出征,我軍一定是如虎添翼,可是,聖旨以下,事已成定局,實非我所能改變……」。
「殿下……。」
「田將軍,就不必再說了……。」
田承嗣低頭,臉上暗自露出得意、深不可測的表情。退下。
「田將軍雖然原本是安祿山身邊的人,自從歸順朝廷後,卻處處以朝局為重,更難得的是這一片忠藎之心,唉!我大唐所有的臣子,都像他就好了!」李豫看著田承嗣的背影,對自己的兒女由衷贊嘆說。沈芸依舊被幽禁在那豪華的樓宇中。
院內鮮花開遍,綠意盎然,鳥語、蟲鳴處處可聞。門口、路口各角落,依然護衛森嚴。屋內,案上、梳妝台上,各擺列許多嬌豔怒放的各色菊花。
沈芸憔悴多了,雲鬢紛亂,衰頹坐地上,呆滯地雙眼,卻不斷透著窗櫺,望著外麵的世界。
兩名ㄚ環跪地,雙手發抖的將一碗粥,捧至沈芸麵前,眼中滿是哀求與淚水。沈芸失神、同情、無奈、焦慮的看著兩人。那立於門口的男人,透過虛掩的門縫,一眼就望見那絲毫未食用的粥,怒,對身旁護衛:
「去,把那兩個ㄚ頭拖下去!」
兩護衛破門入不。二ㄚ環嚇得魂飛魄散:「…不…不要……」手中的碗摔落地上,粥灑了一地。
兩護衛不由分說,將二ㄚ環往外拖。沈芸伸出雙手,想阻止她們被拖走,整個身子卻不聽話的癱軟下去。
過了一會兒,已經陪伴沈芸好些天的使女路兒,又將一托盤豐盛的飯菜,捧至沈芸麵前,她的眼中滿是哀求、含著淚、雙手並不斷發抖。沈芸愣愣看著眼前的她,卻仍堅定的緊抿雙唇。
「……求求夫人救救我,我還有爹娘,夫人……」路兒哀泣著:「……求求夫人,多少吃一點兒……。」路兒雙手發抖的更厲害。
沈芸的眼中,再也難忍悲憤與不忍的熱淚。
門外的男人,仍專注的看著沈芸。
「夫人還是不吃,是不是?」男人冷峻,對路兒。
沈芸仍硬著心腸,閉起雙目。
男人怒,對身旁僕役揮揮手,僕役進入,強力拉起路兒外行。
「……夫人,我不要死……夫人……」路兒哀嚎,手中托盤落地,食物灑滿一地。
沈芸一陣顫慄:「……你已經殺了十個人了,我求求你,就放了她…。」沈芸用盡全身力氣,對門外哭喊。
「隻要妳肯恢復進食,路兒、還有所有的下人,都得救了……。」男人說。
「……你到底是誰,你到底要做什麼…。」
「妳早晚會知道我是誰、要做什麼…現在,隻要妳保重自己,所有人的厄運都過去了,妳不為自己,也應該為他們……。」
沈芸情緒霎時崩潰,投降了:「…我吃、我吃……」她胡亂撿起地上食物,一股腦兒塞入口中。
僕役總算放開路兒,退出,路兒餘悸猶存,仍抽泣著。
沈芸不小心噎住了,欲嘔。那男人快步衝入屋內,一把捉住沈芸的手腕,對路兒:「還不快去換一份新鮮膳食過來!」
「是!」路兒快速撿拾地上食物,出。
男人蹲下身來,捧起沈芸的臉,輕柔的拂開她額前的髮絲,拭去她臉上的淚水,沈芸定神,終於看清楚這俘擄她的男人:「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男人是田承嗣……。那是在三年前的某一天。
田承嗣自從由安祿山軍中降唐後,歷經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戰役,終於因戰功,成了一位小小軍官,但是,降將的背景,使他受盡了唐軍將領的奚落與欺淩,也嚐盡近與家人分離的孤寂滋味,他隻有力爭上遊,以更大的耐力、毅力,投入一場場與安祿山的戰役。那一天,在一望無際的山丘與荒原中,安軍高舉旌旗與番刀,遙遠的衝殺而來,田承嗣與唐軍迎戰,戰鼓聲與喊殺聲震天。風雷聲驟起,天地為之變色。番將與田承嗣短兵相接,撕殺慘烈,番將怒指田承嗣:「叛徒!」田承嗣神思一閃,被番將一槍擊中腰部,跌倒。
田承嗣醒來以後,發現自己已經躺唐軍營帳中,頭上、手臂上,皆裹著傷布,麵容憔悴、頭痛欲裂,孤寂、落寞、無助。此時,衣著簡樸的沈芸,正帶著溫暖的微笑,一床床慰問傷兵。她輕輕的走到田承嗣床邊,隻見他緊閉雙眼、緊抿雙唇,安靜卻滿麵痛楚。
「噯,田承嗣,廣平王妃沈娘娘來看你了!」隨同沈芸的軍中將領,大聲叫喚著。
田承嗣沒有反應。沈芸作勢身旁之人安靜,逕自伸出手,按住田承嗣的額頭:「他發燒了,快……」向隨行宮女們招手。
宮女們急忙捧著清水與棉布至沈芸身邊。沈芸親自取布沾水,輕柔的將濕布貼在田承嗣的額頭上,再親自扶起田承嗣的頭,將開水一匙匙餵入其已承乾裂的雙唇中。田承嗣神思迷濛中,緩緩睜開雙眼,此時他的神智清楚了,驚詫的注視著沈芸……。
從此,田承嗣瘋狂的暗戀沈芸,無時無刻不想起她……。田承嗣充滿深情、柔情的,捧起著沈芸的臉。
「……就是這張臉,讓我刻骨銘心、魂牽夢繞,我發誓,此生一定要不惜任何代價得到妳!……現在,我終於辦到了……」田承嗣雙目閃現著興奮又自信的光芒,緊緊的將沈芸抱起。沈芸一顫。昏倒田承嗣懷中。太子李豫奉命率軍岀征剿逆,已經有十天了,太子妃沈芸失蹤亦有二十多天,東宮內外,一時之間,到處都顯得雜亂不堪,尤其是花園中的花木,一向都是沈芸的最愛,實在不應任它荒蕪,邱嬤嬤思念沈芸,更不敢忘卻太子臨行時的叮囑,開始強打起精神,導領著差役們分頭清掃落葉、修剪枯枝與栽種花木。
此時,一向活潑外向的李恬,早已耐不住東宮的孤寂生活,於是不顧使女鈴鐺的阻止與哀求,想出去溜搭一下,但又顧忌邱嬤嬤的管教,不敢堂而皇之走正門,因此從後門溜出。當她躡手躡腳的從花園穿過,好不容易走到門口,總算鬆了口氣,才跨出門檻,兩根交叉的長槍,立即堵住她的去路。
「滾開,讓我出去!」李恬怒對兩名持長槍的士兵。
「小人是奉命行事,請郡主……。」
「奉什麼命,誰敢不讓我出門?」
「我敢!」李恬回過頭,隻見表情嚴肅的邱嬤嬤,正拎著一臉委屈的鈴鐺,立於其身後。
「嬤嬤,您就讓我出去透透氣嘛……」李恬無奈又洩氣地瞪鈴鐺一眼,向邱嬤嬤撒賴。
「殿下所說的話,妳難道這麼快就忘記了嗎?」
「我隻是要出去探聽母親的消息!」
「探聽娘娘的消息,有這麼多京官差役,那輪得到妳?妳根本是貪玩!」
「我是真的要去找郭曖,打探母親的消息!」
「不管怎麼說,堂堂郡主是不能隨便拋頭露麵的,我既然受殿下的託付,就不能再由著妳……」邱嬤嬤對園內差役、二士兵、鈴鐺:「你們通通給我聽好,如果沒有侍候好郡主,讓她出府去了,我絕饒不了你們!」邱嬤嬤言畢轉身走。
李恬聳聳肩,眼見邱嬤嬤逐漸遠去的身影,擬再往門外衝去。
「……郡主」鈴鐺惶懼跪下。衙役、二士兵等,亦惶懼高喊:「郡主……」一一對李恬躬身作揖。李恬無奈隻得止步。
邱嬤嬤躲在廊簷一隅,看見李恬已經就範,露出得意的笑容。此時,李恬卻趁眾人已經鬆懈之際,一溜煙跑出大門。二士兵大驚:「郡主……。」追李恬並高喊。
「……再追,我就不回來了……。」李恬頑皮的對二士兵做鬼臉。
邱嬤嬤亦奔至大門口,見李恬已穿入人叢中,不見了身影:「你們就別再嚷嚷了,都給我回來……你們難道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子東宮的郡主這麼沒有規矩嗎?」邱嬤嬤頓足,對二士兵高喊。
二士兵悻悻回頭。邱嬤嬤恨恨的進入大門。
此時,長安城的街景已經有部分恢復舊觀,街道上賣布匹、水果、蔬菜等各色各樣的攤商,一應俱全。販賣吃食的攤架上,熱騰騰的鍋裡,也冒出氤氤的白煙。而各牆頭或樑柱上,則張貼著緝拿馮剛與丟鏢女子的告示。
頑皮與好奇,頃刻佔據了李恬的心,她不覺駐足下來,觀賞商攤上的物品。
馮茜騎馬至,攤商們紛紛向其招攬生意。無意間,馮茜看到告示,立即下馬,氣憤的將之一一扯下,行動之快,引人側目。李恬發現馮茜舉動,怒起,推開眼前的攤商,擬向馮茜理論,不料卻不見其人影,原來停在路旁的馬匹,亦不見了。
「……好快的身手。」李恬驚愕,四處尋找馮茜的身影,隻見街角另一隅,馮茜仍在撕扯告示,李恬奔至,立即衝往之。
「住手……那是官府的告示,妳居然敢撕!」李恬大叫並不顧一切抓住馮茜的衣襟。馮茜反身輕輕一甩,即將李恬摔到地下以後,飄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