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曹植賦中的一些妙句,曹操也不由得技癢起來。耳熱之際,他便也想作一首《銅雀台詩》。但剛一念及,便即放棄。他看了看正在飲酒作樂的百官,站起身來,說道:
“適才舞姬獻色,武士貢力,溫豔、威勇足矣。在座諸公,無一不是飽學之士,登此高台,占此形勝,豈可無佳章妙辭,以紀一時之盛?”
眾人一聽,便紛紛應命。一時間,有王朗、鍾繇、王粲、陳琳等進獻詩章。曹操含笑讀畢,見詩章中多有歌頌自己功德齊天、合當受命之意。
此時鼓樂已止,眾官鴉雀無聲,銅雀台上,就隻曹操一人的聲音回蕩著,遠遠傳了開去。這一會,連曹操自己都被這番話所感動了。他心中暗想:攻成之後,我會稱帝還會身退?若統一無望,大功不成,我守著這廣大的北方,又會不會稱帝?劉備、孫權是必然要稱帝的,三國鼎立,北方除了我又有誰?唉,算了吧,其實就連北方,也還沒有真正寧定呢。於是,他接著說自己的功業。眾官此際對曹操已是一片欽服,高士滿坐,卻無一人說“不”。隻見一人閃出坐來,道:“末將近聞並州太原人商曜聚集道徒,在武都棲鬥山蓄武,有造反之意,願率兵渡河,一舉平之!”
曹操一看,正是他一向厚愛的心腹猛將夏侯淵。夏侯淵勇猛忠誠,又富於計謀,在曹操的有意培植下,其指揮作戰的能力,已勝於其兄夏侯惇不少。
當下曹操大喜,道:“正合吾意。另可使對並州地理位置爛熟於胸的徐晃,同你共平商曜。”
徐晃立即出列領命。
曹操接著剛才的話頭,又說道:
“除了軍事方麵,尚有許多大事要做,第一個,便是要大量的招納人才,求致賢人。”
說著,從袖中拿出一冊,又道:“我本來欲隨時應景,作一《銅雀台詩》,但念及天下,詩興又不在此台了。昨天,思及國家新定,急需大量賢人相佐,便草擬了一個‘招賢令’。今日大宴,本不宜讀此令,但大事豈可拘小節。況且,我在此令中反複強調,對有大才者,即使他有甚至是德行上的過錯,隻要能出謀劃策或帶兵打仗,就不能拘節,當委以重任。”說到此,將冊子交予身邊的荀攸,“請荀攸先生為我布告。”
荀攸神情肅穆,雙手接過,朗朗而誦。其大意是賢明的君主,會知人善用的。眾人聽畢,一起起身,紛紛說道:“雖伊尹、周公,不及丞相遠矣!”
曹操也站起身來,與百官連飲數杯,笑道:“今日歡宴宣令,世所罕有,我覺得也該為之一慶。可呼所蓄官妓來,咱們今日共謀一醉,並祝夏侯淵、徐晃二將軍旗開得勝!”
一時間,歡聲如雷。眾人直飲到天黑,又點上火燭繼續痛飲。這一天,是曹操赤壁兵敗後心氣最盛的一天。
轉眼間,到了公元二一一年,即建安十六年)。
卻說並州太原人商曜聚兵占據了太原。幾年之後,天下形勢果如眇目道人所預言,劉、孫、曹三國鼎立的局麵已初見端倪。此時的商曜已是一個聚眾數萬人的道教將軍了。自從他棄世進入武都以西的棲鬥山隱居,一氣便靜思了兩年。他已完全明白了自己注定慘烈的境地:一心裏想要修仙得道、獨善其身,卻又同時難以抗拒塵世萬象的誘惑;現重要的是,他也不允許自己真的獨善其身。他深知自己浩大的抱負難以實現,便不自覺地以自甘墮落的方式來消解。然而,天下已定,自己的醒悟業已太晚。於今,也隻有以一身而試天地大法了。
於是,他開始開壇設帳,廣收門徒。最先,信者甚少,乃作諸多法術,又行醫治人,方得眾人敬慕,聞風來投之人挨肩接臂、連踵疊履。門徒中有得其意者三人:韓貫,武都人,性忠誠,有大力,萬夫莫擋;李阿曉,天水人,富計謀,善使雙股劍;秦天,太原人,麵貌俊朗,勇猛過人,能於萬人中取大將首級。三人並會使商曜所授之法術。一時盛大,令漢中以道教為崇的張魯寢食不寧。建安十一年初的一天,張魯召開祭酒會議,商討收歸商曜的事情。大家個獻計策。張魯細聞其詳,也是嗟歎不已。
第二年一月,即建安十六年正月,曹操在大宴銅雀台之後,想到三子曹植在宴上即興賦詩一事,而聯想起應在兒子中策立誰為世子的問題來。曹操大妻丁夫人無生育,二妾劉氏生曹昂,不幸在征伐張繡時死於宛城;小妾卞氏生了五子:長子曹丕,次子曹彰,三子曹植,四子曹熊,少子曹衝。曹衝年前因惡疾早夭。四個兒子中,曹植最為聰明,舉筆即能成章,深得曹操歡心,本想立為世子。但曹操同時又嫌他過於具有詩人氣質,好酒放誕,恐不能治國;長子曹丕,篤厚沉穩,更宜治國,正自猶疑不定。
這一天,曹操苦思冥想,仍不得計,滿腹躊躇。正好中大夫賈詡前來議事,曹操便問:“我欲立世子,植與丕二人,應當立誰?”
賈詡聞言,並不立時回答。
曹操忍耐不住,又問:“怎麼不回答?”
賈詡說:“正在想啊,所以不能立時回答。”
曹操更進一步:“想什麼呢?”
賈詡答道:“想袁紹父子,想劉表父子!”
曹操立時頓悟,大笑起來,說:“你想得真好!袁紹和劉表未立長子弄得兄弟爭權,社稷多難,我怎麼能蹈其覆轍?”
於是,宣布立長子曹丕為世子,並授其任副丞相和五宮中郎將。
禮畢之日,荀攸來見曹操,說棲鬥山星君道人商曜,盡起其兵,來犯並州,並且占據太原。
曹操驚問:“夏侯淵為什麼沒有發兵平亂?”
荀攸回道:“那時商曜尚在棲鬥山,有造反之意而無造反之實。今商曜突襲太原得手,夏侯淵和徐晃已領兵前去。”
曹操慍道:“你們怎可因我策立世子,而按下軍情不報?”他踱了幾步,突然問:“這商曜,究竟何許人也?我隻知他是一個妖言惑眾的道徒,其餘情況,頗有些不知。”
荀攸想了想,才說:“關於商曜,世人知道的實在不多,但此人實非凡輩。幾天前前往漢中的細作回報,言及其人,似乎還是丞相的一個勁敵呢!”於是將細作探知的閻圃遊說商曜等事,細述一遍。
曹操聞言大驚失色,再次怒道:“怎麼出了這樣一個豪傑也不說予我知道?我倒要親赴前線去看看這人!”
荀攸笑道:“主公極愛人才,是否這次要把商曜收為己用?”
曹操卻正色道:“商曜若真如傳言一般,我又怎麼敢留在身邊?”然後又溫言說,“過幾天,我們就去見識見識這個陌生的英雄……”
商曜站在太原城東解府門前,不出一言。偶爾有人進出往來,但看門的家人已換了個青衣小廝。良久,他又馳馬到了自己生身父母的家前,隻見門戶關閉,並無一人。他也沒有向鄰裏打聽消息,隻是觀看一陣,便回到了新占的太原府第。
一月前的一天,商曜正在打坐行氣。恍惚間,覺得有異。於是出了定,略一推算,知曹操雄心有所收斂;是夜又觀天象,複見曹操之將星轉暗,自己的將星卻大放毫光,乃召集門人,說出意欲討伐曹操的企圖:
“今孫、劉勾心鬥角,曹操兵敗赤壁,北還許都,意在休養生息伺機而動。我處漢中、關中之交,而漢中、關中,又是曹操必欲得手之地。他動不了孫、劉,豈動不了張、馬?昨夜我忽有心得,知曹操將星黯然,其一統江山之雄心大誌,至此受挫。我雖為世上唯一的英雄將消亡而感歎了一夜,但今日醒來,卻也不願放過這大好機會:與其讓他來收我棲鬥,不若我徑去取他太原,打回老家去!”
韓貫出列說道:“我等星君此言,已有很久了。願引軍往破太原守將羅泰,取其首級祭天!”
商曜正要點頭表示同意,卻聽班中又閃出一將,請命道:“願與韓貫同建此功,殺回家鄉!”商曜一看,正是同鄉秦天。乃大喜,命二人立即出兵。
太原守將羅泰聞報,一麵令飛馬報與許都,一麵調兵遣將,以禦商軍。不一日,韓、秦二人領軍兩萬,沿途取了幾個小郡,殺氣騰騰抵於太原城下,在離太原三十裏處下寨,使人用弓箭將搦戰書射入於城內。立時有小兵送予羅泰。
當下,羅泰放下城門,率副將周遊、盧平迎敵。三人擺開陣式,便見商軍步步為營掩近,仔細一看,商軍兵士都在鎧甲外裹了一層紅布,上畫黑白的太極圖,形狀殊為怪異,不由失笑道:“裝神弄鬼,何足道哉!”
不時,商軍之中秦天躍馬出來,手指羅泰而挑戰。這邊周遊叫道:“殺雞焉用牛刀!”拍馬舞刀,直奔秦天。羅泰見秦天生得麵如滿月,形氣威武,急叫道:“周遊小心!”周遊哪裏肯聽,舞動雙刀,已與秦天鬥在了一處。未及十合,便露敗跡。
盧平見勢頭不對,大叫一聲:“妖賊休要逞凶,大刀盧平來也!”縱馬加入了戰陣。一時周、盧三隻刀鬥秦天一柄方天畫戟,到六十合上,秦天越戰越勇,以一人之力,反占上風。周、盧見狀,不覺力怯。羅泰心知再鬥下去,周、盧二人必敗,便也拍馬橫槍,徑取秦天。
這邊韓貫哈哈一笑,放任胯下坐騎,接住了羅泰,隻往死裏廝殺。韓貫使一根狼牙棒,重五十斤,耍起來兀自舉重若輕。羅泰見不是對手,戰及十五合,便要逃命,卻被韓貫趕上一棒,打得盔破顱裂,腦漿迸濺而亡。那邊秦天也已勝算在握,隻待二人心慌,便好結果。果然,周遊見主將戰死,雙刀舞得不甚靈動,被秦天覷個正著,攔腰斬於馬下。盧平架得一招半式,見羅、周俱死,而韓貫已掩大軍呐喊掩殺而來,不覺手中無措,刀不成法,被秦天生擒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