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修這兩天忙著訓練狼牙營的士兵,想把狼牙營的力量整合起來。
隻是,太倉促了。
這麼短的時間,士兵們不明白團體作戰,不知道怎麼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地形地貌,也不明白狙擊偽裝等,就算是劉修填鴨式的塞進去,也是收效甚微。營中的士兵正在訓練槍法,這是見效最快的訓練,抵近開戰的時間,能提高一點是一點。
此起彼伏的槍聲,在營中不斷的響起。
士兵的訓練,熱火朝天。
“踏!踏!”
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士兵跑到劉修的身前,行禮道:“劉把總,將軍有請。”
“我馬上去。”
劉修回答了一聲,讓梁慶負責士兵的訓練,然後往沙春元的營帳行去。
來到營帳中,劉修目光落在端坐在正上方的人身上。不是沙春元,是一個四十出頭的中年人。他頭戴紅起花珊瑚頂戴,身穿九蟒五爪蟒袍,胸前的補服是一隻錦雞。劉修一看來人的官服,心中咯噔一下,這是二品文官的官服,在滿清朝廷中,已經是封疆大吏級別的存在。
沙春元作為大沽炮台的主將,坐在左側的第一位。
劉修剛走到中央,沙春元就介紹道:“劉修,這是直隸總督譚大人。”
“卑職拜見總督大人。”
劉修連忙行禮,他沒想到譚廷襄竟然來了大沽炮台。
在劉修的記憶中,曆史上的譚廷襄,曾經上書鹹豐帝,要求開戰,並關閉上海、寧波、福州、廈門的通商口岸,和洋人停止貿易。最終,譚廷襄的建議被否定了。戰事打響後,譚廷襄見英、法、美、俄聯軍來勢洶洶,大沽口又守不住,無奈逃走,導致大沽口失陷。
譚廷襄麵容嚴肅,擺手示意劉修落座,緩緩道:“沙將軍說你文武兼備,是抵抗洋夷的中流砥柱。本官想看一看,到底是什麼樣的英才。”
劉修身子略微前傾,不卑不亢的道:“卑職才疏學淺,都是沙將軍的青睞。”
譚廷襄說道:“本官有一個問題,如今洋夷的戰艦逼近大沽口,叫囂著要攻下大沽炮台。對於這一戰事,你怎麼看?”
劉修神色從容,擲地有聲的道:“癡人做夢!”
“原因?”譚廷襄問道。
對於劉修,他有些驚訝劉修的年輕,其餘沒有太多的特殊印象。譚廷襄為官數十年,見慣了大風大浪,更見了無數的年輕俊傑,早已經波瀾不驚了。唯一令譚廷襄有所期待的,是沙春元說劉修能抵擋洋夷,這是他最看重的事情。
劉修略作思考,道:“回稟總督,卑職認為洋夷無法攻克大沽口的原因有三。”
“第一,大沽口兵強馬壯。大沽口駐紮了近萬士兵,這樣的一股力量,就算是攻打洋夷,都有極大的勝算,更別說借助大沽口的地利優勢駐守。洋夷不過兩三千人,大沽口的兵力占了絕對的優勢,他們無法取得半點優勢。”
對這一優勢,劉修的心中,其實是相當不認同的。大沽口看似有萬餘士兵,真正能戰鬥的精銳,能有兩千士兵就不錯了。
當著譚廷襄的麵,劉修不能墜了自己人的威風。
譚廷襄聞言,微微一笑。
劉修豎起食指和中指,繼續道:“第二,大沽口具備了完整的火力攻勢。時至今日,大沽炮台有大炮台五座、土炮台12座,以及土壘13座。除此外,還有無數的小炮。一旦開戰,洋夷的戰艦必定陷入火炮中。洋夷為什麼要撤銷大沽口的防守呢?就是因為忌憚大沽口的大炮。”
譚廷襄聽完後,忍不住點了點頭。
聽到第一點的時候,譚廷襄的心中有些不以為然,以少勝多的例子並不少見。但他聽了第二條分析,覺得頗為靠譜。
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數次交涉,讓朝廷交出大沽口炮台。
其原因,就是忌憚大沽口炮台。
劉修察言觀色,知道譚廷襄聽進去了,繼續道:“第三,大沽口炮台的糧食和武器不存在補給問題。大沽口是軍事重鎮,有足夠的糧食和武器,反觀洋夷,所有的戰艦停在海上。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和煤炭,一旦無法在短時間攻克大沽口,補給就成了問題。時間一長,洋夷必定不攻自破。不論是打消耗戰,還是打持久戰,洋夷都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