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海上強藩(1 / 3)

就在李弈心中彷徨掙紮之時,賈似道卻也不得不陷入了同樣尷尬的境地。在前些時日的朝堂風波中,他可謂是先勝後敗,沒有占到一點便宜,心中著實懊惱。可正當他醞釀如何再次打擊反對者之時,卻忽然傳來了蒙軍在襄樊四周大肆修築堡壘的消息。

他早先便知道蒙軍已經在襄樊東南和東北各修築了一處堡壘,但當時卻仍然抱著“襄樊城池堅深,兵儲支十年”,蒙軍絕不會有耐心耗下去的心思,因此終究沒有派軍隊救援。可如今蒙軍大肆修築堡壘,戰略意圖已變得相當明顯,正是打算要長期圍困襄樊。

如果此時仍然置之不理,那襄樊與外界的聯係將被完全切斷,徹徹底底的成為兩座孤城,而襄樊一旦失守,他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平章軍國重事又絕對脫不了關係……

反複權衡利弊之下,賈似道終於將其他事暫且擱置,急命京湖安撫製置使呂文德派軍進行反包圍作戰,至此,轟轟烈烈的襄樊大戰拉開了序幕。

鹹淳五年七月,繼張世傑兵敗赤灘圃之後,沿江製置使夏貴奉命率軍救援襄陽,遭到蒙軍伏擊,兵敗虎尾洲,損失慘重。

鹹淳六年春,蒙古中書右丞相史天澤在襄樊西部的萬山堡、百丈山築長圍,又在南麵的峴山、虎頭山築城,連接諸堡,完全切斷了襄陽與西北、東南的聯係。

同年四月,呂文煥出兵襄陽,攻打萬山堡,誤中張弘範、李庭誘敵深入之計,大敗而歸。九月,賈似道命殿前副都指揮使範文虎率水軍增援襄陽,蒙軍水陸兩軍迎戰,範文虎大敗,乘輕舟逃歸。

鹹淳七年春,範文虎再次援襄失利,損失戰艦一百餘艘。四月,京湖製置大使李庭芝招募民兵三千人,以輕舟百艘裝滿兵甲物資,派張順、張貴救援襄陽,二張轉戰一百二十餘裏,於五月底進入襄陽城,然張順戰死。

七月,張貴與範文虎約定南北夾擊,打通襄陽外圍交通線,因範文虎先行退卻,張貴在龍尾洲兵敗身亡,自此,南宋再也無力救援襄樊,而襄樊與外界的聯係亦徹底中斷。

同年十一月,蒙古正式改國號為元,加緊對襄樊的進攻,並於鹹淳八年秋采取了分割圍攻戰術,開始對樊城發動總攻,襄樊之戰宣告進入尾聲。

****************************************

鹹淳八年十二月,安平官學。

課舍內很靜,嚴魁威嚴的望了望下麵的學生,抑揚頓挫的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此三綱可謂人盡皆知,但爾等可明白其中之意?”

話音一頓,看著有些疑惑的學生,他緩緩道:“三綱乃是指於國於家的確要以君、父、夫為主,臣、子、妻為輔,但君、父、夫卻要為臣、子、妻作出表率,而臣、子、妻也不能盲從於君、父、夫。”

他呷了一口茶,繼續道:“聖人曰: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此言便是指做兒子的若看到父親有不義的行為,就應該直言相勸;為人臣子的若看到君王有不義的行為,就應該進言勸止,隻要是不義的事情,不管是什麼人做的,都要大膽的直言相勸。做兒子的如果一味盲從父親的命令,那又怎能稱為孝子呢?

由此可知,如今世人將董子(董仲舒)三綱之說曲解為‘臣、子、妻必須絕對盲從於君、父、夫’是錯誤的,董子身為儒學大家,所著學說絕對不可能違背孔孟之道。”

說著,他再次環視了一眼正襟危坐的學生,肅容道:“世人之所以會曲解聖賢所言,是因聖人之道太過博大精深所致,而老夫方才所說見解乃是製置使大人前些時日才提出的,確實深符聖人之道,爾等需用心領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