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臥薪嚐膽(1 / 2)

窗外的小鳥在樹上歡快的叫著,書房內的李弈卻置若罔聞,閉著眼睛躺在藤椅上仿佛已經進入了夢鄉,任由李淩手中的扇子輕輕揮動。

“淩哥兒?”書房的門是敞開的,秦中突然探頭進來輕聲叫道。

李淩急忙向秦中做了個噤聲的手勢,起身輕手輕腳的走到門前,小聲道:“秦管家,老爺昨晚一夜沒睡,這才剛剛睡著。”

秦中輕輕“哦”了一聲,道:“那我叫他等會兒再過來吧。”

說完,他還未及轉身,便見李弈睜開了眼睛,問道:“誰來了?”

秦中立時停住身子,先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才躬身答道:“老爺,是祝都頭來了。

李弈聞言點點頭,抬手搓了搓臉,起身道:“這麼快便回來了,叫他進來吧。”

秦中急忙恭恭敬敬的應了,轉身疾步而去,不一會兒便領著祝青走了進來。李淩則在秦中出去之時便已乖巧地準備好了茶點,見祝青進得書房,急忙將茶點奉上,隨即和秦中一起退了下去。

祝青身穿一身青色的袍子,臉上盡是風塵之色,見了李弈深施一禮,笑道:“大人,卑職回來了。”

李弈聽出了祝青語氣中的親切之意,也是展顏笑道:“先坐下再說不遲。”

說完,見祝青依言坐下,才接著問道:“此次成效如何?”

祝青聞言抬頭道:“幸不辱命,卑職此次招募工匠一千二百有餘,流民近五千之數,已經悉數遷至台灣安置。”

話音一頓,他臉上忽然閃過一絲驚疑之色,道:“大人,您可是身體不適?臉色怎的這麼難看?”

李弈先是一怔,伸手摸了摸臉頰,才苦笑道:“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臉色怎會好的起來?”

李弈此句有感而發,確是實情。這些時日以來,為了加強對各縣的控製,他先是將各縣的弓手和鄉兵徹底整頓了一番,隨後將閑置在台灣不願“解甲歸田”的一眾廂軍軍官悉數調回,與從市舶司軍中精心挑選的心腹之人互為主副,分赴各縣統領弓手和鄉兵,將各縣的防務徹底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之後,便是更加讓人費心的稅法之事。李弈知道古時的經濟結構與二十一世紀大不相同,就算精通現代稅法的話,照搬過來也絕對不會合適,而他又不了解在後世大獲成功的 “一條鞭法”以及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的具體細節,因此才提出了按田不按丁、免去人頭稅等與這兩條稅法的主要內容比較接近的建議,任由葉同自己去摸索。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葉同新製定的稅法居然洋洋灑灑的有將近二十萬字之多,實在令他瞠目結舌。不過,瞠目結舌歸瞠目結舌,稅法可是半點也不能馬虎的東西。他逐條逐項的仔仔細細研究、推敲了十多天,才將其中的利弊得失分析清楚。隨後,又用了幾天時間修改了其中一些細節,等自認為並不比“一條鞭法”以及 “攤丁入畝法”差了,這才確定在台灣付諸實施。

等忙完這些,安平的管理模式問題也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他反複斟酌多日,為了防止日後文人們詬病他早有不臣之心,終究還是沒有將安平命名為縣,而是以鎮稱之,以葉同為鎮守,主抓安平的全麵事宜。

另以“赴澎湖主持訴訟”為名,從刑獄推官鄒傑處抽調一積年老吏任安平鎮司,主管刑獄之事,從市舶司軍中抽調一都頭任安平鎮撫,主管治安揖盜,從市舶司抽調一人任稅官,主管征繳賦稅。

除此之外,他又任命自己的親衛郝隨為安平鎮督,專司督察以上諸人有無貪墨害民之舉,但嚴令其不許對眾人的施政指手畫腳,如發現眾人有不法之事,也隻需將事實勘定後上報即可。

就這樣忙忙碌碌了近兩個月,李弈才將這些事情理清頭緒,其餘的如“各衙”所需屬吏、人手等事宜便交由了各自主官去辦理,自己則一心準備應對臨安方麵可能做出的反應。

進入五月份,朝廷果然有了動靜,但卻大的一波三折、超乎想象,著實令人驚心動魄。李弈先是於上旬收到了印製著 “右丞相兼樞密使葉夢鼎去職”消息的邸報,頓時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