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大政方針(2 / 2)

除此之外,李弈提起過的土人果然也頻頻出現。最初,這些人全都光著身子,隻在腰間圍一條草裙,手中一般持著竹子做成的長槍,或者拿著十分簡陋的弓箭,到田裏偷摘蔬菜。幸好李弈早已打了招呼,因此葉同對他們的態度很友好,經常周濟他們一些食物。

到後來,這些土人見眼前這些奇怪的人如此友好,漸漸的便不再手持武器到田裏偷嘴吃,而是拿著一些獵物前來換取自己愛吃的東西。葉同乘此機會,吩咐眾人教他們一些農桑之術,但往往是教的人比活半天,土人們才學會一點,不過可喜的是與這些土人相處的還算不錯,時間長了之後絕對會有效果。

一席話說完,李弈抬頭望了望葉同變的有些黑瘦的臉,肅容道:“這些時日,葉先生的確是勞苦功高,讓本官著實感動。”

話音一頓,忽然笑道:“不過,日後想必會更忙。”

葉同微微一笑,說道:“大人有事盡管吩咐,葉同必定不會讓大人失望。”

李弈點點頭,道:“常言道‘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如今安平已勉強有了‘小麻雀’的身體,這五髒嘛,還需盡快給它配齊。”

見葉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他繼續道:“如今我朝的稅法基本乃是沿襲唐朝的兩稅法,但卻過於繁重,在台灣實行起來不甚合適。本官考慮,除人頭稅一項必須抹去外,其餘的你先斟酌一下,過幾日再議。”

葉同早就知道李弈的想法甚是獨特,因此對他張口便抹去“人頭稅”一項並不奇怪,但終究還是忍不住提醒道:“大人,白砂糖和‘寒熱丸’一時之間雖說可以牟得巨利,但日後不免會被他人學去,到時利潤自然下降,而其他作坊又不複壟斷優勢,大人萬萬不可將其作為倚仗。”

李弈聞言暗自點頭,葉同的擔心確實很有道理,他也知道今後一段時間內台灣的經濟體製絕對處於不太正常的範疇之內,先不說那些新建的作坊完完全全的屬於‘國營企業’,就連新招募的工匠和澎湖水師都在以後世的‘非農業’人口在進行管理。

雖然這種方式在二十世紀已經被證明並不可取,但在當前來說,卻是沒有辦法的事。現在的台灣對擁有著雄厚資本的商賈來說,根本就沒有吸引力,在有實力搞政府借貸或者大陸發生戰亂之前,僅憑現有的這些居民來撐起台灣的手工製造業,隻有投資搞‘國營企業’這一條路可行。

但日後發展私有經濟卻是勢在必行的,到時一旦‘國營企業’遭受巨大的衝擊,那他抵抗蒙古所需的巨大資金勢必會轉嫁到稅收上,如果因為此時稅率定的過低導致日後出現不必要的麻煩確實是有些得不償失。根本,還是在不能預測日後經濟規模的大小上。

想到這裏,李弈微微一笑,道:“葉先生放心,本官對稅法並不是很熟,還是要靠你費心修訂。不過,這人頭稅確實沒有什麼必要,還是撤去的好。”

葉同聞言長出一口氣,心道:這就好,隻要你不‘一腔熱血’的任性妄為就好。

他心中正自轉著念頭,便聽李弈沉吟一聲,接著道:“你回去後,暫時先仿照各縣將‘衙門’建起來,到時我會將人選通知於你。另外,等你臨走之時,再帶上祝青招募的教書先生,一定要讓十三歲以下的孩子全部入學讀書。”

葉同聞言一愕,驚道:“這麼早嗎?若是那些教書先生亂嚼舌頭,又該如何是好?”

李弈哈哈一笑,道:“他們去了難道還想回來不成?”

說著,他忽然站起身來,踱了幾步道:“日後再築新城,也一並按今日所議辦理。”

葉同聞言立時站起身來,說道:“葉同這幾日趕緊修訂稅法,到時再請大人過目。”

話音剛落,忽聽書房外李淩道:“老爺,尚指揮使有極要緊的事求見。”

李弈聞言一怔,心道:什麼事這麼要緊?

PS:該死的作者專區終於可以登陸了!

《宋史?馬曼傳》記載: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元軍攻靜江(今桂林)。破城之後,宋軍部將婁鈴轄率二百五十人堅守月城(即甕城) ,元軍圍困十餘日,最後, 孤立無援全軍自殺殉國,用於自殺的武器就是一巨型鐵火炮。“擁一火炮燃之,聲如雹,震城土皆崩,煙氣漲天外,兵(指月城外之元軍)多驚死者。火熄,入視之,灰燼無遺矣”,由此可見鐵火炮雖然不足以炸開襄陽那樣的堅城,但威力已不可小視。

另,下章預告:《兵行險招》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