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當然明白“光潔如新”的含義是什麼,然而她真的難以達到“光潔如新”這個標準。為此,她陷入迷茫痛苦之中,也哭過鼻子。這時,她麵臨著人生第一步該怎樣走下去的抉擇:是繼續幹下去,還是另謀職業?繼續幹下去——太難了!另謀職業——知難而退!人生的第一步路就這樣以失敗告終?她是曾經下過決心的,無論做什麼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優秀,如果就這樣退縮,自己又很不甘心。
就在此關鍵時刻,同在一個單位的前輩讓她重新振作起來。這個前輩的工作和她一樣,不同的是,前輩一遍遍地擦洗著馬桶,直到擦洗得“光潔如新”,然後,他從馬桶裏盛了一杯水,一口氣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強。實際行動勝過萬語千言,他沒有說一句話就告訴了她一個極為樸素、極為簡單的真理:光潔如新,要點在於“新”,新則不髒,因為不會有人認為新馬桶髒,也因為新馬桶中的水不髒,所以是可以喝的。反過來講,隻有馬桶中的水達到可以喝的潔淨程度,才算是把馬桶擦洗得“光潔如新”了,而這一點已被證明是可以辦到的。
看到這一切,她目瞪口呆,感到一種從身體到靈魂的震顫,她痛下決心:“就算一生洗廁所,也要做一名洗廁所中出類拔萃的人!”從此以後,她成為一個全身心投入的人,她的工作質量也達到了那位前輩的高水平。當然,為了檢驗自己的自信心,為了證實自己的工作質量,她也多次喝過廁所裏的水。她很漂亮地邁好了人生的第一步。從此,她踏上了成功之路,開始了她的不斷走向成功的人生旅程。
多年過去了,這個當年洗馬桶的日本女孩成了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員——郵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聖子。
野田聖子的成功源於她堅定不移的人生信念:“就算一生洗廁所,也要做洗廁所的人中最優秀的一個。”這一點使她擁有了成功的人生,使她成為幸運的成功者、成功的幸運者。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他的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的投影,它的美與醜、可愛與可憎,全操縱於你之手。
作為公司的一員,拿著公司的薪水,就應該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站在公司的立場上,以高度的敬業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樣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得到老板的青睞,否則就會步入平庸。
大衛和拉奧是同班同學,兩個人大學畢業後,恰逢英國經濟動蕩,都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便降低了要求,到一家工廠去應聘。恰好,這家工廠缺少兩個打掃衛生的職員,問他們願不願意幹。大衛略一思索,便下定決心幹這份工作,因為他不願意依靠領取社會救濟金生活。
盡管拉奧根本看不起這份工作,但他願意留下來陪大衛一塊兒幹一陣子。因此,他上班懶懶散散,每天打掃衛生時敷衍了事。一次、兩次、三次,老板認為他剛從學校畢業,缺乏鍛煉,再加上恰逢經濟動蕩,也同情這兩個大學生的遭遇,便原諒了他。然而,拉奧內心深處對這份工作抱著很強的抵觸情緒,每天都在應付自己的工作。結果,剛幹滿三個月,他便徹底斷絕了繼續幹這份工作的念頭,辭了職,又回到社會上,重新開始找工作。當時,社會上到處都在裁員,哪兒又有適合他的工作呢?他不得不依靠社會救濟金生活。
相反,大衛在工作中,拋棄了自己作為大學生——高等學曆擁有者的身份,完全把自己當作一名打掃衛生的清潔工,每天把辦公走廊、車間、場地都打掃得幹幹淨淨。半年後,老板便安排他給一些高級技工當學徒。因為工作積極、認真勤快,一年後,他成了一名技工。盡管如此,他依然抱著一種積極的態度,在工作中不斷進取,認真負責。兩年後,經濟動蕩的局麵稍稍穩定後,他便成為老板的助理。而拉奧此時才剛剛找到一份工作,是一家工廠的學徒。但是,他認為自己是高等學曆擁有者,應該屬於白領階層。結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仍然把活兒幹得一塌糊塗,終於在某一天又回到街頭,去尋找工作。
在這個故事中,大衛正是憑借著自己敬業的精神,才得到老板的青睞,一步步走向卓越的,而他的同學拉奧因為缺乏敬業的工作態度隻能步入平庸。
當然,有些人天生就具有敬業精神,任何工作一接手就廢寢忘食,但有些人則需要培養和鍛煉敬業精神。如果你自認為敬業精神還不夠,那就強迫自己敬業,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做任何事,讓敬業精神成為你的習慣,那樣你才能夠擺脫平庸,走向卓越。
)第四節 要以老板的心態對待工作
⊙以老板的心態對待公司,你就會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老板樂於使用的人、一個可能成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員工,他們總以打工者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他們認為,公司是老板的,我隻是替老板做事,工作做得再好,為公司賺再多的錢,得好處的還是老板,企業的命運與自己無關。
員工如果以這種心態對待公司、對待自己的工作,就肯定不會全力以赴去做該做的事,也不會像老板一樣去思考,更不會像老板一樣去行動,當然也就不會像老板一樣處處為公司著想。那麼也就千萬別指望老板重用你、提升你,打工仔將是你永遠的身份。
英特爾總裁安迪·葛洛夫應邀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生發表演講,提出這樣的建議:“不管你在哪裏工作,都別把自己當成員工——應該把公司看作自己開的一樣。”
隻要你以老板的心態去對待公司,以老板的心態去做好你所從事的工作,你就會在職場中慢慢成長起來,最後獲得成功。
以老板的心態要求自己,跟企業的發展並沒有實質上的衝突。恰恰相反,如果每一位員工都帶著老板的大局觀去工作,可以想象公司該是怎樣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
有位叫王昆的員工,老板派他到意大利的一家分公司收拾殘局。那家分公司連年虧損,老板想把那裏的員工全部裁掉,並把公司的貨物運回來。雖然老板叫他去的使命是把公司關掉,但他決定改變老板的安排,讓這家分公司東山再起。
他是這樣想的:盡管自己隻是一個員工,但應該時時以一個老板的心態來自我要求,如果自己能讓一家即將倒閉的公司起死回生,這不更能證明自己的價值嗎?
當以老板的心態來自我要求時,你就不會隻以達到公司的目標為滿足,而是會提出一個更高的目標來實現自我滿足,這等於是在挑戰自己,而不是在做給老板看。
隻有時刻以老板的心態要求自己,自己才能有當上老板的那一天。什麼樣的心態將決定我們過什麼樣的生活。當你具備了老板的心態,你就會去考慮企業的成長,就會去考慮企業的明天,就會感覺到企業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就知道什麼是自己應該去做的、什麼是自己不應該去做的,就會像老板一樣去思考,就會像老板一樣去行動。
譚丁是沃爾瑪中國的總商品經理。從1995年沃爾瑪中國開始籌備的時候,剛剛從上海交大畢業的譚丁就加入了這家世界最大的公司。由於對采購工作根本沒有任何經驗,當時的譚丁工作進行得極其艱難,但是,她始終堅持一個原則,隨時都要想著為公司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正是有了這種老板的心態,她在工作中逐漸積累經驗,逐漸掌握了談判的要訣和技巧,同時注意把握一種雙贏,考慮到供貨商的利益,終於打開了采購工作的局麵。就這樣,她從一個普通的采購員升任到助理采購經理,再到采購經理,到現在已經成為總商品經理。
如今她已經成為沃爾瑪的tmap計劃培訓人員,這個培訓計劃的目標就是成為接班人,可能是上一級主管,也可能是更高的管理層。同事們都認為她會有無限量的上升空間。
譚丁的事例告訴我們,一個以老板的心態對待公司的人,無論在工作中遇到什麼困難,都會時刻從公司的利益出發,以超強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另外,一個以老板心態對待自己工作的人應當時刻忠於自己所在的團隊。如果隨時準備另謀高就,那麼你根本就不屬於這個集體,你“在企業中工作”也僅僅是形式上的,這個集體對你而言,隻是你謀求利益的一個階梯。在一個企業裏,這樣的員工是企業的一個潛在危機,因為他們隨時可能對自己的工作撒手不管,甚至會成為對手企業中的一員,來和之前的企業競爭。
“我屬於這個企業,並不僅僅因為我在這裏工作,因為我的內心告訴我,我對企業負有責任,我必須忠誠於我的企業。”在一個企業年終總結大會上,一位獲得嘉獎的優秀員工這樣說。的確,一個人屬不屬於一個企業,並不僅僅在於他是否在企業工作,關鍵看他的心在不在企業,他有沒有像老板一樣將責任心完全放在企業上。
有了老板心態,你就會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老板樂於接受的人,從而也是一個可托大事的人。因為一個為公司盡職盡責完成工作的人,往往已經把這份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業,自己的事業是公司事業的一部分,公司的事業也就是自己的事業。
)第五節 做工作的“終結者”,讓問題止步
⊙工作中,你對待問題的態度往往決定了問題能否被你解決以及解決的順利程度。如果對問題心存畏懼,那麼,你隻能成為問題獵物;隻有直麵問題,追查出問題根源,徹底解決問題,你才能成為問題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