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執行到位,你才能讓自己不可替代(2 / 3)

米開朗琪羅作為一名無與倫比的藝術家,其卓越的才華是他手裏的王牌。有不可替代性,就可以讓自己的地位堅不可摧。擁有特殊才能的人不需要依賴特定的上司或特定的工作場所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尼克鬆當總統時,白宮幾次進行內閣改組,但基辛格始終保有一席之地,這並不是因為他是最好的外交官,也不是因為他與尼克鬆相處融洽,更不是因為他倆有共同的政治理念,而是因為他涉足政府機構內的領域太多,除掉他會導致極大的混亂。

無論是米開朗琪羅還是基辛格,他們的成就都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一個人擁有了別人不可替代或逾越的能力,就會使自己的地位變得十分穩固。因此,讓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讓自己的技能無可取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同樣,在職場中擁有卓越的才華也可以讓你成為老板眼中不可替代的員工,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要想讓自己不可替代,就必須在工作崗位上不斷磨煉自己、積累經驗,從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約翰·布勒就是抱著這樣的工作理念,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約翰20歲時進入工廠工作。一開始,他就對工廠的生產情形做了一次全盤的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車由零件到裝配出廠,大約要經過13個部門的合作,而每一個部門的工作性質都不相同。

他當時就想:既然自己要在汽車製造這一行做一番事業,就必須對汽車的全部製造過程都能有深刻的了解。於是,他主動要求從最基層的雜工做起。雜工不屬於正式工人,也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哪裏有零活就要到哪裏去。因為這項工作,約翰才有機會和工廠的各部門接觸,因此對各部門的工作性質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當了一年半的雜工之後,約翰申請調到汽車椅墊部工作。不久,他就把製椅墊的手藝學會了。後來他又申請調到點焊部、車身部、噴漆部、車床部等部門去工作。在不到五年的時間,他幾乎把這個廠的各部門工作都做過了。最後他又申請到裝配線上去工作。

約翰的一位朋友傑克對約翰的舉動十分不解,他問約翰:“你工作已經五年了,總是做些焊接、刷漆、製造零件的小事,恐怕會耽誤前途吧?”

“傑克,你不明白。”約翰笑著說,“我並不急於當某一部門的小工頭。我以能勝任領導整個工廠為工作目標,所以必須花點時間了解整個工作流程。我正在把現有的時間做最有價值的利用,我要學的,不僅僅是一個汽車椅墊如何做,而是整輛汽車是如何製造的。”

當約翰確認自己已經具備管理者的素質時,他決定在裝配線上嶄露頭角。約翰在其他部門幹過,懂得各種零件的製造情形,也能分辨零件的優劣,這為他的裝配工作增加了不少便利。沒過多久,他就成了裝配線上最出色的人物。很快,他就晉升為領班,並逐步成為15位領班的總領班。

敬業的員工會把工作當成鍛煉自己、深入了解公司情況、加強公司業務知識、熟悉工作內容的機會,增強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

在職場上,沒有終生的雇傭關係,如果你的發展跟不上職業的發展,那麼你就會成為公司可有可無的人。

)第四節 為企業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機遇隻垂青有準備的人,需要我們自己主動去抓取。在企業中,隻有那些將自己的才華、智慧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公司,能夠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過人的職業素養為企業服務的人,才能夠得到更多的機會。

機會麵前人人平等,但機會並不會憑空授予每一個人,它需要你自己去爭取。而在一個單位裏,機會最多的員工肯定是那些執行能夠到位的人。因為隻有從來都不辱使命的員工,才能讓上級很放心地把機會給他,沒有領導會拿企業的輸贏給不成器的員工去賭。

曾名列香港富豪榜第三位的鄭裕彤集“珠寶大王”“地產大鱷”“酒店巨子”等頭銜於一身,是香港金行龍頭老大“周大福”的掌門人。

20世紀50年代,他涉足房地產,收獲頗豐。他興建、收購、管理的酒店有百餘家之多,形成了一個環球酒店王國。在商界,他因敢作敢為,決策大膽,被稱為“鯊膽大亨”。

1925年8月26日,鄭裕彤出身於一戶貧寒的家庭。為了養家糊口,小學畢業後,鄭裕彤就走上了打工的道路。

1940年,15歲的鄭裕彤便到父親的朋友周至元所開的“周大福金鋪”去當學徒。他從雜役幹起,每日早早趕到金鋪掃地、抹灰、倒痰盂、洗廁所。等弄停當了,其他夥計才姍姍而來,開鋪門做生意。那時,在店裏做事的夥計都希望自己將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鄭裕彤也不例外。但鄭裕彤與一般的夥計不一樣,他還特別愛動腦筋,想事情總會比別人想得更多,什麼事情到他手裏總會給人出乎意料的結果。

一天,周老板派鄭裕彤去碼頭接一位香港親戚。這時候,有一位南洋僑商上碼頭後,就向人打聽上哪兒能兌換港幣。鄭裕彤靈機一動,就走上前說周大福金鋪可以兌換,價格也最公道,隨即,鄭裕彤就把這位僑商帶進了周大福金鋪,之後又趕回碼頭接香港來的東家親戚。鄭裕彤的這一舉動得到了周老板的肯定,周老板也慢慢地留意起這個有心的小夥計。

還有一次,夥計們開工好一會兒了,鄭裕彤才氣喘籲籲地跑進來。周老板很奇怪,鄭裕彤平日裏比誰都早到啊。於是他把鄭裕彤叫到辦公室,打算問個究竟:

“你從哪裏來?為什麼遲到了?”

“我看人家珠寶行做生意去了。”

周老板心裏暗暗吃驚,鄭裕彤可著實不同於一般的埋頭苦幹悶不出聲的夥計啊。但是他不動聲色,仍繼續問:

“那你說說,你看出什麼名堂沒有?”

“我看別人家的生意比我們店裏做得精明,隻要客人一踏進店門,店裏的老板、夥計總是笑臉相迎,有問必答;無論生意大小,一視同仁;即使這回生意做不成,但給人家留下了一個好印象,下回還會光顧!”周老板聽了之後十分高興,他當然明白,這些都是經商的訣竅,能從一個小學徒口中說出來,就更加難能可貴了。他沉吟片刻,又問:

“就是這些了?”

“當然還有,店鋪一定要選取在生意旺地,門麵要裝潢得新穎別致,珠寶行和金鋪更要豪華氣派,不能簡陋。”

鄭裕彤這一席話讓老板對他更是刮目相看,認定這個小夥計將來會有前途。自那以後,周老板總是有意識地培養鄭裕彤,提拔他當店裏的主管,使他能施展才華,並且還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了他,以便他能更踏實地替自己打理生意。

再後來,鄭裕彤的機會便不請自來。1945年,周老板讓鄭裕彤到香港大道去開設一家分店,鄭裕彤欣然接受了這個指令。

為了顯示出周大福金鋪的富貴氣派,鄭裕彤幾乎跑遍了港九所有的金銀珠寶行,集各家所長後,推出了一流的裝修。不久,分店的經營就上了正軌,營業額也日漲月升。後來,周老板便把經營權全權交給了鄭裕彤。至此,周大福金鋪實際上已經是鄭裕彤獨掌大旗。

在鄭裕彤的經營下,現在的周大福已經成為香港珠寶行和金鋪的代名詞。這不僅僅是周大福的成功,更是鄭裕彤的成功。

如果當年鄭裕彤也像其他員工一樣,隻是埋頭死幹活兒,不能將工作做到最好,引起老板的注意,他是不可能有這麼大的發展機會的。

普通的員工,隻是按照固有模式工作,而這種工作態度是不可能讓他有很大發展機會的。而執行到位的員工,總是善於創新,也總是善於創造奇跡,還能讓老板覺得他不可替代,也因此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在公司更能有所發展。下麵關於馮躍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證明。

馮躍雖然已經在社會上工作了好幾年,自己的能力也培養和提高了不少,可是,從事銷售行業對他來說還是第一次。

幾天前,馮躍剛剛從技術部調到銷售部,對這裏的一切程序都還不太熟悉,但他還是對未來滿懷信心,堅信隻要自己處處為企業著想,一切就都不會錯。馮躍所在的是一家服裝公司,在他調來不久後,底下的一個生產車間就出了大問題。有一批男裝針織外衣因為沒做好縮水測試,出現了成衣製成品普遍縮小的情況,無法發貨。製成品一旦作廢,將是一筆很大的損失,公司急忙召集相關人員連夜討論處理辦法。

在討論會上,眾人七嘴八舌,紛紛出主意,可全都是以次充好或者幹脆當作次品賣掉的餿主意,沒有一個讓老板合意的。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馮躍站了起來,他主張把所有縮水成衣重新加工,根據實際尺寸製成相對比例的童衣,這樣既可以減少廠裏的經濟損失,也可以避免損壞廠裏的名譽。這個建議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認同,他立刻拍板決定由技術部負責設計,由馮躍負責監督和聯係銷售。

不久,童衣完成了,但馮躍檢查的時候發現有很多並不合格,還存在很大的質量問題。於是他不顧其他人的反對,堅決要求返工,並為此得罪了一些人。老板在得知這件事後,找他談話,拍著肩膀告訴他:“你做得對,廠子的名譽和牌子最重要,如果再有什麼問題,讓他們直接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