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執行到位,你才能讓自己不可替代(3 / 3)

在老板的支持下,馮躍的返工要求得到了順利執行,製成後的童衣也迅速找到了銷售商,並且銷量出奇得好。

在這次歪打正著之後,廠裏又建起了童衣製作車間,進一步擴大了生產規模。馮躍也因為這次的出色表現得到老板的嘉獎,並在一年之後,榮升部門銷售主管。

一個執行到位的人必定是一個替企業著想的人。他們明白,企業發展了,自己才能發展。企業的牌子是砸不得的,一失足成千古恨,馮躍深諳這個道理,也因此與別人相較目光更為深遠、更勝一籌,也因此比別人發展得更快,機會也更多。

有人總抱怨自己沒有機會,或總是錯過機會,卻從不問問自己究竟為企業做了什麼,又能夠貢獻出什麼。

)第五節 向老板證明你是可以托付大事的員工

⊙沒有任何一位老板敢於將最關鍵的業務托付給一個做事能力差、個人品行惡劣的人。而要在企業中贏取更多的機會,就要用能力來向老板證明:自己是可以托付大事的人物。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年輕人把自己得不到公司重用的原因歸咎於老板的不公,他們認為老板目光短淺、不識英才,對像自己這樣工作能力超強的員工不但不委以重任,而且還不屑一顧,這是老板在嫉賢妒能。他們還錯誤地認為在這樣的老板手下做事,最終會使像自己這樣的人才變成庸才,不但實現不了自身的價值,而且取得成功也變成了遙不可及的事情。

事實上,大多數老板都是聰明睿智的,他會對每一個新員工進行細心的觀察,員工的工作能力、個人品行、生活習慣、人際關係、性格情感等都在其觀察之列。直到觀察一段時間,發現沒有工作能力,個人品行又惡劣,還有著許多不良的習慣的時候,老板才會認為這個年輕人確實不是一個可造之材。

要知道,公司是老板一手創辦的,裏麵有著他的心血,他之所以不重用那些工作能力不強的人,是因為他不想拿自己苦心經營的公司當賭注。當今社會,企業的競爭實際也就是人才的競爭,擁有了人才,企業才能更好地發展下去,那些沒有才能的人當然隻會被老板解雇。

一塊大石頭往往需要小石頭的支撐才能夠放穩,麵對老板知識和管理上的不足,關鍵時刻如果你能夠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動和智慧為老板分憂解難,共同應對工作中的難題,老板對你的行動即使在嘴上不說,也會在實際行動中對你表示讚賞。

一位谘詢公司的顧問談起了他曾經服務的一家公司,該公司總裁精力旺盛,而且對流行趨勢的反應極其敏銳。他才華橫溢,精明幹練,但是管理風格卻十分獨裁,對部屬總是頤指氣使,從不給他們獨當一麵的機會,人人都隻是奉命行事的小角色,連主管也不例外。

這種作風幾乎使所有主管離心離德,大多數員工一有機會便聚集在走廊上大發牢騷。乍聽之下,不但言之成理而且用心良苦,仿佛全心全意為公司著想。隻可惜他們光說不練,以上司的缺失作為自己工作不力的借口。

然而,有一位叫李為的主管卻不願意向環境低頭。他並非不了解頂頭上司的缺點,但他的回應不是批評,而是設法彌補這些缺失。上司頤指氣使,他就加以緩衝,減輕屬下的壓力,又設法配合上司的長處,把努力的重點放在能夠著力的範圍內。

受差遣時,他總是盡量多做一步,設身處地體會上司的需要與心意。如果奉命提供資料,他就附上資料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建議。

有一次,總裁外出。在那天半夜裏,保安緊急通知幾位主管,公司前不久因違紀開除的三個員工糾集外麵一幫“爛仔”打進廠裏來了,已打傷了數個保安和員工,砸爛了寫字樓玻璃門。其他幾位主管因為對總裁心懷不滿又不夠負責任,就幹脆裝作不知道。而當李為接到通知後,立刻趕赴現場,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報警,接著又請求治安員火速增援。為控製局麵,他用喇叭喊話,同對方談判,穩住對方,直到民警和治安隊員趕來將這幫肇事者一網打盡。

這件事情過後,李為贏得了其他部門主管的敬佩與認可,總裁也對他極為倚重,公司裏任何重大決策必經他的參與及認可。

人無完人。老板也是一樣。除了在性格方麵有所缺陷之外,在某些特定知識上老板也可能會有些不足,這時候員工就應當發揮所長,用自己的特長彌補老板特定知識的不足。

當人們提及“無知”這個詞的時候,往往給人一種貶義感覺。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人人都有無知的時候,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界的影響。

通常,老板都是有著某種技術特長或專業知識的,但是作為一個管理者——傳統意義上的管理者,僅有專業知識是不夠的。技術特長隻能保證做好某一項工作,而管理工作則是千頭萬緒。還有一種情況,老板由一個部門調任到另一個工作性質截然不同的部門,他的原有的知識結構可能會造成某種無知。

要想成為老板眼中的重磅人才,還需要會察言觀色,替老板排憂解難,在公司出現矛盾時及時調節,一定要站在老板這一方。

因為老板既然是人不是神,決策就會有失誤之時。即使一貫正確,在群眾中也可能出現對立麵。這時,也許有些人會站在群眾一邊,同老板對著幹,這可就糟透了,這樣做無疑是掉進了晉升道路中難以自拔的陷阱。

聰明的做法是,當老板與員工發生矛盾時,你應該大膽地站出來為老板做解釋與協調工作。但作為老板,當最需要人支持的時候支持了他,他也就自然視你為知己。實際上,上級與下屬的關係是十分微妙的,它既可以是老板與員工的關係,也可以是朋友關係。

總而言之,要想擁有更多機會,就要求你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要善於為老板排憂解難,這更能讓老板認為你可托大事。

)第六節 成為企業的一名“專家”員工

⊙下決心掌握自己職業領域內的所有問題,使自己變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麵的行家,精通自己的全部業務,就能贏得良好的聲譽,也就擁有了一種潛在的成功秘密武器。

以色列有一則寓言講道:

一天,克爾姆城裏的補鞋匠把一個顧客殺了。於是,他被帶上了法庭,法官宣判處以絞刑。判決宣布之後,一個市民站起來大聲說:“尊敬的法官,被你宣判死刑的是城裏的補鞋匠!我們隻有他這麼一個補鞋匠,如果你把他絞死,誰來為我們補鞋?”

克爾姆城的市民這時也異口同聲地呼籲。法官讚同地點了點頭,重新進行了判決。“克爾姆的公民們,”他說,“你們說得對,由於我們隻有一個補鞋匠,處死他對大家都不利。城裏有兩個蓋房頂的,就讓他們其中的一個替他去死吧!”

這雖是則杜撰出來的寓言,卻能夠很巧妙地反映“精業”的作用。

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著我們的服務、產品、工作質量,同時也關係著集體和個人利益。要想執行到位,就必須做到“精業”,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精益求精,刻苦鑽研業務知識,爭取讓自己成為公司的“專家員工”。

重慶煤炭集團永榮電廠的羅國洲,是一名有30年工齡的普通而不平凡的員工,從燒鍋爐到司爐長、班長、大班長,至今他仍深情地愛著陪伴他成長並成熟的鍋爐運行崗位。

就是在這個崗位上,他當上了鍋爐技師,成為國內遠近聞名的“鍋爐點火大王”和鍋爐“找漏高手”;就是這個崗位,讓他感受到了一名工人技師的榮耀和自豪。

羅國洲有一副聽漏的“神耳”,隻要圈著鍋爐轉上一圈,就能在爐內的風聲、水聲、燃燒聲和其他聲音中,準確地聽出鍋爐受熱麵是哪個部位管子有泄漏聲;往表盤前一坐就能在各種參數的細微變化中,準確判斷出哪個部位有泄漏點。

除了找漏,羅國洲還練就了一手鍋爐點火、鍋爐燃燒調整的絕活,在用火、壓火、配風、啟停等多方麵,他都有獨到見解。鍋爐飛灰回燃不暢,他提出技術改造和加強投運管理建議,實施後使飛灰含碳量平均降低到8%以下,鍋爐熱效率提高了4%,為企業年節約32萬元。針對鍋爐傳統運行除灰方式存在的問題,羅國洲提出“恒料層”運行,經實施,解決了負荷大起大落問題,使標煤耗下降0.4克/千瓦時,年節約200多萬元。

羅國洲學曆不高、工種一般、職務很低,卻成為社會公認的技術能手和創新能手。他的成長經曆給我們的啟迪就是: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隻要努力,就會有收獲!

除非你實在厭惡了某個行業,否則最好不要輕易轉行。因為這樣會讓你中斷學習,降低效果。每一行都有其苦樂,因此你不必想得太多,關鍵是要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要像海綿一樣,廣泛吸取這一行業中的各種知識。你可以向同事、主管、前輩請教,還可以吸收各種報紙、雜誌的信息。另外,專業進修班、講座、研討會也都要參加,也就是說,要在你所幹的這一行業中全方位地深度發展。假若你學有所精,並在自己的工作中表現出來,你必然會受到老板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