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工作到位是優秀員工的第一標準(2 / 3)

當你在為公司工作時,無論老板安排你在哪個位置上,都不要輕視自己的工作。擔負起工作的責任來,而且盡可能多地承擔責任。每份工作都值得你追求卓越,每一份工作都有可能淘汰掉平庸的人。

其實,做到最棒、做到出色、做到卓越,並不僅僅有益於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們自己。它意味著機會、加薪、提升,以及其他更多的報酬,包括金錢、權力、名望、歡樂、人際關係的和諧、精神上的啟發、信心、開放的心胸、耐性,以及其他任何你認為值得追求的東西。對事業的無限忠誠與執著,全力以赴追求卓越、做到最棒的習慣一旦養成,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使你成為不可缺少的人物和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讓你始終被老板所器重,永遠不會失業。那時,你不但能安穩保全你的工作,同時還有能力選擇工作,或許還意味著升遷。

下麵故事中主人公的經曆就向我們證明了職場上的一條永不變更的信條:如果你不能做到卓越,那麼就隻能被淘汰,而成功的人必是做到卓越的人。

1907年,吉爾·弗蘭克剛進入職業棒球界不久,就遭到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因為他被開除了。他動作無力,因此球隊的經理有意要他走人。球隊的經理對他說:“你這樣慢吞吞的,哪像是在球場混了20年?弗蘭克,離開這裏之後,無論你到哪裏做什麼事,若不提起精神來,你將永遠不會有出路。”

本來弗蘭克的月薪是175美元,離開原來的球隊之後,他參加了亞特蘭斯克球隊,月薪減為25美元。薪水這麼少,弗蘭克做事當然沒有熱情,但他決心努力試一試。大約10天之後,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隊員把弗蘭克介紹到新凡球隊去。

在新凡的第一天,弗蘭克的人生有了一個重要的轉變。因為在那個地方沒有人知道他過去的情形,弗蘭克就決心變成最具熱忱的球員。為了實現這點,他必須采取行動才行。

弗蘭克一上場,就好像全身充上了電。他強力地投出高速球,使接球的人雙手都麻木了。有一次,弗蘭克一舉衝入三壘。那位三壘手嚇呆了,球漏接,弗蘭克就盜壘成功了。當時氣溫高達39℃,弗蘭克在球場奔來跑去,極可能中暑而倒下去,在超人的熱忱支持下,他挺住了。這種熱忱所帶來的結果,令人吃驚。

第二天早晨,弗蘭克讀報的時候,興奮極了。報上說:那位新加入的球員,無異是一個“霹靂球”,全隊的人受到他的影響,都充滿了活力。他們不但贏了,而且是本季最精彩的一場比賽。

弗蘭克的月薪由25美元提高為185美元,多了7倍。在此後的兩年裏,弗蘭克一直擔任三壘手,薪水加到最初水平的30倍之多。為什麼呢?弗蘭克自己說:“這是因為一股熱忱,沒有別的原因。”

後來,弗蘭克的手臂受了傷,不得不放棄打棒球。接著,他到菲特列人壽保險公司當保險員,整整一年多都沒有什麼成績,因此很苦悶。但後來他又變得很有熱忱,就像當年打棒球那樣。

後來,他成為人壽保險界的大紅人。不但有人請他撰稿,還有人請他演講自己的經驗。

他說:“我從事推銷已經15年了。我見到許多人,由於對工作抱著熱忱的態度,使他們的收入成倍增加。我也見到另一些人,由於缺乏熱忱而走投無路。我深信唯有熱忱的態度,才是成功推銷的最重要因素。”

可見,所有機構都隻會保留最卓越的人。成功的團隊來自於區別對待,即保留最好的,剔除最弱的,而且總是力爭提高標準。

老板總是獎賞那些最優秀的人才,同時剔除那些效率低下的員工。最高的薪水、最高的獎賞,都是給那些做到卓越的員工的。

)第四節 注重開發你的潛能

⊙一個人究竟擁有怎樣的能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否將這些能力充分地發揮出來。要想執行到位,就要全力激發自己的潛能,這樣就能創造出比別人更加優秀的業績。

上帝給每個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他給了甲10成的能力,給了乙5成的能力,給了丙1成的能力。耶穌認為,丙把1成的能力全部使出來,就應該給他100分;但是乙拿出1成能力,隻能得20分;甲拿出1成能力,則隻能得到10分。

有些時候,一個人究竟擁有怎樣的能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否將這些能力充分地發揮出來。一個人即使隻擁有一項能力,若能夠使之不斷提高、不斷增強,他也是成功的,也比那些雖擁有十項能力卻不發揮的人更能創造優秀的業績。一個人業績的好壞,主要在於工作中的表現。工作的表現主要以行為為導向,知識和能力是核心,思維模式是外圍,態度是第三層。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和思維模式不太容易很快提高或改變,但是態度很容易改變。

美國“公共議題基金會”曾對上班族進行了一項研究,其研究結果如下:

25%以下的上班族說他們是用全部的潛能在做目前的工作;

50%的人說他們隻用足夠的心力去保持目前的工作;

有75%的人說他們絕對能比現在工作得更有效率;

幾乎60%的人認為他們現在工作不如以前努力。

很明顯,有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上班族感到無聊、大材小用,以及沒有效率,他們的潛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不知道如何幫助自己或是改變現狀。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在眾人否定的言論中突出重圍,戰勝自我,發現並展現真實的自我。

有時候我們自認為的缺點,旁人眼中的我們所謂的“負麵性格”,也許恰恰是我們的潛能所在。所以我們要學會發掘自身的閃亮點,讓自己多一分自信。

事實上,沒有人能夠在一生之中成功地、完全地實現“實在的自我”所具有的全部潛能。我們的“自我”,我們表現出來的“外顯的自己”從來也沒有徹底發揮過“實在的自我”所可能發揮的力量。我們常常可以學得更多、做得更好、表現得更得體。實在的自我是不完美的,畢生之中它都朝著理想的目標前進,但是從未到達過這個目標。

真實的自我不是靜止的東西,而是活動的東西,它不會是完整的,也不會是確定的,但確實是一直在茁壯成長的。不要逃避負麵狀態的現實,逃避絕對不能戰勝自我,無論多麼痛苦,也必須麵對,然後從根本上找出問題的根源。要給自己鼓勁,學習接受這種“實在的自我”,既要接受它的優點,也要接受它所有的缺點,因為它是我們表達“自我”的唯一工具,也是突破自我潛能的最有效辦法。現在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年代,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突破固有的規則,展現全新的自我。

若一個人不相信自己能夠做成一件從未為他人所做過的事時,他就永遠不會做成它。你能覺悟到外力之不足,而把一切都依賴於你自己內在的能力時,不要懷疑你自己的見解,要信任你自己,盡量表現你的個性。

曉月在學校時是有名的才女,她不但無所不通,論口才與文采也是無人可與之媲美的。大學畢業後,在學校的極力推薦下,她去了一家小有名氣的公司。

公司裏,每周都要召開一次例會,討論公司計劃。每次開會很多人都爭先恐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隻有她總是悄無聲息地坐在那裏一言不發。她原本有很多好的想法和創意,但是她有些顧慮,一是怕自己剛剛到這裏便“妄開言論”,會被人認為是張揚,是鋒芒畢露;二是怕自己的思路不合領導的口味,被人看作是幼稚。就這樣,在沉默中她度過了一次又一次激烈的爭辯會。

有一天,她突然發現,這裏的人們都在力陳自己的觀點,似乎已經把她遺忘在那裏了。於是她開始考慮要扭轉這種局麵,但一切為時已晚,沒有人再願意聽她的聲音了,在所有人的心中,她已經根深蒂固地成了一個沒有實力的花瓶人物。最後,她終於為她的保守思想付出了代價,她失去了這份工作。

大膽地放開思路,突破自我的思想局限,努力進取,才能取得成功。

能夠執行到位的人,永遠是那些信任自己的見解的人,是敢於想人所不敢想,為人所不敢為,不怕別人眼光的人,是勇敢而有創造力的,往前人所未曾往的人,更是那些勇於向規則挑戰的人。這樣做,你便擁有了最棒員工的潛質,更有利於激發你的潛能。

)第五節 工作需要自動自發

⊙工作自動自發的員工,會勇於負責,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不僅會圓滿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還會忠心耿耿地為老板考慮,提出盡可能多的建議和信息,他們也會因此得到提升和賞識。

一切有關古巴的事情中,有一個人常常從我記憶中冒出來,讓我難以忘懷。

美西戰爭爆發時,美國總統必須立即與古巴的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係。加西亞在古巴綿延的山脈裏——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他在哪裏,也沒有任何郵件或電報能夠送到他手上。而美國總統麥金萊又必須盡快地得到他的合作。

怎麼辦呢?

有人對總統說:“如果有人能夠找到加西亞的話,那麼這個人就是羅文。”

於是總統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至於那個名叫羅文的人,如何拿了信,用油紙袋包裝好、打封,放在胸口藏好;如何經過4天的船路到達古巴,再經過3個星期,徒步穿過這個危險的島國,終於把那封信送給加西亞——這些細節都不是我想說的。我要強調的重點是:

美國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羅文,而羅文接過信之後,並沒有問:“他在什麼地方?”

像羅文這樣的人,我們應該為他塑造銅像,放在所有的大學裏,以表彰他的精神。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從書本上學習知識,也不僅僅是他人的種種教誨,而是要塑就一種精神:忠於上級的托付,迅速地采取行動,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

加西亞將軍已經不在人世,但現在還有其他的“加西亞”。沒有人能夠經營好這樣的企業——在那裏雖然有眾多人手,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其中充滿了許多碌碌無為的人,這些人要麼沒有能力,要麼不情願去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工作上拖拖拉拉、漫不經心、三心二意似乎已成常態;沒有人能夠成功,除非威逼利誘地強迫他人幫忙;或者,請上帝大發慈悲創造奇跡,派一名天使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