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說話察言觀色(2)(1 / 3)

有些時候顧客並沒有拿定主意到底要買什麼樣的商品,然後走進你的商店挑了半天,翻出了一大堆產品,弄得亂七八糟卻沒有購買一件。這時候,你可能會生氣,當著顧客的麵說出你的不滿,結果當然不言而喻。但假若你換一種心境來麵對這樣的情況,效果可能就大相徑庭了。你可以將不滿的心情隱藏起來,用耐心等待顧客挑選完,並且用真情對待他,說不定,他會因為你的熱情誠懇而感動,心甘情願地買走你所售的商品。

一次,一個旅遊團無意間走進了一家糖果店。他們參觀一番後,正打算離開時,服務員端上一盤精美的糖果到他們麵前,柔聲地說:“您好,這是我們店剛進的新品種,清香可口,甜而不膩,免費請您品嚐,不要客氣啊。”

盛情難卻,遊客們隻能恭敬不如從命。然而遊客們覺得免費嚐了人家的糖果,不買點什麼,過意不去。於是每人買了一大包,在服務員真誠的“歡迎再來”的送別聲中離去。

是什麼讓遊客從“不買”到“買”?是服務員耐心真誠的態度。假設服務員對遊客隻看不買的態度惡言相向的話,買賣自然做不成。這種居家待客式的真誠招待,使顧客不得不進入糖果店營造的一種親切、友好的氛圍之中。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受了店家的“情”,又怎能空手而歸呢?

(3)稱讚的話

做生意有時不免要麵對許多有決策權的客戶,當別人讚美他們“做事很棒”時,往往他們會做出一些讓人痛快的決定,來顯示他們的“權力”。尤其當你麵對的是一位主管階層,碰巧他身邊又有許多員工時,為了顯示自己,會更加如此。

李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一位女士。當李華同她談起她的房產業務時,她對李華經手出售的房子很感興趣,但對價錢卻沒有表態,留下一張名片後離開了。

李華看過名片,不由一怔,原來她是一家知名公司的副總經理。這位“女士”看起來貌不驚人,但頭銜卻是“副總經理”。李華認為以這位女士的經濟實力完全可以購買她經手的這套房子。

次日,李華就打電話去向那位女士“行銷”,但她沒有特別表示願意,隻說了句:“太貴了,如果能便宜一點再說。”這表示她對房子滿意,隻是價格上的問題。於是,李華要求去公司與那位女士麵談。

剛進女士的辦公室,眼前豪華的氣派把李華驚呆了。中間一張大辦公桌,右邊一套高檔沙發,左邊還有一張大型會議桌,七八位員工正在“小組討論”,看來她正在開會。李華想也沒想,直接地說出一句話:“您手下有這麼多人啊!”

女士笑著說道:“是呀!這些都是我公司的員工。”

“哇!他們都是主管,那下麵豈不是還有更多人?”李華問道。

“我見過很多男主管,但女主管有這麼大排場的,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呢!那您的權力豈不是很大嘛?可以決定員工的升遷、工資的調整等,那您肯定很能幹,很有才華。”

女士自豪地說:“這隻是一小部分。”

李華故作吃驚狀說:“那您做事一定很痛快、幹脆,真有著大將風範。”

聽完李華的讚美,女士心花怒放,對買房的建議一下子答應下來,並大聲說:“這套房子我要了,不用等我丈夫來看了,我決定就好了,我們明天就簽約。”

就這樣,李華做成了這筆生意。適時地加以讚美,在行銷過程中可助你一臂之力,但讚美也是一門藝術,語言要恰到好處、生動活潑、貼切實際,切莫漫無邊際、不假思索地大加讚美,聽者會感覺你在拍他的馬屁,對你產生厭煩,更不用說辦事了。

5.與客戶溝通的原則

與客戶打交道免不了要進行語言交流,因為存在利益關係,所以一定要注意交流的方式。初次見麵,應給對方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首先要自我介紹,注意語言要適合本人的身份,既不能自我炫耀,又不能自我貶低。

在商場交際中,一般與客戶溝通應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善於製造輕鬆和諧的談話氛圍

在與客戶交流時,由於雙方關係的特殊性,容易使雙方的談話陷入僵局,所以盡量製造輕鬆、和諧的談話氛圍。

其實,客戶雙方都希望能在一個輕鬆自如的氛圍中交流。可是,很多時候卻找不到共同的話題,從而無法改善談話的氛圍。

這時候,完全可以找一些職責以外的話題,這樣既活躍了談話氣氛,又淡化了彼此的陌生感。另外,也可以用自己身邊的一些事物作為話題,或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的普通話題。比如:孩子上學、妻子上班等。家常話並不都是一般的寒暄,它更能引起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共鳴,進而使雙方達到心靈上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