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說話察言觀色(1)(2 / 3)

對方回答說:“120美元吧。”

這時,他拿出隨身攜帶的記錄紙,並在上麵寫下“120”這個數字,然後問:“先生,在您看來,這鍋能使用多少年呢?”

“大概是永久性的吧。”

“那您想用多少年呢?”

“幾十年吧。”

“好。那麼以最短的10年為例,這種鍋每年比其他鍋貴出12美元,您看對嗎?”

“是這樣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您每月就要多花1美元了。”

“是的。”

“那您想過沒有,那些價格比較低的鍋,您能用多長時間呢?”

“還不清楚。”

“這樣算來,您買我的產品就不算貴了吧。”

結果,兩個人的交易還真就做成了。

交易做成主要是溝通做基礎,沒有好的溝通為交易做準備,那麼交易就將成為空談。安德魯·卡內基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為他領略到這一點,並將此引申到生意場上。

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能取得輝煌成績,並不是他對鋼鐵的製造過程懂得比別人多,他手下的幾百名員工,對鋼鐵都堪稱行家。他的成功是因為知道怎樣運用語言去與客戶溝通。

比如,在卡內基要把鐵軌賣給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時,經過了解,他知道該公司當時的董事長是艾格·湯姆森。因此,卡內基在匹茲堡建立了一座巨大的鋼鐵廠。並取名為艾格·湯姆森鋼鐵廠,試想,當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需要鐵軌的時候,艾格·湯姆森會向誰買?

卡內基控製的中央交通公司和普爾曼控製的那家公司,都在為取得太平洋聯合鐵路公司的生意而明爭暗鬥。為了拿到工程,大打價格戰,實際上已到了毫無利潤可言的地步。

一天晚上,卡內基和普爾曼在去找太平洋聯合鐵路公司的董事會的時候,在聖尼克斯飯店見麵了。卡內基說:“晚上好,普爾曼先生,我們難道不是在出自己的洋相嗎?”“這句話怎麼講?”於是卡內基便說出了他想合並這兩家公司的計劃,並把合作、互不競爭以及對普爾曼公司的利益好處說得天花亂墜。

普爾曼聽得十分專注,卻沒有表態。最後他問:“這個新公司叫什麼名字?”卡內基立即說:“當然叫普爾曼轎車公司。”

普爾曼頓時對他的計劃產生了興趣,眼睛一亮,說:“到我房間去,讓我們來討論一番。”這次的討論,無疑是成功的,在工業史上將留下輝煌的一頁。

由此可以看出,卡內基能在關鍵的時刻主動與人溝通,讓客戶知道與他合作是絕對有利可圖的,那麼自然會產生興趣,這樣談判時的劣勢自然就轉變為優勢了。

在商業往來中,可以稱為交際大師、語言大師的人,大多數都是那些可以讓利給對方的人,因為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得到客戶的信任與支持,這樣才能在商場中名利雙收。

3.說話開好頭,生意不用愁

推銷行業是對語言藝術運用較多的行業之一。在推銷過程中,打動顧客購買產品是最主要的目的,一個優秀的推銷員會將顧客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然後再根據顧客的反應來衡量說話的方法和尺度,講一些讓顧客自信又信任你的話,這樣就很可能把產品銷售出去。

一位珠寶店的售貨員正在聚精會神地注視著門口,耐心地等待著客戶上門。不久,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走了進來,售貨員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她的舉動。

見這位姑娘在櫃台前看了很久,售貨員禮貌性地探問了一句:“姑娘,您需要買些什麼嗎?”姑娘不冷不熱地說:“隨便看看。”

從她的言語中,售貨員敏感地察覺到要想與她攀談起來有些難度。為了做成這筆生意,售貨員開始打量這位姑娘。從她的穿著打扮上,售貨員斷定她是一個非常講究的人。

接著,售貨員拉開了話題:“您的這件上衣很漂亮,一定沒少花錢吧?”

姑娘的視線從陳列品上移開,仍然用一種冷漠的語氣說道:“是的。這種上衣的款式很少見,我非常喜歡它。”

雖然她的臉上沒有笑容,但售貨員已經能夠判定自己找對了話題,因為她的第二句話明顯比第一句話多出幾倍的字。

售貨員趁熱打鐵:“這麼新潮的衣服,肯定不是在國內買的吧!”

姑娘不再冷漠,而是以一種略帶驕傲的語氣說道:“是的,我朋友從國外給我帶回來的。”

“姑娘本來就天生麗質,穿上這件衣服後更顯得光彩照人。”售貨員麵帶微笑地說。

“您過獎了。”姑娘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售貨員見火候已到,立即轉入正題:“我是實事求是,一點也沒有誇張。美中不足的是,您的脖子上缺少一樣點綴的飾物。如果能夠配上一條項鏈,無疑是錦上添花。”

姑娘客氣地說:“是呀,我也這麼想。可是項鏈是種昂貴商品,如果選得不合適不僅會浪費金錢,而且會影響心情……”

售貨員早就等著這句話了,於是爽快地說:“姑娘如果信得過我,就讓我幫您參謀一下……”

結果,這筆生意順利做成。姑娘高高興興地買走了適合自己的項鏈,而售貨員也因此拿到了提成。

在與人談交易的時候,首先應該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關係,因為你與客戶交往必然會涉及金錢方麵的利益。如果彼此之間有了信任,那麼交易自然容易做成。約瑟夫就是一個很會和客戶建立友好關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