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又回道:“河北的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如今他虎踞冀州,而且部下有很多能人,能稱得上英雄嗎?”
曹操依然笑著說:“袁紹色厲內荏,優柔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也不是英雄。”
劉備見曹操否認了袁術和袁紹,又提到名稱八俊、威鎮九州島的劉表,曹操說他有名無實,也不是英雄。劉備無法,隻得繼續將當時稍有名氣的人一一列舉。他提到血氣方剛、可稱為江東領袖的孫策,曹操說他憑借其父之名;提到益州的劉璋時,曹操說他雖是宗室,但不過是一隻看家狗而已。
曹操不再為難他,開口說道:“能夠稱得上英雄的人,胸中必有大誌,腹中必有良謀;既有包藏宇宙的心機,又有吞吐天地的誌向。”
劉備故作不知地問曹操誰是當世英雄。曹操先用手指了指他,然後指著自己說道:“如今,唯有你和我可以稱得上天下英雄!”
劉備聽後,大吃一驚,手中握著的筷子落在了地上。當時大雨剛到,雷聲大作,劉備邊拾筷子邊找借口說道:“一震之威,乃至於此。”
曹操笑著說:“大丈夫也害怕打雷嗎?”
劉備答道:“聖人遇到迅雷烈風也會失色,我怎麼可能不害怕呢?”劉備的這一句話巧妙將自己丟筷子的緣故掩飾過去了。
原本明白裝糊塗可以擺脫窘境,但是原本糊塗反裝聰明,這樣隻會把自己投進尷尬的境地,或更危險的境地。
一次,浙江總督胡宗憲之子路過海瑞任職的淳安,由於沒撈到油水,此人故意找茬。住進驛站後,他以侍候不周為由,將驛站官吏倒掛在樹上毒打。當時,圍觀的人雖然很多,但都是敢怒不敢言。
有人想到了海瑞,於是立即趕去官衙報告。海瑞聞訊趕來,見此情景後怒火中燒。他本想馬上發作,但又覺得不妥,因為他知道胡宗憲是當朝權相嚴嵩的黨羽,一旦得罪胡宗憲,自己丟官事小,牽連他人事大。於是,他想了一個既能懲治這位惡少,又能使胡宗憲有苦說不出的辦法。
海瑞穿過人群走到大樹跟前,還沒等這個惡少開口,便厲聲喝道:“哪裏來的狂頑,膽敢如此撒野?”
站在他附近的人連忙小聲提醒他說:“這是總督胡大人的公子。”
海瑞故意裝出吃驚的樣子:“胡說!這怎麼可能呢?胡大人一向勤政愛民,教子有方,怎會有這種狂妄之子呢?這個刁徒分明是潑皮無賴,假冒胡公子之名,來此行凶訛詐,還不將其拿下!”
捉拿了這位惡少後,海瑞令人把驛站官吏放下,然後指著惡少攜帶的幾十個箱子當眾說道:“胡總督清正廉潔。外出巡察之前,他明令地方官員不要鋪張接待,更不許行賄受賄。這個狂妄之徒帶了這麼多行囊,肯定是不義之財,還打著胡公子的旗號招搖撞騙,打開箱子查驗便知真假。”
箱子被當眾打開,裏麵全是白花花的銀兩。海瑞大怒道:“你這惡徒真是膽大包天,竟敢冒充總督之子行騙勒索,敗壞總督大人的清名。對這等狂徒,一定要嚴加懲辦!”說完,海瑞不等惡少分辯就下令將其痛打一頓,並把他敲詐來的銀兩一律沒收充公。
事後,海瑞不敢怠慢,馬上給胡宗憲寫了一封信,說他查扣了一名冒充胡公子的狂徒,並且獲取大量贓物證據,為正總督大人清名,已經當眾將其治辦,並請總督大人示下。胡宗憲接到信後,有苦難言,隻能暗自憋氣。他一麵嘉許海瑞奉公執法,一麵要求將“假冒”之人押解到總督府,由自己親自處理。海瑞正扣算脫身,於是派人將這位紈絝公子送還。
海瑞適時裝糊塗,不僅公正辦理了案子,維護了自己的清廉形象,而且擺脫了與胡宗憲公然作對的嫌疑,可謂一箭雙雕。
做人應該“寧可有為而示無為,萬不可無為而示有為”。在說話時也同樣要這樣,原本機製能言,而在特定的情況下還要采用糊塗的言語,這樣才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風順。
8.好話好對,惡語絕不嘴軟
人們在社交場合中,往往會遇到一些令自己處於尷尬境地的時候。這時運用幽默的語言,把自己思維的潛在能量充分發揮出來,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冷靜、樂觀、豁達,使自己的精神處於一種自由、活躍的狀態。這樣才能說出機智而又幽默的語言,擺脫尷尬的境地,並把事情處理好。
有一次,一個美國記者同周總理談話時,看到桌上有一支美國派克鋼筆,就帶著幾分譏諷的口氣說:“請問總理閣下,你們中國人為何還要用我們美國的鋼筆呢?”
這話裏有話,周總理自然明白,但他仍不失風度而又風趣地說:“提起這支鋼筆,頗有來曆,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嘛,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不受祿,就拒收。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收下了這支貴國的筆。”
挑釁的記者無話可說。周總理針對美國記者企圖譏諷、譏笑中國貧窮落後的意圖,巧借話題,說了這番風趣幽默而又有分量的話語。周總理用“戰利品”“做個紀念”等詞語暗示了中國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