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使用一些行業術語
運用一些行業語,也可使談話或文章活潑、幽默。
我國著名散文家秦牧,在麵對自己的成就和榮譽時,感歎地說道:“世界上的人,四舍少些五人的多一些,我便是有幸得五入的人。”“四舍五入”就是數學中的一個術語,用在這句話裏,它不但含蓄地表達了秦牧的謙遜,而且還顯出他的幽默大度。
再比如:中蘇關係恢複之前,戈爾巴喬夫表示出要與中國恢複正常睦鄰友好關係,鄧小平同誌則提出這一關係必須在三個前提條件下才能實現。有一些外電對此評論是“戈爾巴喬夫放出試探性氣球”“北京把球又踢給了莫斯科”。而這裏運用的“氣球”“踢球”就是一種術語,把如此嚴肅的政治問題說得既輕鬆又幽默。
(8)簡語繁說
把簡語繁說,既為一種“畫蛇添足”的說法,也可以使人發笑。比如說:有些人說話非常幽默,當別人問他每月工資是多少時,他就簡語繁說了,回答:“8500大毛。”實際他的工資隻不過是850元,但他隻是故意地把元換成角為計算單位,這樣就將絕對數變大了。
(9)使用歇後語
如果能夠恰當地用好歇後語,也是非常幽默的。例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常聽到:“你這個人真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或者也有“下雨天出太陽——假情假義”。前一句話中的“無法”和“無發”是一對諧音,而後一句的“假情”與“假情”是一對諧音。不過說歇後語的時候,一般不需要把後半截隱藏的含義說出來,隻說出前半截就可以了,而這後半截的含義留給對方,讓他細細地去體會其中的真正味道。
幽默雖然有很多好處,但它也有它的大忌,例如:不能裝腔作勢、說他人隱私、刻意刺激別人、牽強附會、含糊其辭、內容低級庸俗、說話油腔滑調等。
幽默性的語言對烘托談話氣氛有很大幫助,它不但可以使談話氣氛更加融洽,還可以渲染個人形象。
4.以幽默語言打動人心
幽默具有神奇的魅力,交談中,如果能用幽默風趣的話與對方交談,勢必會容易讓人接受,無論是渲染氣氛、發表嚴肅的條款、律令,還是回擊別人,都是一個有效工具。
在幽默麵前,原本鋼硬的東西也會逐漸失去棱角,變得具有柔性,使人在快樂中接受,且不會受到傷害。
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想回一趟四川老家。臨行前,他的一個學生糜耕雲設宴為張大千先生送行。宴會上邀請到了梅蘭芳等許多社會名流。
宴會開始的時候,張大千先生站了起來,向梅蘭芳先生敬酒,他說:“梅先生,你是個君子,我是個小人,所以我先敬你一杯。”
梅蘭芳不知其含意,就笑著問道:“此話怎解?”
張大千先生笑著說:“正所謂君子動口不動手,你是個君子——就隻管動口,我是個小人——就隻管動手了。”
張大千先生用幽默的語言使在場所有賓客都為之大笑,宴會氣氛一片大好,在座的所有賓客都打心底裏佩服他的風趣幽默。
用幽默的說話方式表達出嚴肅的真理,這比直截了當地說出來更容易讓人所接受。
在馬來西亞的一些城市裏,就是用親切幽默的語言寫交通安全標語的,而這更能向人們宣傳安全行車的道理。比如,“您在駕駛汽車的時候,如果時速在30公裏以內,您就可以遊覽到本市的美麗景色;如果超過60公裏,那麼請您到法庭做客;如果超過了80公裏,那麼您將光顧本市設備最好的急救醫院;要是上了100公裏,那就祝君安息吧!”所以在馬來西亞很少有人超車。
幽默的語言可以給批評增強說服的力量。魯迅先生曾經在批評沉湎於談情說愛、荒廢學業的川島時,送給川島一本《中國小說史略》,而他在扉頁上寫道:請你從“情人的擁抱裏”伸出一隻手來,暫時接收這幹燥無味吧!
幽默辛辣的語言同樣能極其有力地打擊敵人。當年伍磬昭在一次演講中,談到袁世凱時,他說:“可以說袁世凱在世時隻做了一件大利大益於中國的事。”所有人聽後都感到非常愕然,也都非常急於知道究竟是哪一件事,他這才回答說,“這件大利大益於中國的事就是他死了——絕對的死了,而且很合時機地死了,很合適地死了。”這一幽默的話語,使在場的人都為之會意地笑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曾經到過一個精神病院視察。希特勒問那些病人是否知道他是誰,病人們都搖搖頭。希特勒就大聲吼叫起來:“我就是你們最偉大的領袖阿·希特勒。我的力量能與上帝相比了!”
可是病人們聽後並沒有理睬他,而且都露出了一種鄙視的微笑。其中有一位病人拍拍希特勒的肩,幽默地說:“的確是呀,我們剛開始得病的時候,也就是你這個樣子。”他用這一幽默的話極其有力地打擊了希特勒那不可一世的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