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今晚就去。”朋友說。
“可是……我動手術的那個部位實在不方便讓你看到呀!”
朋友啞然失笑,放棄了前去看病的念頭。
像這樣用歧義拒絕他人的方法,不單單是名人、作家用起來巧妙,普通人也同樣能夠使用,而且可以收到的效果極佳。
一對青年男女在一起工作,男孩對女孩產生了愛慕之情。女孩雖然能夠感受到男孩對她的依戀,但不想與他向男女朋友的方向發展,希望與他仍然保持純真的友情。
一天,男孩準備向女孩表白。女孩從他的表情中已經看了出來,提早做好了思想準備。
男孩:“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你是不是喜歡……”
女孩:“哦!我喜歡你給我借的那本書,我已經看了兩遍了,還是意猶未盡。”
男孩:“你難道看不出來我喜歡……”
女孩:“我知道你也喜歡這類書,以後咱們交換一下學習心得吧。這樣可以互相促進。”
男孩:“你有沒有……”
女孩:“這麼巧呀,我早就有這個想法了。”
男孩:“……”
這位女孩運用有歧義的話,三次截斷男孩的問話,使得男孩明白了她的想法,於是,不再問了。這比讓他直接問出來,而女孩當麵予以拒絕,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用歧義拒絕他人最關鍵的一步就是了解對方的心理,能夠“未聞全言而盡知其意”,然後再及時地應付,用對方話語中的歧義搪塞對方的要求,這樣不但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還不會傷到彼此之間的情意。
3.要有拒絕他人的勇氣
通常朋友有求於你的時候,當然要竭盡全力地給予幫助。但如果是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違背自己的價值觀念,出現了可能陷入關係網、損害了自己的人格、助長虛榮心、庸俗的交易、違法犯罪的行為等情況時,就需要拒絕朋友的請求了,這時要有拒絕的勇氣,絕不能含糊其辭,拖泥帶水。
社交活動固然有好處,但過多的社交活動將會給生活平添煩惱。當不想參加某些社交活動時,可以采取自我貶低的方法來拒絕。比如,朋友邀你一起去玩電遊,你可以說:“我們都是好朋友了,說出來不怕你們笑話,我學了幾年一直玩得不像樣子,肯定會掃你們的興。為了不影響你們的興致,我還是不去為好。”
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如果你確實不會喝酒,這時你可以說:“我是爸媽的乖兒子,在家裏又沒有什麼地位,要是喝了酒,回去後要麼會被我爸揍一頓,要麼會被我媽罵一頓,你們就饒了我吧。”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班子的成員之一,當有人托你辦事時,你也可以說:“我們單位是集體領導,類似你這樣的情況,需要通過集體討論後才能決定。”
身處職場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某位同事請你幫他做一份難度很高的工作。如果接受的話,無疑會浪費掉自己很多時間,並且會違反公司的規定;如果不接受,又擔心得罪了同事,日後不好相處。這時該怎麼辦呢?
有人會直接對同事說:“不行,不行,我沒時間。”這種拒絕方式無疑是最糟糕的。有人會推托說:“我能力不夠,其實小張更適合。”如果這位同事將你說的這番話講給小張聽,自然會引起小張的不滿。有人會說:“我真的忙不過來。你另尋他人吧!”理由雖然不錯,但隻能用一次。如果連續用上兩三次,麻煩就來了。
說話是一門十分深奧的學問,尤其是拒絕別人的時候,更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既要把決絕的意思表達清楚,又要把話說得婉轉動聽,讓別人接受的同時,還能體會到自己的為難之處。
李明是個熱心腸的人,對待朋友的請求從來不拒絕,因此朋友遇到為難事時,總喜歡找他幫忙,李明也心甘情願。有一天,一個朋友向他提出了一個非常令他為難的事情。朋友說:“李明,幫個忙,我母親生病了,妻子身體又不好,家裏急需要一筆錢,哥們隻能找你幫忙了。”
李明問:“你要多少?”
“5萬!”朋友說。
李明頓時感覺非常為難,5萬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何況自己也沒有那麼多。可是,朋友正處在困難時期,不幫忙顯然不夠朋友,幫吧,自己又心有餘而力不足。李明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於是,他對朋友說:“你的處境我很理解,平時咱們相處得郜比較好,我是什麼樣的人你應該明白,如果我能幫忙的一定幫忙。可是,你一下要5萬,我確實有點為難,不能幫上忙,我感覺很不好意思。”
朋友聽完李明的話後,說:“沒關係,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的要求可能高了點,沒關係的,以後咱們還是好哥們。”
“不”這個字雖然好寫,音節也簡單,但拿到人與人之間,很多人或因為感情因素,或因為個性關係,或因為時勢所迫,無法把“不”說出來,因而吃了大虧。有的人,朋友向他借錢,總是無法拒絕,怕說了“不”,傷了對方,更怕說了“不”,與對方日後出現隔閡。朋友深知他的老實,手頭不便就向他開口,當然有借有還的占大部分,但有借無還的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