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箴言
一個人隻有具備了“責任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實責任,才能取得良好的業績。
)第四節 帶著思考來工作
執行要用手,更要用腦,帶著思考去落實,才能積極應對在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思想決定成敗,頭腦決定成敗,有思想、有頭腦的員工是最有價值、最有發展前途的員工。為什麼在同一崗位上,不同的人可以取得不同的業績?這完全取決於他們是否用心去做。隻有用心去做,才能打開智慧的源泉,而財富源於智慧。
馬博是某食品公司的業務主管。有一次,他從一個用戶那裏考察回來後,敲響了經理辦公室的門。
“情況怎樣?”經理急切地問。馬博坐定後,並不急於回答經理的問話,而是顯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樣子。因為他十分了解經理的脾氣,如果直接將不利的情況彙報給他,經理肯定會不高興,搞不好還會認為自己沒盡力去辦。
經理見馬博的樣子,已經猜出了肯定是對公司不利的情況,於是改用了另一種方式問道:“情況糟到什麼程度,有沒有挽救的可能?”
“有!”這回馬博回答得倒是十分幹脆。“那談談你的看法吧!”馬博這才把他考察到的情況彙報給經理:“我這次下去了解到,這個客戶之所以不用我們廠的產品,主要是因為他們已經答應從另一個鄉鎮食品企業進貨。”
“竟有這樣的事?那你怎麼看呢?”“我想是這樣的,我們公司的產品應該比鄉鎮企業的產品有優勢,我們的產品不但質量好而且價格很公道,在該省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就是,一個小小的鄉鎮企業怎麼能和我們相比呢?”經理打斷了馬博的彙報。
“所以說,我們肯定能變不利為有利。最重要的是,當地的客戶多年來使用我們公司的產品,與我們有很好的合作基礎,這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但該客戶答應與那個鄉鎮企業訂貨,主要是因為那個鄉鎮企業距離他們較近,而且可以送貨上門。這一點,我們不如它,我們可以直接到每個鄉鎮去走訪,然後在每個鄉鎮找一個代理商,這樣問題就解決了。”
“小馬,你想得真周到,不但找到了症結所在,還想出了解決的辦法,要是公司裏的員工都像你這樣有責任心就好了。”“經理過獎了,為公司分憂是我的責任。經理您工作忙,我就不打擾您了。”
不久,馬博被調到了銷售科專門從事產品營銷,公司的建材銷量節節上升,馬博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快成了公司的銷售經理。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了智慧所產生的作用和能量。無論什麼時候,懂得思考、善於運用智慧工作的員工,才能夠真正在工作中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公司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也許你的學曆不是最高的,經驗不是最豐富的,技術不是最熟練的,但是你的智慧是價值非凡的,它可以使你在現有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更大的效益,贏得更大的發展。
有一個人在台灣賣菜,每天挑擔子去菜市場,一天大概能賺兩百塊,生活過得不鬆不緊。可是他觀察到,在台灣,人們在農曆每月的初二和十六,都要拜土地爺,很多公司的會計人員或采購人員會到菜市場買魚、買肉、買水果等。他就想:如果他們都需要出來買東西,就不能在公司工作了,對老板來說,這是不劃算的。如果我提供給他們這樣的服務,那不是有了很大的機會嗎?
於是他去了一棟十六層的大樓,共有160家公司。他對那些公司老板說:“我是菜市場賣菜的,就在你們這棟樓附近。我看你們的會計每月都需要出來買菜,每月要浪費兩天的工作時間,你們發給他們的工資不是讓他們來買菜的,買菜這種事我來做好了。我這兒有三種菜單可以讓你選:一種是A餐,一種是B餐,一種是C餐。A餐有水果,有雞鴨魚肉,有餅幹,還有燒的那些金子銀子;B餐有水果、糖果、餅幹和拜燒的東西,但是沒有肉;C餐有餅幹、拜燒的東西,可是沒有水果。A餐台幣1500塊,B餐1000塊,C餐500塊,一個月兩次準時配送到你們公司門口,隻要一年結四次賬,每三個月結一次就好。”
剛開始很多公司定的是C餐,因為它分量最少,可是每次拜土地爺的時候發現,隔壁那一家供的是B餐,土地爺會不會去吃B餐而不來吃C餐呢?所以他們下一次的供品全部都改成B餐,結果又發現別人搶先一步,已經用A餐了,所以他們又全部都改成A餐,一餐1500塊,一個月兩次就是3000塊,一棟樓160家公司,就是四十八萬,一年就是五百七十六萬。而這個人現在已經管15棟樓了,營業額將近一個億。
這個賣菜的人憑借智慧,一次次提升其工作的價值,賺回了更多的鈔票。
一名優秀的員工應當學會靈活運用方法解決問題,以確保高績效地完成任務。遇到困難就要改變自己的思路和行為,隻有改變,才能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職場箴言
運用智慧工作,才能更好地承擔責任,創造出更大的價值。